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專碩研究生培養模式

專碩研究生培養模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5:53:03

專碩研究生培養模式?摘 要:為探索新形勢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提高博士研究生生源質量,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在原有碩博連讀培養模式的基礎上,打通了過去相對獨立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分階段培養的課程體系,遵循“自願選擇、制度引導、擇優錄取、重點培養”的工作理念,把有學術潛力和學術理想的研究生提前選拔到博士研究生層次進行培養經過幾年探索,學校培養的博士研究生普遍在學術積累、思想創新、研究能力、國際學術交流能力和論文寫作等能力上有明顯提高,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專碩研究生培養模式?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專碩研究生培養模式(碩博直通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1

專碩研究生培養模式

摘 要:為探索新形勢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提高博士研究生生源質量,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在原有碩博連讀培養模式的基礎上,打通了過去相對獨立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分階段培養的課程體系,遵循“自願選擇、制度引導、擇優錄取、重點培養”的工作理念,把有學術潛力和學術理想的研究生提前選拔到博士研究生層次進行培養。經過幾年探索,學校培養的博士研究生普遍在學術積累、思想創新、研究能力、國際學術交流能力和論文寫作等能力上有明顯提高。

關鍵詞:碩博直通;培養模式

通過制度引導和創新,統籌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培養方式

2012年,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商學院)試點開展了碩博直通研究生培養模式。整合相對獨立的碩士、博士分階段的培養過程和培養方案,按照博士生培養目标制定培養方案,通過相應的制度設計,吸引優秀的研究生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其基本學習年限為五年,前兩年完成全部課程的學習,第四學期通過資格考試選拔确定博士生候選人。通過資格考試後三年為博士生身份,并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寫作和答辯。

商學院遵照《中國人民大學碩博直通研究生培養模式試行辦法》,設計整體培養思路。學院按照學科專業錄取的碩士生,全部進入碩博直通培養計劃,采取“2+1+2”的培養模式,即統籌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培養過程,強化研究生的學術訓練和科研工作。第一階段:以課程學習為主,輔以必要的科研方法訓練,學習時間為兩年。在第四學期通過了博士生候選人選拔的資格考試,後三學年為博士研究生身份。第二階段:進入博士生階段,以科學研究和撰寫博士學位論文為主,其中一年可申請赴國内外知名大學聯合培養。學院提倡學生根據論文研究需要和學習進度安排,擇期到國外一流大學學習或聯合培養,積極鼓勵博士研究生出國聯合培養,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活動,以開闊博士研究生的國際視野,提升學術水平。

借鑒國際一流大學的研究生課程體系,設置高水平課程

本着培養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具有崇高的學術理想和學術追求,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原理和學科領域“主流、經典、前沿”的專業主文獻,具備堅實寬廣的經濟學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學科專業知識,具有獨立從事創新性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夠在學術領域中形成創造性成果和研究專長的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标,商學院瞄準培養目标,在培養方案設計上以攻讀博士學位為最終目的,打通現有的碩士研究生與博士研究生課程體系,開設高水平課程。

在學分設置上,開設了總學分設置不少于45學分,分類為公共課、方法課、學科基礎課、專業課、選修課、學術講座、先修課等不同類别課程。在知識結構的要求上,除博士生必須掌握本學科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特别強化對本專業主文獻的研讀,加強對“主流、經典、前沿”的把握。同時,鼓勵博士生根據論文研究的需要,跨學科選修課程,在課程設計上,體現專業的國際性和培養國際學術交流能力。借鑒國際一流大學的研究生課程體系,配備國内外優秀師資,充分發揮優秀師資的作用和價值,采取碩博同堂授課方式,使優秀的學生及早進入濃厚的學術氛圍中,了解和學習本學科國際前沿的研究成果。

全方位提升博士生科學研究能力與國際學術交流能力

1.建立導師和導師組相結合的培養方式

商學院充分發揮導師和導師組的引領作用,它是博士研究生培養環節中的重要支撐。在師生教與學關系中,導師對學生的指導責任、學生對導師的追随、導師之間的取長補短、導師組新老交替的制度化已經建立,并形成了良好的傳承與互動。學院導師組制度化,使學生在導師的帶領下,建立和培養對學術研究的興趣,強化學術訓練,以集體的智慧和力量,發現、選拔和打造優秀的學術型研究人才。

2.建立主文獻精品教學

注重經典、前沿文獻的引領。“博士點主文獻制度” 是中國人民大學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它以各博士點學科專業為基礎平台,整合學科全體教師學術力量,對代表學科發展脈絡和發展前沿的經典文獻進行科學歸納和總結,并輔之以周期性的不斷更新和完善,由此建立精品文獻集。

商學院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主文獻在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集合學科整體團隊力量,改革博士生課程教學體系,優化主文獻課程教學方法和教學内容,注重經典理論構建、前沿引領和方法傳授,結合課程教學加強學術規範。通過“研讨式”課程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教師間的良性互動,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同時,在學科綜合考試和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環節,全面建立以科研創新為導向、以學科專業為平台、以學術團隊為主體的人文社會科學博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學院要求在學科綜合考試和開題報告環節,以主文獻為重點考核内容,在切實夯實博士生學術根基的基礎上,培育其治學精神,豐厚學術底蘊。

3.強化科研訓練,重視論文質量

商學院在碩博直通研究生入校後,需在導師的指導下,拟定合理的科研計劃,如應對研究的課題、科研進展的步驟、各個階段的内容和要求作出明确的規定等,并逐年提高畢業生的科研發表要求。例如:2017年制定的研究生培養方案規定,申請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前須在《商學院2013版中英文期刊目錄》期刊上發表至少兩篇與本專業相關的B級期刊文章,鼓勵發表國際期刊,如發表于商學院英文期刊目錄外的 SSCI/SCI期刊論文、或投稿論文已在英文A類(頂級)期刊完成一輪“修改後再投稿”視為B級期刊等。此外,學院大力倡導學生通過積極申請學校的研究生科研基金項目,或參與導師主持的科研課題等方式,積極開展科學研究,以不斷提高博士生在讀期間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

4.積極拓展國際學術交流項目,提升研究生教育國際性

培養具有國際化學術視野的創新型人才,是碩博直通研究生培養模式的重要環節之一。近年來,中國人民大學利用國家留學基金委、北京市聯合培養基地、校際交流等多個平台,拓展研究生國際交流渠道,提升研究生學術論文發表的能力。借助這些平台,商學院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在學期間參與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北京市聯合培養基地項目、校(院)際交換項目,赴國外一流大學進行交流學習和聯合培養。商學院依托國家公派留學基金項目,籌集經費,支持碩博直通研究生出國聯合培養、參加學術活動、獎勵多出優秀成果等。對于因名額限制未能如願公派出國學習的學生,商學院本着“一流學校、一流師資、一流學生” 的“三個一流”标準,選拔優秀的學生到國外一流的院校、專業,師從一流的導師,由學院配套提供經費支持完成聯合培養。同時,學院還有專門的經費用于補貼和支持境外學術會議資助、優秀科研成果獎勵,如對發表在學院A/B級高水平學術期刊的論文予以獎勵等。上述舉措對搭建創新型人才培養平台,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帶動科研合作與交流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此外,商學院每年聘請十個以上國外一流大學的優秀教師來校為研究生授課。課程中強化研究方法和學術前沿的引領,着重學生學術興趣和科研能力的培養。授課語言為雙語或純英文授課,提高了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為國際學術期刊論文的發表及國際交流奠定了良好的語言基礎。

“碩博直通”研究生培養模式實施成效顯著

1.改善了生源結構和質量

由于商學院各專業碩士研究生就業分配良好,以往有很多優秀的學生直接選擇了就業,但通過保研和碩博直通項目,保留了優質的生源,為發現、選拔和全方位打造培養優秀的研究人才奠定了基礎。

2.對傳統博士生培養項目的積極影響

“碩博直通”項目的實施,對傳統博士生培養項目有着積極的影響和促進作用。博士生與“碩博直通”研究生同堂上課,同等的前沿課程、研究方法和學術訓練,同樣的科研成果發表标準,一起參加導師組活動,彼此的學術交流和切磋,創造了一個相互學習和相互促進的學術氛圍。

3.科研成果豐厚

高精尖的課程設置、高強度的學術訓練和濃厚的學術氛圍,培養了學生獨立從事創新性研究的能力,提高了研究成果的産出率,高水平學術期刊的論文發表數量有了很大提高。例如:與以往國家研究生獎學金評定相比,“碩博直通”研究生培養模式項目實施後,參評國獎的論文期刊水平逐年提高,競争激烈,發表一篇B刊文章獲評可能性相對較小,有的班級甚至附上整箱的參評材料。

4.就業市場競争優勢明顯

2017年,商學院第一屆“碩博直通”研究生獲得博士學位,規範系統的學術訓練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使學生在應聘高校和研究單位過程中體現出了較強的競争優勢,就業高校和科研單位的比例大幅提高。據不完全統計:學院2017年畢業的博士生中有二十餘人分别就業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财經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國家電網研究院以及相關領域博士後工作站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學生反映“碩博直通”項目使他們收獲豐厚,為他們的人生和職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5.學生對項目的認同度逐年提高

商學院的“碩博直通”項目取消了獨立的碩士培養階段,所有進入學術型研究生項目的學生均按“碩博直通”項目的博士生培養目标進行培養。實踐證明:由于就業情況較好,優秀碩士生繼續讀博意願不強,給自己的定位僅局限于取得碩士學位找份理想的工作就可以,出現了優秀生源流失的狀況,繼而産生了培養目标與學生期望目标值的差異,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意見。學生反映最多的是課程難度大、主文獻課堂教學要求高、研究方法和學術訓練強度大,希望降低難度、減少學術訓練或分類教學。面對這種情況,商學院多次召開對話會和座談會,廣泛聽取學生們的意見。同時,進行項目目标的講解,讓學生充分理解該項目的培養目标和宗旨,堅持培養方案和培養目标保持不變,不遷就、不妥協,提高學生對該項目的認同度,為“碩博直通”項目的順利開展打開了新局面。2016年,學校通過課堂旁聽、調查問卷、工作訪談、數據分析等多種形式,對在校博士生、碩博直通研究生的試點學院進行了廣泛調研。内容涉及教學方式、教學内容、課程結構、培養方案學分要求、主文獻在博士生教學體系中的作用等多個方面。數據顯示:“碩博直通”研究生培養模式在引導優秀碩士生盡早進入學術環境,激發學術研究興趣,促進博士生生源質量提高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具體表現為:博士生導師的指導投入度有了顯著增加;培養方案的學分要求和課程結構更能體現學科特點;師生高度認同主文獻課在博士生課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對主文獻的教學效果、學習收獲、主文獻課程占整個課程體系的重要性等滿意度評價相比2010年上升了20個百分點等。數據顯示:學生滿意度明顯上升,90%以上的博士生表示課程學習收獲較大,教學效果明顯。

通過探索實踐,商學院“碩博直通”項目達到了預期目标。使學生在基礎理論、研究方法、文獻閱讀、學科前沿動态的把握,科研能力的提升,科研成果的發表等方面得到了較好的訓練和培養。生源結構、生源質量得以改善和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争力增強。今後,商學院将繼續推進和加強“碩博直通”研究生培養的改革和建設,使研究生教育邁向一個新的高度。(作者:應梅 陳君,單位: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

《北京教育》雜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