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這就是公司(ID:vistabusiness)
“保溫杯和枸杞已經滿足不了我了。”
放在幾年前,提到“保健品”三個字,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還是“腦白金”“安利”等“好像是上個世紀流行”的品牌,腦海中浮現的也是一群老年人在服用的景象。
直到一衆80、90後的明星,在鏡頭面前打開他們的“藥箱”——《我家那閨女》熱播時,吳昕吃完午飯後,便掏出5粒膠囊,一口氣吞下,而12點多臨睡前,她又挨個服下了綜合維生素、阿膠、魚油、葡萄籽、膠原蛋白等九種保健品顆粒和口服液。據她本人稱,她每天要吃二三十粒,并且已經堅持服用了六年。
保健品頓頓不落的明星不止吳昕一人。戚薇在綜藝裡也曾分享過自己的保健品購物車和随身攜帶的藥盒,每天的劑量一隻手都捧不過來;《偶像練習生》裡的王子異,96年出生的男星,出行時保健品的藥瓶也塞滿了半個行李箱。
王子異的藥箱滿滿當當
保健品早已成為年輕人“安全感”的主要來源之一。根據《2018國民健康跨境消費趨勢報告》,近三年國民健康産品消費金額穩步提升,80後、90後是消費主力,而95後消費增速遙遙領先,有迎頭趕上之勢。
這就是公司和幾位吃保健品“吃上瘾”的年輕人聊了聊。他們有的因服用保健品看到了實質性的改變,有的卻隻是心理安慰,但也有的則起到了反作用……
我是從去年年底開始吃的。其實之前一直(沒有這個意識),是去年年底的時候刷微博,看到别人說什麼“女人過了25歲就要開始保養自己了”,我一想我也快25了,就突然有了一種危機感,覺得不行了,得吃點。
所以我就在購物網站上找,那上面有一個銷量排行。我首先看銷量,然後看牌子,再檢索看這個牌子有多少年,口碑怎麼樣,但是我從來不關注微信、知乎上的測評。我感覺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我基本上選擇一種(保健品),吃一段時間,感覺挺好的,就不會換了。就是如果吃了一段時間,跟朋友見面時,即使沒有化妝他們也會說我氣色好的時候,因為這個我也得繼續吃。
其實我無法确定,具體是哪一種保健品讓我的氣色變好了,但我就是覺得單獨吃維生素沒辦法達到這樣的效果,還是得輔助一些像葡萄籽(之類的保健品)。
我吃的保健品種類有葡萄籽、膠原蛋白、維生素C、E以及B族——這些我是分開吃的,因為我覺得複合型的維生素片分量比較小。除此之外,還會吃抗糖丸,就是抗糖化的那種。吃的最多的時候,這些種類的我每天都會吃,我專門弄了一個小本本放在桌上,每天吃一樣就劃一樣,說實話也挺累的。
△馬瑩瑩“嗑”的保健品有一堆。(受訪者供圖)
吃了這麼多,我感覺都沒啥用,就是一種心理安慰。
生活習慣上,熬夜是改變不了的,因為男朋友工作時間比較晚,有時候等他就會睡得比較晚。運動方面沒什麼變化,我也不愛運動,食療方面倒是注意多了,有時候我會自己弄一些銀耳之類的東西。
而關于那個抗糖丸,其實我不太懂這個,但是平時我感覺自己吃糖吃挺多的,自己還戒不了,主要就是零食,蛋糕等等。有一段時間我也想戒糖,但是發現越想控制,反而卻越忍不住。
不過中間我停過一段時間(的藥),因為起荨麻疹了。去看大夫,大夫說不讓我亂吃藥,其實不太确定是不是因為吃的(這些保健品)過敏,但是最近幾天就隻吃維生素E和B族了。
目前我的經濟壓力不是很大,因為住在自家的房子裡,房租、夥食費也不用自己掏,但每個月也存不下來什麼錢,其中一部分投入到了保健品中,剩下的也不知道花哪裡去了。
專門盛放各種保健品的藥盒。(受訪者供圖)
買保健品不需要經常買,買一次能吃一兩個月左右,但是買一次就要花上兩三千,沒辦法,一盒抗糖丸就要500多,膠囊蛋白更貴,口服液喝上半個月就要900多,日本的牌子就更貴了。
這些藥中有一天服用兩次的,有一天三次的,出門的話(這些藥)也要随身攜帶,所以我還買了個小藥盒,裡面放了一天要吃的藥,很多,感覺自己像個癌症晚期的患者一樣。
最開始吃保健品是在高中,是我媽媽的閨蜜在推銷安利,他們有各種産品,包括什麼藍莓護眼片。其實一開始吃我是很抗拒的,所以那一盒東西從高一吃到高三都沒有吃完,是我說過期了不吃了才擺脫掉。那個時候,我在心裡還挺鄙視這些東西的。
後來自己開始買是在大一,那時候長痘,别人說吃維生素B族有用,我就買了某個品牌的維生素B,現在想起來應該是沒什麼用的,但是當時覺得還挺有用。
并且當時有個朋友去澳大利亞交換學習了,她給我推薦吃月見草膠囊,說可以治療痛經。我有痛經的毛病,就覺得特别需要,所以讓她帶了一罐,我們倆分着吃。那是澳大利亞本土的一個牌子,特别大一罐,跟奶粉罐差不多大,根本吃不完,我們就一人一半開始吃,吃着吃着她就把她那一半甩給我了,因為她說發現自己也不痛經,不知道為什麼要買這個。
我吃這個,痛經的毛病是沒有改善的,可能也因為一直沒有堅持吃。因為膠囊裡面是月見草油,還挺大的,說是吃完飯吃,但是很多時候我都會忘記,于是就在睡覺之前吃。這個東西其實還特别影響睡眠,因為總感覺這個藥丸沒有咽下去,總感覺堵在你的喉嚨裡面,就特别梗着。
當時我還在北京讀書,寝室就那麼一點大,這麼一大罐膠囊特别占地方,後來我就把它帶回家了。這東西也沒人管,就那麼一直放在那裡,而家裡又比較潮濕,某次放寒假的時候回去,我就發現裡面已經結成一坨一坨的了,特别惡心。
後來我去英國留學,又買了月見草的精油,因為我覺得是不是當時那個牌子不夠好,或者是我自己沒有按時吃,我就再買一次按時吃,還買了蔓越莓膠囊,說這是防治婦科疾病的,還可以延緩衰老,其實我沒有這方面的疾病,我就想防範于未然。
英國留學期間我買了很多,比如當地一個很有名的保健品品牌,是一個蜂蜜,說吃了這個蜂蜜會對腸胃更好,我就覺得是時候開始養胃了。除了膠原蛋白的膠囊之外,我還試過口服的膠原蛋白,但後來發現自己還是不會喝,而且這種味道很奇怪。
不過後來有段時間我的痤瘡特别厲害,去看了醫生,醫生問我吃什麼保健品,我就說了。醫生說蜂蜜就是糖,你就是不能吃,還問我除了蜂蜜之外還吃了什麼保健品,就跟我說你還是别吃了吧。他說因為你現在這個皮膚狀況已經不好了,萬一你對某種成分過敏你也不知道,護膚也是這樣,他把我那些功能性的面膜、面霜都停掉了,而是換了一些護膚品,很簡單的兩樣。
後來這幾年膠原蛋白(在社交媒體上)還是很火,還有燕窩等等,朋友也要給我帶,我就說求你了不要給我了,但是每天去朋友家還是會給我拆一小瓶讓我喝。但我就是覺得味道這麼奇怪,為什麼要這樣折磨自己。
當時花費最多的時候,買一次可能會花到1000人民币。在英國,他們其實有很多這樣的保健品,比國内多,而且國内像腦白金這種沒有針對年輕人,都是針對老年人的,可能我們覺得不屑一顧,但是國外的話就是什麼藥妝店,牌子也特别多,各種各樣,而且那種小店也挺好看的,你就會忍不住進去看一看,然後裡面的人就會跟你推銷嘛,有點像焦慮營銷,說你現在還很年輕,皮膚狀态還很好,但是要防患于未然,之後老了,或者萬一生病了就來不及了。
後來我是覺得每天吞那麼多藥丸真的很難堅持的,所以從英國回來就再也沒有買過保健品了,我覺得很浪費錢,而且用處不大。
而且我現在變得很佛系了,别人說你這個會長黑眼圈、長皺紋,我就說那就長吧,别人說你要防範于未然,不然會變老,我就說那就變老吧。世上無難事,隻要肯放棄,讓蒼天知道我認輸。
最開始意識到要吃護肝片是在去年年初的一次體檢,顯示我肝髒的很多酶的指标都異常,這時候我才想到我要調理一下。
然後我就去各大電商比對了很多品牌的護肝片,最後選定了一款,還買了一些綜合性的維生素,這種維生素是專門為男性做的,抗疲勞用。大概堅持吃了兩三個月,最後去複查發現指标下來了 ,我就認為是這個護肝片起了作用。
最近又撿起來吃了。因為我從10月初開始,英雄聯盟S9開賽,我基本就再也沒有休息過,一直到11月10日總決賽,是我一年以來最辛苦的時刻。這一個月來我的作息就上班,到早上八點才下班,回家睡一覺,基本睡醒了四五點又要回去上班。
因為這種日夜颠倒的作息,一開始我真是覺得快要頂不住了,覺得要猝死了,嚴重的時候經常上着班就有嘔吐的感覺。所以其實我現在在堅持吃這個護肝片,因為我不想結束夜班之後再用很長的時間把這些參數降回來,所以打算一般加着班,一般就服用護肝片,可能效果會好一點。
我沒有去看醫生,因為不是特别嚴重的情況,而且其實去看了醫生也沒有用,因為這種輕度的肝髒指标異常,其實恢複作息、飲食規律、不過度勞累就可以恢複正常了,但是我實在是太忙了,而且這個比賽是在歐洲舉辦的,所以我幾乎把作息調整到了歐洲的時間。
23歲的時候,我買了人生中第一個保健品,膠原蛋白。
其實現在想來是沒必要的,那時候是我剛剛參加工作,而工作壓力一旦大起來,任何一個細節都會讓你特别焦慮。
當時剛從家鄉來北京,北京這個地方你也知道,特别幹,有時候走在路上都會幹到流鼻血那種,臉部的皮膚也覺得幹,我就認為這是因為臉上的膠原蛋白流失了,必須要補充。
當時經常會逛淘寶,淘寶的首頁經常會給我推薦一些東西,我就突然發覺,怎麼大家都開始吃膠原蛋白了,怎麼這些女孩看起來都那麼年輕漂亮,我就買了一罐。
其實我心裡明白,這隻是想發洩壓力而已,不是必需品,因此我也不會堅持吃。其實什麼作用都沒有,我花了整整半年才吃完,後來就再也不買了。
不過最近半年,我又開始買保健品了。因為我25歲了,都知道25歲是一個檻,我覺得女性會對年齡有一種天然的焦慮,特别是有點漂亮的女孩子會更加在意這個東西,特别我還是單身,會覺得美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本,而如果這個資本慢慢流失掉的話,以後就沒有美麗buff了。
我現在的單位,每個人的辦公桌上都擺着一兩盒澳洲某品牌的産品。我焦慮的時候就會搜各種延緩衰老的東西,就會搜到維生素、葡萄籽、膠原蛋白、褪黑素這些抗氧化的東西,所以我一口氣全買了這個牌子的。但是褪黑素真的太難吃了,味道太難聞,再加上之前看到有人說褪黑素吃多了會影響女性生育,吓得我就不敢吃了。
其實比起保健品,我認為醫美更加立竿見影,因為能在别人的臉上看到效果,但我到現在還沒有做過,有一些貴。
我覺得保健品這個東西就是一種對抗焦慮的心理安慰,因為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社交媒體,都在渲染這種焦慮,而且大家都是在一個壓力很大的環境裡面,對于未來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我花錢買保健品的時候,已經知道這沒有用了,但是我在花錢的後幾天,這種焦慮感就會消失,也算是我花錢購買到的東西了吧。
△《我家那閨女》裡,吳昕用狂吃保健品來對抗壓力和焦慮。
盡管知道延緩衰老的方式還有很多,比如說多運動,飲食上注意,然後可能少熬夜,這樣對皮膚會更好,會看起來更年輕,但是我生活習慣上并不會有什麼改變。就是知道自己改變不了這些習慣,就是知道自己早上貪睡,晚上貪玩手機,又不愛運動,所以才想要花一點點錢,在别的地方找補回來。(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Ap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