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讀《水浒傳》時以為這個花和尚的花是花心的意思,原來此花非彼花。花和尚是因為他背上的一片花繡得名。魯智深俗名叫魯達,未出家之前擔任渭州經略府提轄。提轄是個多大的官呢?在宋代是個低級的武官,相當于軍銜“少尉排長”或最低警銜“一級警司”,更形象地去理解這個官職,那就是現在的派出所所長。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官,負責一方的治安。
魯智深被迫落草是因為他打死了鎮關西。鎮關西就是個賣豬肉的屠戶。他為什麼要打死這個鄭屠戶呢?原來一日魯提轄走進一家茶館吃茶,碰到了九紋龍史進向他打聽師傅王進的下落。兩個好漢雖說未曾謀面,但對彼此的名聲都有所耳聞。真的是“聞名不如見面,見面勝似聞名”。魯達甚是歡喜,要約史進上街吃酒去。于是二人挽着胳膊走出了茶坊,街上沒走幾步碰到好些人圍着一處空地,二人好奇也湊了過去。原來是史進第一任師傅打虎将李忠在那“使槍棒賣藥”呢。魯達硬是要李忠收攤同他二人吃酒去。盛情難卻,三人進了潘家酒樓喝酒說話。剛坐下沒多會兒,這魯達就聽到隔壁有哭聲,甚是惱怒,叫來酒保質問到:“是何人在啼哭?攪了我們吃酒?” 原來是兩個姓金的賣唱的父女,父親叫金二,女兒叫翠蓮。翠蓮被鎮關西看上了,強媒硬保地納為小妾,并寫了個‘虛錢實契’的三千貫文書。鎮關西大娘子很是厲害,沒多久便把翠蓮趕出來了,還要追讨那沒給過的“三千貫”。無權無錢又無勢的金氏父女隻能逆來順受,毫無還手之力。
魯智深是個性格急躁,脾氣一點就着的人。脾氣大的人往往本事也不可小觑。魯達是真的完美地闡釋了‘好漢歌’---“路見不平一聲吼啊,該出手時就出手啊”。魯提轄聽完這對父女的訴苦之後,馬上就給了他們路上的盤纏,讓他們離開這裡,他自去收拾鄭屠。
魯提轄來到鄭屠戶的肉攤前并未馬上開打,而是先刁難了他一番。由此可見魯智深雖然急脾氣,但并不是個有勇無腦的莽夫。他先是讓鄭屠切十斤的精肉,切成碎肉,不能見一點兒肥的,等鄭屠切完這十斤精肉後,魯提轄又說再切十斤肥肉,也切成碎肉,不能見半點瘦肉。引得鎮關西怒了,說魯達在消遣他。終于可以找個由頭開始揍他了。沒成想這鎮關西這麼不經打,也是魯智深太能打了,手裡沒個輕重,隻三拳便把這鎮關西給打死了。惹上人命官司自然也就逃了。
逃亡的路上又碰到了金氏父女,他父女二人自從被魯智深救離火海之後在回去的路上碰到一古鄰,這鄰居又幫翠蓮說媒,說給了一個大财主趙員外,成了趙員外的一個外室,現下算是過上了小康生活。要報魯提轄的大恩。就這樣,魯達在被官府通緝的情況下,由趙員外給指了條活路,讓他出家為僧。于是魯達便來到了趙員外說的五台山上的文殊院,這座寺廟有五七百的僧人,寺院主持長老法号智真。一開始衆執事僧人都反對收留魯達,隻因他相貌兇惡,貌相兇頑,又有人命官司。是智真長老勸導衆僧:“此人上應天星,心地剛直。雖然時下兇頑,命中坎坷,久後卻得清淨,正果非凡。”這也正好應了天孤星一說。
魯智深在五台山因醉酒大鬧文殊院,兩次醉酒都有鬧事,連智真長老也無法管服了,便又給他尋了個去處。讓他去東京大相國寺投奔他的師弟智清禅師。臨行前贈他一句偈語:“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林指的是搭救林沖,山是二龍山,水就是梁山泊了,江應指錢塘江。
魯智深和林沖是在大相國寺菜園相識的,也是互相欣賞。魯智深在搭救林沖時也是充分體現了他粗中有細,心思細膩,更是路見不平的英雄氣概。
魯智深的傍身武器是六十二斤重的水磨禅杖和僧人常用的戒刀。“直教禅杖打開危險路,戒刀殺盡不平人”。
戒刀
感謝您的賞閱[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