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形、方形和三角形是塑造天地萬物的最基本形狀,它們在字體設計中作為一種詞彙,是尤其重要的語言。這3種形狀本身具有不同的特定意義,脫離了幾何學意義成為一種視覺符号元素,在平面設計作品中可以表達不同的視覺感受和情感語言。1
圓形完整集中、團聚收攏的特性,給人緊密、飽滿、空曠、團結、充實、靈動的感覺;方形給人堅實、權威、強力、内斂、嚴肅、有力、秩序和穩重的感覺;三角形顯得尖銳,給人刺激、運動、科技、方向、力量和暴力的感覺。圓形、方形和三角形的多種擴展意義使它們能夠在字體設計中生動、準确地表現設計主題。
案例1圓形 空谷幽蘭
“空谷幽蘭”是指生長在空曠山谷裡的蘭花,它和世間蘭花相比,有一種獨特的高雅氣質,盡管無人問津,但自己依然開的很茂盛。在字體設計中,我選擇用圓形來表現這4個字。
前期構思STEP
我們在電腦上打出“空谷幽蘭”4個字,觀察這4個字後,我們發現除了“幽”字筆畫結構比較複雜以外,其他3個字相差的并不多,因此我們在套用“圓形”的時候,需要注意“幽”字筆畫的處理。
我們可以先畫出圓,然後把字放進去進行比較,除了“幽”字,其餘3個字的頭部都有點,“谷”與“蘭”是兩點水,有個直覺告訴我,這2個字在頭部處理上可以形成一緻,這樣字體會更有節奏感。“空”字的寶蓋頭是1個點,我們可以考慮如何将其與另外幾個字形成統一。
矢量繪制STEP2
我們利用輔助線将字的外形勾勒出來,再将字的筆畫順着“圓形”來做即可。這裡我們可以發現“谷”和“蘭”的結構變得非常相似,因此就形成了一個有節奏感的整體。
利用輔助線我們很快地将字體的骨架搭建完成,接下來我們對其進行優化。
細節刻畫STEP3
加粗字體筆畫,使其在視覺上更為舒适。
調整細節,注意圖中紅色所标示的部分,我們要對這部分的字體結構進行微調。
現在整體字形比之前完善了許多,然而幾個字體間的節奏感也不錯。
将修改前後字形相互疊加,來對比前後的細節變化。
加上拼音之後,這4個字就制作完成了。
案例2方形 端正
“端正”兩個字可以泛指很多東西,可以是端正心态,也可以是端正做人。這兩個字算是給我自己的一個忠告,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無論成功或是失敗,都應該先擺正自己的心态,這樣才能不斷地成長。
前期構思STEP1
我們在電腦上打出“端正”兩字,雖然字體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其“負空間”所分布的面積存在大小差異,這無形中就會造成一種不穩定感。我們可以試着尋找一種方法,來強化這兩個字在視覺上的“端正“感。
繼續觀察字體結構,“端”字為左右結構,且“立”字旁所占面積小于右邊的“耑”“正”為獨體字。
矢量繪制STEP2
根據字體結構比例,利用“矢量工具”搭建出字體骨架,将字體筆畫全部擺正,使其在視覺上更為“端正。
我們在之前曾說“方形”給人一種堅實、穩重的感覺,這裡用來體現“端正”二字最合适不過了,所以我們可以先畫出兩個正方形,然後将字體套入到這兩個方形當中。
将字體骨架放入前面畫好的正方形中,可以發現箭頭所指的部分間距都不統一,這裡我們利用兩個正方形的間距來重新統一“端正”二字的“負空間”。
從左開始依次将字體的筆畫進行調整,使字體“負空間”的寬度與兩個正方形的間距保持一緻。
通過規範字體“負空間”,我們得到了兩個非常穩重的字體,這也正是我想要的。接下來我們對這兩個字做進一步的優化。
細節刻畫STEP3
利用“輔助線”将字體負空間的位置進行微調。
調整後字體在細節上更到位了,這裡我們發現,如果将這兩個字看作一個長方形的話,左上方的缺口似乎顯得不那麼和諧。
為了使字體達到最佳的狀态,我在這裡做了個嘗試,進行對比。圖中左邊兩個字将其餘3角都做了同樣的缺口,來統一字形,右邊保持原樣。對比看來似乎左邊比較和諧統一。
我在這兩款字形的底部加上了同一種風格的英文。繼續進行對比,我發現加上英文後似乎右邊的字形顯得更舒服,而左邊由于缺口過多的原因,破壞了“方”的形狀,産生了一些不穩定的視覺感受,因此這裡選擇右邊的方案繼續進行優化。
由于字體過于方正,顯得有些呆闆。如何能提升字體的設計感,但同時又能保持穩重的感覺呢?這裡我想到了三角形,利用角形的視覺沖擊力來打破字體的笨重與呆滞。
由于前面三角形的運用,字體在視覺上不舒服。因此,為了減弱三角形對視覺的幹擾,我在字體左上方的位置加了個直角的形狀,利用“視錯覺”将其與三角形的兩個端點連接起來,形成一個“隐形”的矩形。這樣做一方面弱化了三角形對視覺的幹擾,另方面強化了字體的“端正”感,使字體本身的内涵在造型上體現出來。
案例3三角形 新年
新年新氣象,新的一年總是充滿希望,有憧憬、有夢想,因此用三角形來代表前進與方向,同時三角形也預示着開拓創新。重疊着的三角形是指對過去時光的思考與總結。
前期構思STEP1
我們在電腦上打出“新年”兩個字,這裡選擇用“宋體”作為參考字體,因為“宋體”具有一種中國風味。這裡我們提取出宋體筆畫末端的三角形進行創意演化。
将提取出的“三角形”元素進行不同的組合嘗試,這些不同的組合形式将會運用到我們的字體當中。
矢量繪制STEP2
以宋體為基礎字形,我們用三角形搭建出新”字。
同樣的方法,我們将“年”字也搭建出來。
細節刻畫STEP3
調整之前搭建的字體骨架細節,從“新字開始。我們可以看到,圖中紅色圈中的兩個三角形的拼接顯得很随意,我們将其規範成個菱形。
仔細觀察用三角形拼出的“新”字,發現左上方紅色箭頭所示部分略顯擁堵。我們需要結合常規字體結構重新布置三角形的位置,以達到最佳效果。
現在字體看起來比之前好了很多,但觀察中間部分的銜接,發現其略顯随意。
此時,我們通過外形可以辨認出是“新”字同時該字體更富張力。這樣“新”字就制作完成了。接下來我們調整“年”字。
觀察“年”字的結構,可以發現重心都集中在了中間的一豎上,因此我們在對三角形位置的擺布上也要體現出這一點,同時保持字體的重心在中間的一條直線上。這裡我們将“年”字頂部的三角形縮小一些,将紅圈中的小三角形去掉,以保持其重心統一,再強化“年”字中間的豎線來提高識别度。
經過調整,“年”字也制作完成了,我們将兩個字組合起來觀察效果。
當這兩個字組合在一起,可能有人會說這兩個字的寬度不一緻,說好的“統一”去哪了呢?這裡我想說的是,在創意字體設計中,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打破常規,這樣才能創造出一種新事物的确這兩個字的寬窄胖瘦不一緻,但是在形式上是統一的,這裡我強調“形式”兩個字,意在突出字體的形式感。
這裡我将字體的“填充色”去掉改為“描邊”的形式,并重複了幾組,将其重疊在一起,達到一種新的視覺效果。我們可以将其理解為“時間”,亦或是“過去的碎片”,而三角形代表一種“前景”與“開拓”,是對新的一年的憧憬。在字體底部,我用拼音做了标注,彌補了字體識别性較低的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