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社會力量打擊環評違規行為

社會力量打擊環評違規行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9 02:05:58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聊工作室】

去年以來,生态環境部指導全國各級生态環境部門加強常态化監管,将存在環評文件編制質量等問題的265家單位和個人列入環評失信“黑名單”或限期整改名單。在生态環境部前不久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态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生态環境部門正在全面排查8000多家環評單位和1.4萬多名從業環評工程師,一家一家過、一個一個查。

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這是國際上通行的環保制度。環境影響評價是卡住違規建設項目的“硬杠杠”,是在發展中守住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對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态環境高水平保護發揮着重要作用。

近年來,在政府職能轉變、“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的背景下,環評領域改革取得實實在在的進展:全國環保系統300多家環評機構全部脫鈎,環評中介“紅頂子”被摘掉;環評審批程序進一步簡化,越來越多的項目環評審批權下放到省級乃至市縣級環保部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實施以來,全國審批環評文件數量較改革前減少四成以上,登記表備案數量減少超過一半。今年上半年,全國審批環評文件4.78萬個,同比穩中有降。以中小微企業為主體,負擔大大減輕,市場活力持續激發。

社會力量打擊環評違規行為(放管)1

改革取得顯著的成效,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環評資質取消以後,環評機構準入門檻降低,存在不少不具備技術能力的“空殼”機構。一些企業守法意識淡薄,存在環評報告粗制濫造、造假等問題。有的地方重放輕管,甚至一放了之,導緻“接不住”“管不好”,環評流于形式。環評改革,該改的要改、該放的要放、該簡的要簡,但該嚴的須嚴、該管的須管、該查的須查,要切實發揮好源頭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态破壞的作用。

質量是環評報告的生命線,守護這條生命線的責任重大。有關部門應嚴格落實環境影響評價法,依法落實建設單位主體責任,對環評弄虛作假“零容忍”,讓違法者付出應有代價。同時,要不斷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強化對環評機構和人員的管理,集中清理不具備技術能力的“空殼”機構和“挂靠”環評工程師;進一步推進“陽光環評”,将環評各環節、各領域、各單位的信息向全社會公開,接受公衆監督。惟有堅持“放”“管”并重,依法依規同步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加強規範性檢查和質量檢查,才能讓環評不是“走形式”而是真見效。

當前,污染防治攻堅戰正不斷向縱深推進,生态環境質量改善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還沒有到來,環評這一重要關口不容有失。繼續大力深化環評改革,築牢綠水青山第一道防線,才能守護良好生态環境和廣大公衆的利益,早日實現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标。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聊工作室】,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