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神木二郎山
像登上舞台,秦晉蒙擠着身子,擠出一塊熱土,擠出蓬勃的季節,擠出一位高妙的表演者,在滾燙的陝北大地上,這就是陝西省神木市。
天南地北的觀賞者,愈來愈多,在凱歌樓下的老巷裡,在東興街北段的人民廣場上,在濱河新區的楊業公園中……而登頂塞上奇觀二郎山,暢遊勝境,神木就更具風味了。
從機場接上來自南方的同學,直奔二郎山。經五龍口大橋,車窗悠然打開了,濱河大道上,悅悅同學說:“神木人富的,臉上都閃着煤的光亮。”我說:“老同學,這個光亮,還有我們石峁的,從新石器時代照過來的。”車子右轉在大橋上,穿城而過的窟野河,總把伊克昭盟的消息,帶到奔騰的黃河。
古風輕撫的二郎山是國家4A級景區,明武宗皇帝賜名筆架山。從地藏洞到山神廟,一路向北,殿、廟、亭、閣,搶占領地似的,從台階上驚現奇趣,在險峻中蘊含深意。
石階是直直的、陡陡的、窄窄的,“仰之彌高”的大橫額,把我們的視線擡得更高,定得更久,染得更紅。“窟野河畔聽風聽雨聽民聲弘衆生心願,二郎山上修禅修道修禮學祈盛世太平”。悅悅說:“多和美啊,幸福的神木人民。”這副富有深意的對聯,潑上了初升太陽的暖色,不胫走入我們的内心,讓人一下子變得高大起來。
從觀音堂至護國寺,我們近觀,滄桑的神木古城,一下子抖擻了起來。旅遊,就是從遠方尋找到另一個自己。觀音堂身後的東石欄,是一個絕好的觀察點。
古城的街道,仍保留着軍事屯堡的格局。以凱歌樓為中心,自秦以來,就是戰鬥拼殺的古戰場,城牆、角樓、哨所……我們仿佛看到戰馬嘶鳴,看到大旗招展。改革的春風,相伴着神府煤田開發機器的隆隆聲,一條條鄉村油路,在煙火氣息裡無限延伸,農民的腰包漸漸地鼓了起來。
奇、險、妙交織的體驗,會永遠融入旅行者的内心。越走越長,越走越窄,越走越高,發胖的途途同學說:“我這麼重,來了給神木增加負擔啦。”我說:“來了好哇!神木的發展勁頭,就更足了。”下三教殿,經倒座觀音殿,出祖師廟,攀玉皇閣,就是綠染駝峰山的前峰了。向北遠眺,望不盡的是神木發展的圖景,城市的發展跨越窟野河,铧山、新村、西沙,産業互促發展,闊步的鄉村,以鳥鳴的身姿應和着。
昂頭的境界,盡在登峰裡。在駝峰的後峰娘娘廟上,我們昂得最高。把視線從九龍大道,轉入鴛鴦塔大橋,提高至高架橋,長城的墩台,依稀可見。在黃河“幾”字彎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示範市建設中,濱河新區,就是神木發展的鮮活體征。我們強烈感覺到,能源發展、生态保護、綜治提升,都躍上了一個新的高峰,神木城市精神,悄然滲透其中。途途手指了一下:“那是什麼?”我說:“那是你們姓楊的老營,聲名赫赫的楊家城。”悅悅問:“那北面還有什麼?”我說還有草原,還有紅堿淖,也大名在外,沙漠淡水湖,全國罕見的。
神木,何止是神,暮色來臨,勝境裡,我們都不忍下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