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的價值主要有學術研究價值和文化價值。大熊貓作為一種具有800萬年曆史的古老物種,它同時代的很多标志性物種已經不複存在,人類從它身上可以得到更多的科學認知乃至哲學思考。大熊貓是友誼的象征,長期以來,大熊貓作為中國的國禮贈送給中國人民的朋友,對促進我國與世界各國文化交流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熊貓的命名大熊貓的近代名稱(即中國國内通行的中文名稱),最初定名本叫貓熊或大貓熊,意思是它的臉型似貓那樣圓胖,但整個體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隸屬于熊科。由于在20世紀50年代前,中文的書寫方式是直書,認讀是自右到左,而改為橫書後則從左到右,當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館展出時說明标題用橫書,名貓熊,而當時參觀者習慣了直書自右到左的認讀,誤認為熊貓。
自此,首先在主産它的故鄉(四川),長此以往向傳訛誤,久之也就習以為常的把貓熊更名為熊貓了。以後,它通用的中文名叫大熊貓,也就被人們所公認。它的地方名,在它的故鄉裡多叫白熊、或白老熊,也有叫花熊的;在岷山藏族地區叫蕩或杜洞尕,平武白馬達布人則叫洞尕;涼山彜族叫峨曲。所有這些地方名,雖稱呼不同,而其含義與古籍中叫的貔貅或貘,無非都是說明它的體色白,或黑白,或體型似熊。
大熊貓的别名還有華熊、竹熊、銀狗和大浣熊等。銀狗,這是因為小熊貓的地方名和商品名叫金狗,相對應的熊貓體色白而叫它銀狗。竹熊則以它主要食性為竹子而似熊命其名。華熊說明它是中華民族所特産的珍奇異獸。
西方世界認識它後,最初将它翻譯成大貓熊或貓熊,但又一傳說,在20世紀報上初次發表新聞時,偶然被颠倒成熊貓,未料到竟成為通用的名稱了。若沿着這些名稱為線索,可以追溯出許多充滿神奇的記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