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黃鳝養殖要多大面積

黃鳝養殖要多大面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2:56:19

黃鳝人工養殖的利潤高,在餌料充足,且飼養管理水平較高的狀态下,養殖一畝黃鳝可獲純利數萬元。因此,引起了不少黃鳝愛好者的注意,也加入到黃鳝養殖的隊伍中。可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人賺到了錢,而有些人卻虧了本。究其原因,是養殖者沒有掌握一定的黃鳝養殖技術。下面,就黃鳝養殖失敗的主要原因作以論述。

黃鳝養殖要多大面積(黃鳝養殖為什麼會出現失敗)1

一、大小混養

黃鳝是兇猛性的魚類,在餌料不足時,有自相殘食的習慣。不僅造成小鳝魚被大鳝魚吃掉而數量減少,還會因為傷口潰爛感染疾病。同時,将大小黃鳝養殖在同一口池子裡,必然形成大欺小,強欺弱,大黃鳝吃得多,小黃鳝吃得少,嚴重影響黃鳝的生長與疾病的發生。因此,在鳝種放養時,一定要将大小不同的個體分開飼養,把個體相近的鳝種養在同一口池子裡。而且在飼養的過程中随時都要注意觀察,把長得小的個體撈起來另行飼養。

二、放養的密度不合适

放養的密度沒有一個統一的标準,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比如鳝種的規格大,則每平方米的放養條數就要減少。水質欠佳,且又是靜水養殖,餌料也不太充足,則每平方米的放養量也要适當減少。而水質好,特别是流水養殖,且餌料充足則可精養,每平方米的放養量可适當增加。鳝種每尾的重量在10~30克,每平方米的放養量應掌握在1~3千克,最高不超過5~6千克。如果放養的密度過大,黃鳝容易互相纏繞在一起,不僅不利于生長,也容易引起疾病的發生。

黃鳝養殖要多大面積(黃鳝養殖為什麼會出現失敗)2

三、沒有管理好池水與水質

黃鳝的鰓退化,從水中呼吸溶解氧的能力很弱,口咽腔内壁粘膜有直接呼吸空氣的功能,可豎起前半截身子,将吻部伸出水面,鼓起口咽腔直接進行呼吸。如果池中的水位太高,黃鳝的頭部則無法伸出水面呼吸,時間長了就要被憋死。由于黃鳝耐低氧,因此可把鳝池的水深控制在10~20厘米,将多餘的水及時排出。

黃鳝在吃食後,夏季超過兩個半小時都還沒有吃完,要将剩餌撈出,以免敗壞水質。由于黃鳝的飼養密度高,互相呼吸以及排出的糞便,極容易使池水變質,引起黃鳝感染疾病,因此要經常換水。春秋兩季,一般隔3~5天換水一次。而夏季,一般2~3天就應該換水一次。換水時,水溫不要相差過太,以免引起黃鳝不适應而不吃食,甚至引發疾病。同時,還要盡量把池中沉積的糞便等污物清理出去。

四、不重視黃鳝疾病的防治

黃鳝的抗病能力較強,在野生狀态下很少患病。但是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因飼養密度高,水質惡化,環境條件不良,管理不善卻要引發疾病。還有,鳝池底部泥土過軟或過硬,對黃鳝的生長也不利。底泥過硬,黃鳝無法鑽入底泥中躲避惡劣環境。而底泥過軟,又容易使黃鳝的洞穴坍塌,也會引起黃鳝感染疾病。所有這些,不僅影響黃鳝的生長,還要引起發生疾病,甚至把疾病傳染給其它的黃鳝。因此,必須加強預防。在鳝種放養前,一定要對鳝種消毒。可将鳝種放入3~4%的食鹽水中浸洗4~5分鐘,然後再放入鳝池飼養。而平時,也要注意觀察,發現異常要找出原因,及時處理。在夏季,每隔10~20天,要用10~20ppm的生石灰(1立方米水體用生石灰10~20克)化成漿全池潑灑一次。以調節水質,預防疾病。

黃鳝養殖要多大面積(黃鳝養殖為什麼會出現失敗)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