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考字是什麼含義?文:知更曉中國人被很多人說“是沒有宗教信仰的民族”,這句話其實不完全正确,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墓碑考字是什麼含義?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文:知更曉
中國人被很多人說“是沒有宗教信仰的民族”,這句話其實不完全正确。
雖然咱們國人鮮少像西方國家或印度教徒一樣,信奉類似基督教或者伊斯蘭教那樣的宗教;盡管佛教和道教,在民間也有很強的影響力,卻也很難說有多少虔誠的教徒。
但是有一種“信仰”,卻是中國人所獨有的,那就是所謂的“祖宗信仰”。
中國人對于祖先(父系)的崇拜程度,世所罕有。古代的開國(換屆)帝王,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追封自己的父系祖先。
比如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就一連追封了好幾位,甚至把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都給追封為唐聖祖。再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從堂兄那裡承襲帝位後,為了追封自己的親生父親,與群臣掀起了一場長達十幾年的大禮之争。
正所謂上行下效,皇帝如此重視先祖逝世之後的名聲,民間同樣如是。不過平民沒有條件進行聲勢浩大的追封,也無法将先祖載入史冊。因此,人們對先祖的喪葬儀式的特别重視,由此也衍生出了種種墓葬習俗,以及關于墓葬的獨特文化。
在喪葬禮儀中,墓穴是最為重要的環節,對選址、風水、下葬儀式、時辰都有很大的講究。而墓碑,更是這一環節的重中之重!作為先祖日後長眠之地的門面,相當于一個人的“臉面”和“身份證明”,上面的内容也都有固定的版式和講究。
清明即将到來,已經回家祭祖或者正計劃祭祖的朋友就會看到,每個墓碑上都會有“碑文”,雖然每個碑文都有不同,但大多都會出現“故、顯、考、妣”幾個大字。
現代很多人已經不理解這幾個字是什麼意思,這其實蘊含着很多深意,也能從這些文字,大緻看出先祖的身份和立碑者的關系。
下面,我們就一個字一個字來講解一下。
“故、顯、考、妣”每個字分别是什麼意思?正常情況下,墓碑都是後人為先人而立,碑文經常會以“故先考”或者“故先妣”開頭,然後才是XX氏,再接下來才是墓主人真正的大名,最後加上“之墓”兩個字。
其中“故”字應該是最好理解的,古今通用,“故”即“故去”“離世”的意思,其實就是“死”“亡”的意思,但中華文化中對這類字眼都比較忌諱,後人如此稱呼先祖,有大不敬之意。所以用“故”替代,既表達了意思,又有尊重之意。現代也經常用“亡故”來表達逝者已逝。
“顯”其實與“故”意思相近,不同的是,“顯”除了表達生命終止的一種狀态,還有一層逝者身份的象征。“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顯赫、顯貴、彰顯”,通曉其意,“顯”在碑文上,是達官顯貴,家門顯赫的人家,才能夠在去世的親人墓碑上使用這個字。如果年代久遠的先祖墓碑上有“顯”這個字,說明你先祖家室相當顯赫,在當時是有一定地位的。
而普通百姓之家,由于不能用“顯”,于是選擇用諧音字“先”來稱故去先人。意思是一樣的,更多的是一種敬稱。類似于古代對逝者稱呼為“先父”一個意思。
“考、妣(bǐ)”應該是四個字當中,從字面意思最難解讀的了,不過表達的意思卻非常容易理解。
“考”代表的就是“父親”,“妣”代表的是“母親”,是對逝者的一種尊稱。“先考”也就是後人為“先父”立的碑;“先妣”即後人為“先母”立的碑。
不過據資料顯示,不同的地方有些不同的風俗,有些地方對于“顯”和“先”的解釋與上面的說法不同。比如有的地方認為,父母親去了一個,還有一個尚在人士,則用“先考”或“先妣”,如果父母雙亡的則用“顯考”或“顯妣”。
當然,不管風俗有何不同,“考和妣”這兩個字隻能是代表故去的父母,父母在世的情況下千萬不能亂用這兩個字。
不同的碑文蘊含着不同的意思故、顯、考、妣這幾個字在墓碑上面非常重要,通常都是書寫在墓碑中間的位置,我們稱之為“中榜”。中榜的寫法也很有講究,不同的寫法也有不同的意思。
比如,墓碑上常見的“考和妣”這兩個字,上面已經講過單獨的意思。但是如果這兩個字出現在一起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墓碑上同時出現“考和妣”,即為夫妻合葬之墓。
這種合葬墓的碑文一般都是“考”在左,“妣”在右,下面對應加上父母的姓名,也是“男左女右”。這主要是受古人以“左”為尊的思想影響,有“男尊女卑”的意思。
也有少數墓碑,并不會出現“考”或者“妣”這樣的字眼。這是為什麼呢?
這就說明立碑人非墓主人的子女。
比如弟弟為亡兄立的碑,就不可以用考這個字。這種情況下就隻能用“先兄”或者“故兄”等這樣的字眼。
碑文的字數也有很大的講究和意義?如果你清明祭掃時有留意先祖碑文上“中榜”的字數。就會發現,一般情況下都會是11,12,16,17,21,22這些字數。這不是巧合,而是立碑者刻意為之,這就是風水當中所講究的“合生老”。
什麼叫“合生老”呢?
風水中:“生、老、病、死、苦”的對應數字排列為“1、2、3、4、5”。“生、老”(1、2)為吉,“病、死、苦”(3、4、5)為兇。
所以人們的墓碑中榜的字數都會取11,12,16,17,21,22這些數字。因為這些數字依"生、老、病、死、苦"五個字循環應用,都是排在“生”字和“老”字的位置上,因此是屬于吉數。
例如:故顯考郭公厚芝老儒大人墓。就是12個字,因此這樣算:“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生、老……”第12個字是“老”字,也就是在老位上,這就是“合生老”的意思了。
有些人在寫碑文時為了“合生老”,就會刻意加字或者減字,以此來達到“合生老“的要求,比如說之墓,可以删掉“之”字。而前面也可以加上“皇、清、故、先”等字,或者再加上一些諱如“府、宮”等字來達到”合生老”的要求。
這一點用于送給長輩的字畫提名字數同樣适用。
總結再回望那句“中國人沒有信仰”,不禁莞爾。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與生俱來的文化熏陶便是最深的信仰。它融入到了生活中的細枝末節當中,中國人的為人處世,每一處都有講究,每一言都有來處。隻不過大多人在無形之中受影響太深,反而不覺得是信仰,便隻道是尋常罷了。
-完-
上文所有圖片除水印說明,全部來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删除。
謝謝你看完!喜歡曆史的朋友,可以多多關注【巴巴曆史】,支持下作者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