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我菜成語?
【成語】:防微杜漸
【解釋】:微:微小;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指當錯誤的思想和行為剛有苗頭或征兆時,就加以預防與制止,堅決不讓它繼續發展。
【成語出處】:《後漢書·丁鴻傳》:"若敕政則躬,杜漸防萌,則兇妖消滅,害除福湊矣。"
東漢和帝時,窦太後親臨朝政,并由太後的兄長窦憲掌握大權,官員們争着逢迎巴結,因此政局混亂不堪。窦氏家族仗勢橫行鄉裡,魚肉百姓,沒有人敢揭發他們的惡行。當時的司徒(相當丞相)丁鴻借着日蝕出現的機會,向和帝密奏說:“太陽是君王的象征,月光是代表臣子的。日蝕出現,是象征做臣子的侵奪君王的權力,陛下千萬要小心。在曆史上記載,日蝕出現了三十六次,國君被臣子殺死的有三十二人,都是因為臣子的權力太大了!”他控訴窦憲仗着太後的權勢,包攬朝政,獨斷專行,連皇帝也不放在眼裡。接着他又說:“日蝕的出現,是上天在警戒我們,我們就應該注意危害國家的災禍發生。穿破岩石的水,一開始都是涓涓細流,長到天上的大樹,也是由剛露芽的小樹長成的。人們常忽略了微小的事情,而造成禍患。如果陛下能親自處理朝政,從小地方着手,在禍患還在萌芽的時候消除它,這樣就能夠安定漢室王朝,國泰民安。”
漢和帝聽從了丁鴻的建議,革掉窦憲的官職,消減窦氏家族的勢力。朝廷除去了隐患,國勢便開始有了好轉。
【成語】:未雨綢缪
【解釋】:意思是趁着天沒下雨,先修繕房屋門窗。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預防意外的事發生。
【成語出處】:出自《詩經·豳(bīn)風·鸱鸮(chī xiāo)》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了商朝。為了安撫商朝遺民,他把纣王的兒子武庚封在朝歌做諸侯,同時又把自己的三個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
武王的弟弟周公以及太公、召公等幫助武王滅商立了大功,武王就把他們留在京城輔政,其中周公最受信任。
兩年後,武王得了重病,大臣們焦慮萬分。周公特地祭告周朝祖先,表示願意代哥哥去死,請先王保佑武王恢複健康,祭畢,周公把祝辭封存在石室裡,嚴令史官不得洩密。
事有湊巧,周公祝禱後的第二天,武王的病開始出現轉機,周公和其他大臣都十分高興。但不久,過度的操勞使武王舊病複發,終不治身亡。年幼的太子姬誦被擁立為王,史稱周成王,周公受武王遺命攝政。
周公的攝政引起了管叔等人的不滿。他們散布謠言,說周公攝政是為了篡奪王位,從而引起了成王的懷疑,周公百口莫辯,離開了京都。
不甘心商朝滅亡的武庚見周氏兄弟之間出現了矛盾,就派人去聯絡管叔等,挑撥他們與周公的關系,同時積極準備起兵叛亂。
周公經過兩年的調查,終于查清了謠言的來源,知道了武庚準備叛亂的情況。他十分焦急,便寫了一首名為《鸱鸮》的詩給成王。詩的大意是:鸱鸮啊鸱鸮,你奪走了我的孩子,不要再毀掉我的窩!趁着天未下雨,我要剝下桑根的皮修補好門窗,我的手已發麻,嘴已磨損,羽毛也将落盡,可是我的窩還在風雨中飄搖!
這首詩以母鳥的口吻,反映了周公對國事的深切憂慮,但年輕的成王并未能了解周公的苦心,對此無動于衷。後來,成王無意中在石室裡發現了周公的祝辭,深深為之感動,就立即派人把周公請回鎬京。
周公回京後,成王派他出兵征讨三叔和武庚。周公足智多謀,很快平息了叛亂,周王朝的統治得到了鞏固。
後來,人們便用"未雨綢缪"這個成語來比喻事先做好準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