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深圳前海交通樞紐景觀

深圳前海交通樞紐景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3 10:48:26

在深圳經濟特區迎來42歲生日之時,深圳公園城市建設傳來好消息,給市民帶來沉甸甸的綠色新福利。

昨日,記者從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獲悉,近日,南山區茶光-塘朗山遠足徑示範段正式建設完成,這标志着深圳首條山海通廊——塘朗山-大沙河-深圳灣通廊實現全線貫通。

深圳前海交通樞紐景觀(深圳首條山海通廊全線貫通)1

航拍塘朗山

這是《深圳市公園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暨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經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通過後首個落地的項目。随着這條全長13公裡的線路的貫通,一個可知可感的公園深圳、山海連城的美好畫面将正式融入深圳人的日常生活,市民将能在深圳中心城區暢享山、河、海、城交織共融的步道樂趣。

山海通廊從北到南

可從塘朗山最高點極目閣

徒步至山腳下的茶光登山口

再經過新修建的紫澗園

進入大沙河生态長廊

在大沙河的入海口

又與深圳灣公園無縫銜接

實現山、河、海連通

在塘朗山郊野公園登高望遠

深圳前海交通樞紐景觀(深圳首條山海通廊全線貫通)2

在大沙河生态長廊感受

自然生态美景與校園人文氣息相映成趣

深圳前海交通樞紐景觀(深圳首條山海通廊全線貫通)3

在深圳灣公園擁抱大海

深圳前海交通樞紐景觀(深圳首條山海通廊全線貫通)4

1

通山達海 貫城串趣

多維度展現大美城市格局

根據《深圳市公園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暨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深圳推出“一脊一帶二十廊”山海連城的特有空間規劃方案,将深圳最具代表性的海灣、山體、河流、大型綠地等進行系統連接和生态廊道貫通。其中遠足徑、郊野徑是依托深圳山體、海岸、河流或濕地等自然風景資源基底,串聯重要城市節點、曆史建築、自然景觀,連通碧道、海岸線形成的徒步路線。

塘朗山-大沙河-深圳灣山海通廊從北到南,可從塘朗山最高點極目閣,徒步至山腳下的茶光登山口,再經過新修建的紫澗園進入大沙河生态長廊,在大沙河的入海口,又與深圳灣公園無縫銜接,實現山、河、海連通。

深圳前海交通樞紐景觀(深圳首條山海通廊全線貫通)5

塘朗山-大沙河-深圳灣通廊線路圖

在塘朗山郊野公園登高望遠,向南可俯瞰深圳灣、香港北部片區,向北可遠眺西麗科教城、龍華、寶安片區,眼前郁郁蔥蔥的山林、遠處中心城區地标建築映入眼簾。在大沙河生态長廊,其上遊高校雲集,自然生态美景與校園人文氣息相映成趣,中遊與周邊綠地串聯,在城市腹地中營造出一片綠色森林,下遊則有活力水岸,水上賽艇、龍舟賽事等豐富多彩的水上活動。進入深圳灣公園便可擁抱大海,向東可徒步至紅樹林保護區,向西可徒步至蛇口,從山到河再到海,一次賞遍,山海相連的視覺通達讓人心曠神怡。

深圳前海交通樞紐景觀(深圳首條山海通廊全線貫通)6

塘朗山極目閣

塘朗山-大沙河-深圳灣山海通廊不僅連接了自然郊野公園、生态水廊和濱海休閑帶,更是貫穿深圳東西260公裡遠足徑縱貫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脊一帶二十廊”山海連城空間規劃的建設典範。

2

打通斷點串珠成線

因地制宜推動線路貫通

塘朗山-大沙河-深圳灣山海通廊實現全線貫通,重點和難點在于打通各處生态斷點。今年上半年,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在多次實地線路踏勘、自然資源調查後驚喜地發現,大沙河生态長廊茶光段距離塘朗山郊野公園未開發的紅花嶺片區僅僅隔着一條珠光北路,直線距離不足150米,具備實現連通的可行條件。市、區城管部門快速聯動響應,着手打通步道斷點,推動山海通廊貫通。

深圳前海交通樞紐景觀(深圳首條山海通廊全線貫通)7

沿途指示牌

大沙河生态長廊茶光段與塘朗山紅花嶺片區雖直線距離較近,但塘朗山郊野公園紅花嶺片區尚未開發,原本沒有行人步行可達的路線,兩者之間是一個荒廢的建材市場,植被雜亂,堆滿了廢棄物。為打通步道斷點,南山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以修建社區公園的形式,讓原本的“三不管”地帶,“變身”成為如今的紫澗園。作為連通着城市與郊野徑的過渡區域,紫澗園内不僅設置了洗手間、科普牌、入口标識牌等設施,為了保留城市發展印記,原來由當地農民種植的香蕉林和部分鄉土植物也得以保留和梳理。這裡,既是人們進入郊野徑前的休憩點,也能讓人初步體驗自然野趣。

深圳前海交通樞紐景觀(深圳首條山海通廊全線貫通)8

同時,市城管部門在塘朗山郊野公園新設茶光入口,南山區城管部門以此為起點,建設紅花嶺片區遠足徑示範段步道,串聯塘朗山郊野公園和社區公園紫澗園,接入郊野公園原有園路,可達塘朗山主景區、再至最高點極目閣。

3

堅持“三零原則”

實行生态化建設

在遠足徑、郊野徑建設過程中,深圳城管部門始終秉持“三零原則”,即“堅持水泥步道零增長、生命物種零沖擊、生态環境零損失”,盡量保持路面原生态,保留山林現有特色,在山中現有土路的基礎上進行整理和貫通,使步道與周圍環境達到最高程度的融合,以最低沖擊的形式有效解決隐患,提升徒步體驗感,達到“自然無痕”的效果。

深圳前海交通樞紐景觀(深圳首條山海通廊全線貫通)9

深圳灣公園

茶光-塘朗山遠足徑示範段全線采用超過20種手作步道工法進行道路提升處理,如為了更好地保留自然坡面,體現遠足徑的原始野趣,設置雙結式拉繩來幫助行人保持身體平衡等,讓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在生态修複提升的同時,切實服務于廣大人民群衆的休閑健康需求。

深圳前海交通樞紐景觀(深圳首條山海通廊全線貫通)10

茶光-塘朗山遠足徑示範段:盡量保持路面原生态,達到“自然無痕”效果。

深圳前海交通樞紐景觀(深圳首條山海通廊全線貫通)11

大沙河生态長廊

在茶光-塘朗山遠足徑示範段建設過程中,還通過設置路緣石的方式,防止遊客不規律行走踩踏周邊植被,将沿途的生态承載力控制在較好的範圍。因而步道周邊可見花狹口蛙、黑眶蟾蜍、銅蜓蜥、野豬、豹貓等動物活動痕迹,可聽褐翅鴉鵑、紅耳鹎、暗綠繡眼鳥、黑臉噪鹛等鳥兒喧鬧活躍,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态步道。

深圳前海交通樞紐景觀(深圳首條山海通廊全線貫通)12

豹貓

接下來,深圳城管部門将全力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實施山海連城計劃,在年底前建成約260公裡貫穿全市東西的遠足徑縱貫線,全面開展郊野徑示範段建設,積極挖掘自然資源和人文特色,打造凸顯山海資源、文化内涵、城市特質的特色精品線路,讓通山、達海、貫城、串趣的“山海連城 公園深圳”目标願景有更多精彩落地。

深圳前海交通樞紐景觀(深圳首條山海通廊全線貫通)13

綜合:深圳特區報、晶報、美麗深圳、創新南山

來源: 深圳新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