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氣短心悸有什麼偏方? 胸悶、氣短、心悸,是心腦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狀,所以很多人錯誤認為,這些早期症狀危害性不大,同時,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其實,如果這些症狀不及時治療,不僅容易導緻呼吸衰竭,甚至極易出現猝死所以,如果大家出現這些症狀,不能大意,要及早進行治療治療時,建議采用中醫整體調理,這樣可以從病根上徹底解決問題,病情不反複然而,臨床當中,有一些患者往往走了一些彎路後,才求助于中醫,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胸悶氣短心悸有什麼偏方?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胸悶、氣短、心悸,是心腦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狀,所以很多人錯誤認為,這些早期症狀危害性不大,同時,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其實,如果這些症狀不及時治療,不僅容易導緻呼吸衰竭,甚至極易出現猝死。所以,如果大家出現這些症狀,不能大意,要及早進行治療。治療時,建議采用中醫整體調理,這樣可以從病根上徹底解決問題,病情不反複。然而,臨床當中,有一些患者往往走了一些彎路後,才求助于中醫。
我曾經就治療過這樣的患者。記得這位患者姓楊,女,53歲。患者于10年前因勞累後出現心悸、氣短、胸悶等症。查心電圖示:頻發室性早搏。經西醫治療後好轉,後又多次因勞累、焦慮等因素反複發作,持續10年之久,近兩周因家務勞累再次出現心悸、氣短、胸悶。由于西藥治療一直無明顯好轉,準備做射頻消融手術,由于害怕手術風險,這時才決定選擇中醫治療。找到我就診的時候,患者心悸、氣短、胸悶、多汗、夜間睡眠差。舌質淡暗,少苔,脈細結代。我綜合辨證為氣血虛弱,心陰陽兩虛夾瘀,心陽虛弱故見氣短,心陰虛,血不養心,則心不藏神,故心悸,睡眠不好。心氣虛不能行血,血瘀氣滞故見胸悶,氣虛不攝津,故見多汗。治療時,采用益氣養血,滋陰複脈的方法。方用《傷寒論》炙甘草湯加味。組方如下:黨參、麥冬、炙甘草、桂枝、生地黃、阿膠(烊化)、火麻仁、生姜、大棗、生黃芪、丹參等。7劑,早晚服用。複診時,患者自述上藥3劑後心悸、氣短、胸悶症狀明顯好轉,服7劑後各種症狀明顯改善,出汗不多,睡眠正常。繼服前方7劑以鞏固療效,患者所有症狀消失。随訪一年,患者病情沒有反複。同時,患者很是感慨地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要是早些采用中醫治療,這十年罪就不用遭啦!”
本方中重用炙甘草為主藥,養脾胃補中氣,益氣血生化之源,黨參益心氣,補心陽,生地、阿膠、麥冬、火麻仁養心血,滋心陰,桂枝通心陽,生姜、大棗調和脾胃,重用生黃芪補氣止汗,丹參活血祛瘀。該方甘潤辛燥并用,使滋陰而不膩滞,通陽而不傷陰,補氣而又行血,此其配伍之妙。
中醫治病講究辨證論治,一人一方。如果你也有此類問題,或是頭發早白,脫發等,以及男科疾病,心腦血管,腸胃消化系統等各種慢性疾病的健康問題,需要幫助的話,可以通過私信或評論區留言。我會盡力幫助大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