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如果遇到18歲時的媽媽你會做什麼

如果遇到18歲時的媽媽你會做什麼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3 02:11:11

如果遇到18歲時的媽媽你會做什麼?前段時間網上有個帖子很火,内容是“如果你遇到十八歲的媽媽,你會對她說什麼?”下邊一衆網友的回複讓我淚目:,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如果遇到18歲時的媽媽你會做什麼?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果遇到18歲時的媽媽你會做什麼(如果你遇到18歲的媽媽)1

如果遇到18歲時的媽媽你會做什麼

前段時間網上有個帖子很火,内容是“如果你遇到十八歲的媽媽,你會對她說什麼?”下邊一衆網友的回複讓我淚目:

“不要嫁給我爸,不生我也沒有關系,走出去看看外邊更大的世界,婚姻不是人生的全部,你也是第一次做媽媽,我在努力原諒你”

她複制粘貼了她的母親

我想我會對我十八歲的母親說什麼呢?似乎有千言萬語卻又無言以對。我應該感謝我的母親,是她給了我生命,把我養大,可同樣也給了我最深的傷害。母親出生在一個子女衆多、貧困,又極度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她的出生就注定了她可憐的一生。外婆對幾個女兒動辄破口大罵,罵得污言穢語、不堪入耳,外公軟弱,生怕引火燒身,所以充耳不聞。

到了适婚年齡,外婆自作主張把我媽嫁給看起來老實巴交的我爸。婚後的瑣碎和我爸自私的個性,使我媽開始複制粘貼了外婆,一點小事就會使他情緒失控地破口大罵。而我爸也有種被騙的後悔,後來争吵就成了他們的生活常态。

很不幸的,我和我弟就出生在了這樣的家庭裡。很小母親就開始把她那些負能量傳遞給我,她說我爸如何對她不好,如何嫌棄我是個女兒,如何在外邊逍遙......那時候我在心理上疏遠我爸,而這個男人也是真的對我冷漠。父親躲着她,我成了她那一腔怨恨的發洩對象。她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辱罵我,神經質地打我、扇我耳光。年幼的我面對她這些行為常常不知所措,誠惶誠恐,那些污言穢語和毆打使我心都要碎了。她有時候也感到歉疚,滿眼憐惜地看着我,她說自己以前怨恨外婆,想着以後千萬不要這樣對待自己的女兒,可她就是控制不住。

母愛的羁絆

那時候覺得難過和不解,心想你不張嘴罵我、不伸手打我不就行了嗎?随着年紀漸長和開始接受教育,那些使我困惑的事情,漸漸有了答案。在《母愛的羁絆》一書中說:一個女人一生受到的最大傷害往往來自于自己的母親。母親曾經也是一個天真無辜的小女孩兒,可她的童年沒有被溫柔對待過。這樣的女孩兒在成長中會變得敏感、多疑、自卑,産生過度的自我保護,個性帶刺,她又知道這樣的自己不被人喜愛和接受,因而變得愈加的偏激。而這世上像我母親一樣的女人有很多,她們在婚姻中暴躁、歇斯底裡,她們沒辦法正常地去表達愛意,與親人相處也具有攻擊性。根源正是由于那些沒有被治愈的童年傷害。她們因為受到的教育和圈層的限制,再加上那樣的個性也使她們無法進入一段有愛的親密關系。

所以仍然缺愛和缺乏安全感,而人在愛意跟安全感都匮乏的狀态下就會變得具有攻擊性。這樣的母親在生下女兒後,她們當然是全心全意愛着女兒的,可那濃烈的母愛加上自己扭曲的個性,就會變成傷害。

她們往往怨恨自己的人生,悲歎自己這輩子是已經完了,于是把女兒當成了一個新生的自己,把那些曾經對自己的期望和夢想都寄予在女兒身上。所以女兒從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負重前行。從吃什麼、穿什麼、和哪些小夥伴玩耍,到行為表現、言談舉止等,母親都要加以幹涉。

經典美劇《老友記》中的莫妮卡就是如此,她的母親總是對她表現出各種失望和不公正,甚至在莫妮卡她成年後,還會嫌棄和嘲諷她的發型和佩戴的耳飾,這讓她氣憤和傷心。雖然她并不像我的母親一樣,悍婦似的辱罵和毆打,但是這種失望、嫌棄和諷刺帶來的傷害同樣深重。

愛也是痛

“我都是為了你才跟你爸過這麼多年”

“要不是我,你爸早就把你餓死了”

“因為生你,月子也沒人照顧,我得了這一身的病”

不知道這種類似的話有沒有出現在你的童年,反正我的母親常把這種話挂在嘴邊。年幼的我在潛意識裡覺得,這世上隻有她愛我,而她這麼不快樂也是因為我。由于我害怕失去她的愛,隻能心甘情願地接受她給的一切。她們把自己的不幸、犧牲和悲傷放大,并且歸咎于自己的女兒。其實是把自己變成了受害者和犧牲者的角色,好綁架女兒的同情心,實施更好地控制。不過實施的這一過程,不同的母親表現方式不一樣。有像我的母親一樣靠蠻力的,有采取類似PUA進行“柔性操控”的。

不管是哪種,總伴随有期待、失望、憤怒的過程,那些憤怒或多或少會變成言語和行為上的傷害,所以很多母女之間的感情随着時間變得疏離,嚴重的如我一般,會怨恨、埋怨和逃離。并不是說這些母親不愛自己的女兒,而是她們的經曆使她們對愛的表達方式有偏差。

她們希望女兒們不要像自己一樣活着,希望女兒可以獲得幸福,那麼首先就不應該具備她們身上那些自己都厭棄的個性,所以開始了她們的塑造工程。正如我的一位朋友自我剖析的那樣,我問她為什麼對女兒會缺乏對待兒子的那種耐心。她說在女兒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就莫名地覺得讨厭,想要她改掉。

都算了吧

好的是這位同事常常會反思自己的言行。可我們的母親缺乏這樣的覺知,傷害已經形成了。

而那些傷害又該何去何從呢?繼續複制粘貼我們的母親嗎?唯一的答案是“算了!”

《奇葩說》中馬東說:“随着時間的流逝,我們終究會原諒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蔡康永卻說:“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因為不算了又能怎麼樣呢?多年的責怪、怨恨,又能帶給我們什麼呢?

那些消極陰暗的情緒隻會占據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失去感知快樂的能力。這種和解并不是逼着自己去原諒母親、去愛她和親近她。而是帶着寬容的心去解放自己的情感。她在做母親之前,也隻是個沒有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的孩子,做了母親之後還要帶着我去面對生活的殘酷。

每次這樣想到她,我的心就變得柔軟許多。我開始接納那些改變不了事情,承認那些傷害的确存在。

但我亦意識到她辱罵我、毆打我,并非是我的錯,而是她自己無法自渡和自我療愈。既然人生的開頭已經歪七扭八,隻能算了吧,否則不堪重負。我們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母親生命的延續,也不該、也無能為她不幸的人生負全責。我們沒辦法渡人,隻能于苦難中自渡。

所以如果遇到十八歲的母親,我想我會對她說:“媽媽,仍然謝謝您,我會照顧您終老,但也在努力不成為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