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疑問:為什麼肌酐707μmoI/L就是尿毒症,就需要透析呢?
如果肌酐升到600μmoI/L左右,需要準備透析嗎?
在大量的臨床實踐中,醫生們發現血肌酐超過一定程度,氮質血症會容易引起一些全身性的嚴重并發症,其他的治療手段效果都不明顯,隻有血液透析還能有些效果。
大家把這個階段叫做腎病的終末期,約定以血肌酐超過8mg/dl為主要标志。
我國大部分醫院的血肌酐采用的是μmoI/L,換算過來就是707.2μmoI/L,久而久之,人們就認為血肌酐超過707μmoI/L就是尿毒症,進而得出了“血肌酐700多就要透析”的結論。
但其實,是否透析要看患者的綜合狀況,比如尿量、水腫、積液、電解質、心率、貧血等情況的嚴重程度。
血肌酐值隻是透析與否的判斷條件之一。
很多患者對透析形式的選擇是根據自己的生活工作情況,大家喜歡腹膜透析,是因為可以在家進行,并且相對比較便宜,不太影響工作。
但實際上,腹膜透析的血液淨化效率遠遠比不上血液透析,通常适合病情不太嚴重的腎衰竭患者,比如血肌酐在800μmoI/L以下,并且沒有嚴重并發症。
血液透析效率更高,但相對腹膜透析,它對腎髒的損傷也更大。
因為,畢竟是用機器代替腎髒工作,容易讓身體産生許多“誤解”,比如誤以為腎功能恢複了,誤以為貧血改善了,誤以為電解質平衡了……
這些“誤會”很容易導緻身體出現一些讓人措手不及的變化,比如失衡綜合症。
透析是一種淨化血液的手段,它的作用是緩解血液“垃圾”給身體帶來的各種傷害。但由于透析存在諸多弊端,所以通常腎病終末期才會使用。
所以,透析實際上與腎移植一樣,都屬于“壓箱底的手段”。
為什麼要“壓箱底”呢?因為實際上透析不能算是治療,不在常規治療體系之列,就好像金銀首飾,雖然能當錢花,但我們更傾向于将其存放起來,能不用,就不用。
既然透析不算治療,那什麼才算治療呢?
①抑制炎症
這是激素、環磷酰胺、雷公藤等藥物的主要作用,目的是防止大規模的炎症反應持續破壞腎細胞。
②消除三高
主要是降糖和降壓,目的是降低腎小球内壓,防止因毛細血管異常導緻很多不該漏出的物質漏出去。
③改善微循環
這是中醫中藥和ACEI/ARB類藥物的主要作用,目的是保護殘存腎細胞,排出更多“血液垃圾”,維持現有的腎功能。
可以看出來,透析實際上是“改善微循環”的終極形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