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後到底要冰敷還是熱敷,應該怎麼判斷?簡單點說就是:急性損傷(無明顯開放性外傷)的用冰敷,慢性勞損型的傷痛用熱敷。
急性損傷常由于突發的外傷引起(比如跌倒、扭傷以及直接撞擊等),通常馬上就疼得不行。即刻冰敷能夠抑制感覺神經,起到鎮痛、麻醉效果。
慢性損傷通常沒有突發的外傷,而是長時間反複勞損和過度使用從而緩慢起病(如腰肌勞損、肩周炎等),可用熱敷。
冰敷、熱敷要注意什麼?
1.如何正确冰敷?
每隔2~3小時進行一次冰敷,如果腫脹、疼痛、發熱明顯,可每隔1~2小時冰敷一次。每次冰敷時長控制在15~20分鐘,切記每次冰敷時間不宜過長。
冰敷的最佳位置就是最痛、腫、熱的地方。以膝關節為例,以疼痛、腫、熱最明顯的部位為中心進行冰敷,期間可以适當移動從而實現整個關節的冰敷。
2.如何正确熱敷?
熱敷治療主要用于慢性損傷和急性損傷的後期。敲黑闆!!!急性損傷的後期是指的損傷48小時後,因為這個時間往往出血停止,可以改冰敷為熱敷;慢性損傷通常是較長時間的損傷(反複過度使用以及勞損)後發生,并非突發的意外傷。
在家庭中最簡單易得的是熱毛巾、溫水浴。通常一次熱敷30分鐘左右,溫度控制在40-50℃,每天2-3次,可根據醫囑調整熱敷的時間。
看完快把這篇文章轉給家人,以後别弄錯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