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6 13:53:41

?《三體》是一部很早就知道但一直沒看過的書,直到最近,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有一場1890萬年的錯過)1

《三體》是一部很早就知道但一直沒看過的書,直到最近。

之前每次聽到這個書名,就有排斥和抵觸心理,明顯就是科學、理論、宇宙、空間的概念,提不起興趣。甚至在它獲得雨果獎萬衆稱譽的時候,也沒促使我打開。

作者也是夠耿直,直截了當的來一個類學術名詞來當書名,哪怕起一個類似《星際穿越》、《星球大戰》、《黑洞頻率》之類的名字,也能激發多一點的閱讀欲望,而不是一上來就恨不得把你拒之千裡。

但我一直相信的是,這本書能如此被關注,肯定是道理的。

最近,有次在節目裡聽到高曉松說,他曾經嘗試看《三體》,看了三次,都沒有看過四十頁。後來被别人勸從第四十一頁開始看,結果看到一百頁,不由自主回過從頭開始看,然後一氣呵成看完全部。

于是我試着去看。

出乎意料,并沒有像高曉松那樣,我從一開始就看進去了,因為我沒想到它的開頭是完全以故事性展開的,完全就像一部叙事性小說,而不是生硬晦澀的科幻情節和學術理論。當然中間有些部分(主要是那些抽象原理、宇宙規律等段落)是跳着看過的。

看到最後的這一刻,我整個人是恍惚的。當時正在一個演出現場,旁邊是歌舞升平,但我看着手持屏幕上的這段文字,周圍的一切仿佛都離我很遠很模糊,時間和空間遼闊感和不确定感無比的強烈。有那麼一瞬,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身處何時。

我不能以個人的喜好來斷定什麼是好作品、什麼是好情節、什麼是好故事,但是能給我帶來這種感官和心靈上的沖擊的,真的很久沒有過了。

任何東西,不管是時間、空間、曆史還是現實,如果是用紀實或者評論性的語言去表述,總是讓人無感和無記憶的,可一旦附着在情感上,卻一下子就會爆發出動人心魄的力量。

看完《三體》,我又去看了《一本好書》對它的演繹,也去聽了高曉松對它的解讀。前者是通過舞台表現勾起人們的閱讀欲望,後者是從曆史文化的角度去看待人類文明。實話說,我更喜歡高曉松的版本。但他對其中情感的認知貌似并不确切。

比如他說程心收到雲天明的禮物——一顆真正的太空中的星星,爆發出的不是愛情,而是理性的要求雲天明赴死參加天空階梯計劃。其實不是,程心推薦雲天明做計劃候選人時,完全不知道他就是送她星星的人。而當她知道的時候,雲天明已經死了。那個時刻她爆發的痛哭和不舍,就是之前不自知而之後懊悔莫及的愛情。

我覺得劉慈欣寫的這個愛情,幾乎是我看過的所有愛情描寫中,最具震撼力量的。應該是虐戀裡最無與倫比的深度了吧。

這是第三部裡的情節,大概說一下:雲天明從大學開始暗戀程心,在患絕症臨近生命終點時,傾盡财力買了太空中一顆恒星的所有權匿名送給程心,紀念他的人生和愛戀“來了,愛了,走了”。當時程心正參與一個國際太空計劃,要找一個瀕死者志願捐獻大腦送到太空,使外星三體截獲并将其恢複原貌,從而成為地球的卧底,向回傳送信息。她找到了病情惡化的雲天明。就在雲天明生命終結時,程心才知道這就是送她星星的人。計劃如期進行,雲天明在三體複活過來,并向地球傳達了最重要的信息。按照這個信息,程心帶着地球最後的文明去找雲天明時,誤入另外時空,一下子就過去了1890萬年,她永遠錯過了他。

真的難以相信,是劉慈欣這樣基于科幻、出身理工的男作家寫出來的。

所以對《三體》僅僅從愛情這個角度去看,确實有一種完全不同的感受。

愛情當然不是他的寫作重點,也不是特長,着墨也是最少的,在整部中隻算零星。但這是不是一種無心插柳的結果呢?劉慈欣描寫的愛情,放在無限的時空和尺度下,都充滿着一種不可掌控的無力和無助感,悲怆的意味無以複加,有時甚至讓人渾身發冷。

第一部裡,葉文潔可以說沒有愛情,她和楊衛甯的結合是一場單方的愛戀,對她來說隻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罷了。她說不上愛楊衛甯。所以她可以為了三體,在最後時刻割斷維系着自己丈夫身體的那根繩索,斷送楊衛甯的生命。

第二部裡,羅輯和莊顔的愛情呢?羅輯利用面壁人的特權,讓人給他找到了一個接近他書中理想形象的女孩,就是莊顔。似夢似幻。他是用最不現實的方式卻過了幾年最現實的生活,有家、有愛人、有孩子。但最終她們還是如夢一般的離去了,不知所蹤。羅輯還是無所依歸、孑然一生。

最後一部裡的雲天明和程心呢?一方是暗戀和無底線的付出,一方是在感動、懊悔、期待中越來越明确的愛。跨越了幾個世紀,最終還是擦肩而過,連面都沒能再見一回。而雲天明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是關一帆口中那個“他是最厲害的男人,能把星星和宇宙當禮物送給他愛的人”。

這幾對主人公的愛情,都不是世俗中常見的,都沒有一貫的那種兩情相悅、執子之手。而是充滿了死别、生離、錯過。

程心和雲天明,不但錯過了,而且還彼此都跟另一個人生活在一起。雲天明和艾AA,程心和關一帆,都是最終“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但卻像艾AA在石頭上刻下的字一樣“我們度過了幸福的一生”。

到底什麼是幸福?

沒能和心中所愛相攜,一切也并非原本之希望,但還是“度過了幸福的一生”。

在浩瀚的宇宙時空裡,任何事情、任何人都不能預期、無法左右。在身後飄過1890萬年的時候,唯一能做的,就是放棄,然後把握當下,珍惜身邊的人。因為他們走的不是普通人的道路,而是經曆和創造文明的過程。在地球、太陽系都已不存在的時候,他和她作為人類文明的唯一留存,在一起,活下去,是必然也是使命。即便程心面對的不是雲天明,艾AA面對的不是關一帆。

高曉松初看程心和雲天明的結局時,曾感歎作者的功力還是欠缺,怎麼能寫成這樣?繼而分析說,劉慈欣寫的這種結局,一是因為不喜歡程心,把她寫盡了寫完了;二是出于技術考慮,給以後續寫雲天明和艾AA埋線。

且不說所謂的個人喜好或者續寫接口,僅從這個結局上,我始終認為是作者寫作功力的最大體現。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突破了所有的情感常規,給出了這種宇宙星系下最恰當的愛情。

這是種讓人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同時又會覺得:在無奈中有希望,在放棄中有堅持,在遺憾中有美好,在現世和未來中有責任。然後,笑中帶淚。

“我看到了我的愛戀,我飛到她的身邊,我捧出給她的禮物,那是一小塊凝固的時間……”

雲天明的禮物,程心收到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