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通氣如何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項?
俯卧位通氣是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患者重要的治療措施之一,可有效改善患者氧合情況、降低病死率。
什麼是俯卧位通氣?
俯卧位通氣指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卧位進行機械通氣。
俯卧位通氣的原理
俯卧位通氣作為肺保護性策略的一種手段在ICU内被廣泛應用,其主要原理為有效改善通氣血流比例,使背側萎陷的肺泡複張,使肺及氣管内分泌物在重力作用下得到良好的引流,以及減少心髒和縱膈對下垂肺區的壓迫。
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重症呼吸學組制定了ARDS患者俯卧位通氣治療規範化流程,旨在促進俯卧位通氣的規範化實施與管理。由醫師、呼吸治療師、護士組成團隊接受規範培訓,按照規範流程實施俯卧位操作,是保證患者安全所必需的。
1.操作前準備
(1)先對患者進行俯卧位安全評估(圖1)
圖1 患者俯卧位前安全評估要點
(2)通過評估後再進行操作前準備(圖2)
圖2 患者俯卧位前準備要點
2.俯卧位操作流程
(1)操作者站位。患者頭端1位;左右肩部各1位;左右臀部各1位。
(2)物品準備。在患者身前放置一次性尿墊,吸水面朝向其會陰部;在患者胸部放置适合俯卧位高度的墊枕,墊枕上緣平鎖骨;覆蓋清潔床單,評估床單前後左右的适當距離。
(3)從左右兩側分别向内将覆蓋的清潔床單卷緊,注意卷緊的床單能固定胸部墊枕的位置。若墊枕仍左右移動,應重新卷緊。避免俯卧位後墊枕移位,造成位置不佳而不能擡高胸部,甚至造成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管及附件(連接呼吸機螺紋管)受壓,一旦位置不佳需重新調整墊枕位置。體外膜肺氧合(ECMO)管路及胸腔閉式引流管等無需卷入床單,确定導管有足夠移動長度即可。
(4)再次确認翻身方向,有ECMO導管或頸部靜脈導管的患者,翻身方向以導管順位為宜,跟随頭端操作者指令向左或向右移動患者,後順勢将患者翻為90°卧位。頭端操作者拖住患者頭部并保證各導管、導線安全。
(5)左右肩部操作者保持患者處于90°卧位,左右臀部操作者上下手換位,更換後協助固定患者體位,左右肩部操作者更換手位,以便翻轉操作。
(6)換手後順勢翻為俯卧位,頭端操作者将患者臉部向左或向右輕放于薄紗布墊或棉墊上,檢查氣管插管或氣切導管有無移位、受壓,注意患者頭部勿太高,保持頸部處于放松位,勿牽拉。左右操作者移除舊床單,将床單及墊枕拉平,保證接觸受壓部位的床單、枕套平整,整理同側導管、導線。
(7)肩部操作者再次檢查墊枕是否平整,逐一輕柔地将患者雙臂旋轉至頭部兩側呈匍匐位。
(8)整理監測導管,避免相互纏繞,重新粘貼電極導線于患者背部,有創動脈管路重新歸零;評估氣管插管位置是否合适、氣管切開管及呼吸機管路是否受壓;評估患者面部受壓部位皮膚情況,及時緩慢輕擡患者頭部以減壓;評估ECMO導管血流情況;評估引流管是否妥善固定,若引流通暢,恢複重力或低負壓引流。
(9)俯卧位翻回仰卧位,除不需要準備翻身墊以外,評估及操作步驟與前基本一緻。
細節管理
1.通氣時間:俯卧位通氣複張肺泡具有時間依賴性,目前俯卧位通氣持續時間尚有争議,建議不小于12h。
2.俯卧位期間:俯卧位30min、4h及恢複仰卧位前複查血氣分析;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心率、心律、血壓、呼吸、血氧飽和度)。
3.為确保能達到俯卧位通氣的最佳效果,應使患者腹部有空間移動。用緩沖墊支持患者身體的幾個主要部分,包括頭部、胸部、髂部及小腿部分,以确保其腹部能夠上下移動,達到最佳的通氣效果。支撐墊放置不當可緻腹内壓增加、下腔靜脈受壓而引起低血壓。
4.皮膚護理:俯卧位時足背、足趾、膝關節、會陰、胸部、肩關節、耳、前額等部位受壓容易産生壓力性損傷,應2~4h更換頭部和肢體的位置;在腹側墊軟枕,在易受壓部位使用減壓貼保護;眼部可以使用水枕,眼部血腫或水腫嚴重時可用凡士林紗布濕敷;針對男性患者,應特别注意保護其陰囊,可将患者髋部墊高,使陰囊懸空,避免受壓;如患者出現大小便失禁情況,須及時清理大便,避免造成患者會陰及肛周皮膚損傷,大便失禁患者可使用俯卧位通氣專用大便收集器。
5.胃腸道及營養管理:由于俯卧位通氣患者通常會使用鎮靜、鎮痛藥物,所以大部分患者多伴有胃腸動力減弱,易出現胃潴留等現象,但并非俯卧位患者就不能夠進行腸内營養支持。研究表明,胃腸道功能正常患者,在俯卧位時可以以20~30ml/h的速度經空腸管泵入營養制劑,最高速度不超過50ml/h,可有效減少俯卧位患者營養支持時胃潴留的發生。
6.停止俯卧位通氣的指征:①俯卧位通氣有效:通氣的支持條件PEEP(呼氣末正壓通氣)≤10cmH2O,FiO2(吸入氣中的氧濃度分數)≤0.6,改為仰卧位至少4個小時後查動脈血氣分析,PaO2/FiO2>150mmHg(20kPa);②俯卧位無效:俯卧位1小時後,PaO2升高<10mmHg(1.33kPa);或者兩次俯卧位後,和仰卧位相比,PaO2/FiO2>150mmHg(20kPa);③一旦出現心髒驟停、嚴重的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惡性心律失常、氣管導管移位等危及生命的情況時應立即結束俯卧位。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重症呼吸學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氣治療規範化流程[J].中華内科雜志 ,2020.59(10):781-787.
[2]Guérin C, Beuret P, Constantin J M, et al. A prospective international observational prevalence study on prone positioning of ARDS patients: the APRONET (ARDS Prone Position Network) study[J]. Intensive Care Med,2018,44(1):22-37.
[3]徐燕,孟玫,劉嬌,等.危重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俯卧位通氣實操流程[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2021,33(4):393-398.
本文最終解釋權歸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