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真愛至上》中,有這樣一段故事:
男主跟女主相愛又分開,在異國他鄉,兩個人再次重逢。
結果,兩個人發現對方都學會了自己的語言。
于是就産生了這樣的對話。
男主問女主:“為什麼會這樣?”
女主說:“萬一呢?”
愛一個人,不一定非得跟對方在一起;但相愛的兩個人,在各自的生活中暗自努力,就為了那“萬分之一”的概率。
愛情的結果,未必是在一起,未必是深愛,而是為了對方不得不分開。
有時候,學會放手也是一種深愛。
-01為什麼相愛的兩個人,會分開?
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男生和女朋友相愛多年,兩個人私下裡早已“暗許終生”,但奈何現實和家庭的因素擺在面前,誰也無法改變。
男生家庭條件很差,盡管他很努力,想要在女生的城市買房,然後跟女生結婚。
可女生的父母根本不管他的努力,因為女生的家庭條件很優渥,父母早就給女兒安排好了相親。
自古以來,門當戶對都是豪門的出路。
要讓父母接受女兒嫁給一個窮小子,這是他們無法忍受的事情。
女生被夾在中間,什麼也做不了,更沒有能力忤逆父母的意見。
在相愛與分開之前,男生選擇分開。
盡管很愛這個女生,可他不得不離開。
有一種愛是放棄自己,成全對方,而代價是失去對方。
在談到“分開”這個詞時,大多數人的潛意識都會想到:
既然相愛,為什麼分開?既然分開,那兩個人必定是不夠愛。
可在愛與不愛之間,還夾着一個“成全”。
這讓我想到了一句歌詞:
“很愛很愛你,所以願意放你離去。”
正因為愛你,所以才願意放開你,讓你去飛,讓你去看外面更好的風景。
舉個例子:
你跟對方相愛多年,可對方要出國留學;你心中很不願意,你覺得放他走,或許你們就再也沒有未來了。
愛人想要去追逐自己的理想,最後你是放手還是不放手?
如果放手,讓他去追逐夢想,那麼你就要暫時失去對方;
如果不放手,對方留在你身邊,或許未來的某天,對方會因為這件事埋怨你。
有人會放手成全對方,有人會選擇當下。
-02放手,也是一種愛
深愛的兩個人,未必非得在一起。
愛情有這樣幾種形式:
愛而不得。
得而不愛。
因愛生恨。
為愛放手。
所謂愛而不得:
你單方面愛慕一個人,付出了很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最終也沒有得到對方的心。
所謂得而不愛:
你跟對方在一起,談戀愛,結婚,組建家庭,甚至有了孩子;這一切,都有了。
可你發現,在你内心深處你愛的并不是對方。
從一開始,你就是湊合着跟對方在一起,湊合着結婚。
所謂因愛生恨:
有人說,愛情的對立面是恨。
一方被另一方無理由抛棄,幾年的感情化作虛無。
曾經信誓旦旦的誓言和承諾,在失去對方的那一刻,都變成了恨意。
所謂為愛放手:
因為愛對方,但當下的自己沒有能力給對方好的生活。
所以選擇放手,讓對方去擁有更好的生活。
這是一種成全,不讓對方為難,也給自己一個台階下。
王小波說:
“一個人之所以感到痛苦,其實是對自己無能為力的一種憤怒。”
在感情中,一個人之所以放手,并不是不愛了,而是無能為力的愛。
他很愛你,但你們在一起,總是痛苦;
他很愛你,但他無法給你想要的生活;
他很愛你,但你們卻無法忍受彼此充滿矛盾的生活習慣。
很多時候,放手也是一種愛。
而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正是學會放手。
畢竟,大多數人對待感情的态度是:勉強,鑽牛角尖,不到最後一步都不願意放棄。
可當你勉強的時候,為難了自己,也為難了對方。
在勉強的過程中,愛意被一點點消耗、磨平。
實際上,相愛的人之所以分開,往往是因為“愛情信念”的偏差導緻的。
舉個例子:
女生對待感情的态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浪漫主義者,理想主義者。
她始終堅信,跟自己相愛的男生,一定是“靈魂伴侶”。
即使一句話不說,男生也會讀懂自己,理解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某些事。
男生的确很愛她,為了配合她,也願意假裝按照她的思維做事。
可這樣的愛,是不可持續的。
因為男生的耐心,精力是有限的,他可以假裝一時,卻無法假裝一輩子。
女生總喜歡讓男生猜測,通過一系列考驗,驗證男生對自己的愛。
而男生的思維,總是理智的,他們喜歡直接一點,純粹一些的愛情。
這就是愛情信念的偏差。
女生的浪漫的,男生是實際的,這中間的矛盾就産生了。
盡管兩個人相愛,可最後的結局依舊逃不掉分開的事實。
很多時候,不愛的人走到了一起,相愛的人卻不得不分開。
今日話題:你為什麼跟愛的人分開?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