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
AI告訴你,莎士比亞的《亨利八世》是由兩個人合作完成的。
《亨利八世》是莎士比亞衆多著名劇作中的其中一部,但這部作品出名的地方,與其它莎士比亞著作不太一樣,甚至還能說有點兒尴尬。
因為這部作品被大家談論得最多的地方,其是它的“出身”問題。簡單來說,就是不少人懷疑這部作品根本不是出自莎士比亞筆下,而是有人“代寫”。
實際上,在這部作品面世之後,就已經引起了不少争議。衆多批評家批評這部作品的語言和情節,認為它的語言不夠優美,情節不夠緊湊,并因此懷疑這到底是不是莎士比亞的劇作。
《亨利八世》
1850年詹姆斯·龐斯丁在仔細地研讀了《亨利八世》之後也嚴重懷疑這部作品并非出自莎士比亞,而是另外一位劇作家弗萊徹,并在當時發表了一篇論文《莎士比亞的亨利八世是誰寫的?》
其實,梁實秋在翻譯此作品時,在序言中也曾經提出相同的疑惑,并在後來記錄在了《著作人問題》當中。這個問題在文學界中的讨論其實并沒有停息過。而最近,針對這個問題,一位強有力的指控者出現了,但他并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AI。
來自捷克的研究人員 Petr Plechá開發出了一套可以分析文學風格的算法系統,于是他将極具争議的《亨利八世》輸入到了系統當中進行分析。
首先,Plechá分别将莎士比亞同時期作品以及“代寫”嫌疑人弗萊徹的作品都輸入到了算法系統當中,讓系統去學習他們各自的語言風格,行文習慣等。
當系統都學習完之後,Plechá最後再将《亨利八世》也輸入到系統當中,逐字逐句地進行分析。
最終結果和之前衆人的猜想一樣,《亨利八世》确實是由兩個人合作完成的,并且另外一個人,就是大家所懷疑的弗萊徹。
從系統的分析結果中顯示,劇作中存在着許多風格突然轉變的地方,例如第一幕的第三場,第三幕的第一場等。而從統計結果來看,這部作品真正來自于莎士比亞筆下的,隻有一半左右。
AI 分析結果,圖片來自:《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Shakespeare and Fletcher in Henry VIII》
當然,為了讓測試更加嚴謹,更具對比性,Plechá還将另一位“代寫”嫌疑人菲利普·馬辛格的著作也輸入到算法系統當中,讓算法也對他的文學風格進行學習。
但結果顯示,雖然與菲利普·馬辛格與《亨利八世》的行文風格也有相似的地方,但占比相比起弗萊徹的根本不值得一提,所以基本可以排除菲利普·馬辛格的嫌疑。
Plechá認為,雖然該算法系統在讨論語言風格和行文習慣時,更多的還是基于遣詞造句的組合模型。但是對于戲劇來說,這其實極具作者的身份辨識率。所以這次“打假”的結果,是相當可靠的。
責編:陶宗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