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詩人張籍,是韓愈門下高足,以一句“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而天下聞名。
張籍四十歲的時候在宮中任太常太祝,掌管神主版位和焚香祝禱。一幹就是十年。除了寫詩,張籍還喜歡把杜甫的詩焚燒成灰,和蜜一起吞。
如此“瞎搞一通”,十年之後,張籍終于鑄就了被王安石稱為“看似尋常最奇崛”的獨特詩風。下面将要提到的一首七絕《秋思》,就是這種風格的代表作。
一、張籍《秋思》賞析《秋思》——唐·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複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拆封。
詩歌意譯:洛陽城裡吹起了秋風,今年我還是不能回家。想給家人寫一封信,心中有萬千情意,但是一時之間,哪裡說得完。信使說他馬上就要出發,可是我又把寫好的信,重新拆了封。
張籍所處的時代,正是唐詩主流風格從浪漫主義向現實主義過渡的時期,因此這首詩是典型的以賦為詩。第一句“洛陽城裡見秋風”,簡直是大白話加平鋪直叙。但是細細咀嚼,卻是有意思的。
中國歌詩從《楚辭》開始,“秋風”在古詩中自帶凄涼意象。晉代張翰見秋風起,就思念家鄉的莼菜羹和鲈魚脍,于是辭官回到自己的家鄉。所以詩中說“見秋風”,就是想家了。
但是,張籍千裡迢迢來到長安,才謀得一個小官,貧窮讓他不可能像張翰一般潇灑,辭官歸鄉。他想給家人寫信,可寫什麼呢?一提筆心中就湧起萬語千言,有說不完的話,表達不完的情緒。
什麼都想寫,就怕什麼都沒說透徹。他匆匆寫好信,又擔心有什麼遺漏。這時送信的人又在門外催促。他咬着筆杆子在心裡說:别催啦,别催啦!你再催,我又把信拆了。讓我看看,還有什麼可以說……
這送信的人怕是要被他給急死!但是這也不能怪他呀,誰叫那個時候沒有微信和電話呢。這一首七言絕句,把寫信人的那種心情,描摹得細緻入微,頗有一點“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意思。
王安石贊他:“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因為張籍的這一份功力并不是憑空得來,而是耗費了他十餘年心血,以差一點雙目失明的代價換來的。
這首《秋思》雖然隻有短短二十八個字,卻叙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場景。并且還自帶戲劇沖突。作者在這廂唯恐太匆忙說不清,絞盡腦汁想多寫兩個字,而信使在那廂随時準備要出發。
古代沒郵政系統,送信全靠兩條腿往來奔走。距離很遠,一趟要幾個月。早點出發,也好早一點回來。結果作者一直磨叽,你不催他,隻怕他要寫到天荒地老,“一胎生出七十五億寶”什麼的。
結果你一催,他不但不把信遞過來,反而把剛封好的信又給拆了!你以為他是想起什麼,要提筆補充嗎?其實才不是呢。他就是覺得有說不完的話,想對親人表達。
這就是一個很富有戲劇性的場景,人物的感情,矛盾沖突,全都齊備了。但是并沒有很明确地告訴你,作者是在給誰寫家書,内容是什麼。隻是從生活原型中提煉出來一個經典的意象,自然讓人讀來,回味無窮。
二、被韓愈“瘋狂吹捧”的門生張籍發迹得比較晚,他大概在貞元八年(公元792年)二十六歲時才第一次到長安謀求出仕。但是因為京中并無親友,最後落泊而歸。
不過幸運的是,他在長安遇到了後來的至交好友孟郊。後來孟郊三試及第,又把他推薦給了韓愈當門生。說是門生,其實二人的年齡差不多。因此韓愈非常喜歡張籍,他多次寫詩、寫文章表達他對張籍的喜愛之情。
他在《此日足可惜贈張籍》說:我原來不知道你有這個人,孟郊說你文章寫得好,我就對你日思夜想。奈何我在朝為官,不能親自去找你。現在你來了,我下了班馬上派車來接你到我家。
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韓愈主持汴州的省考,張籍就跑到他那邊去考試,寫了一首叫《反舌無聲》的詩。
然後順利通過考試不算,當老師的韓愈,居然寫詩吹自己的學生,“馳辭對我策,章句何炜煌”。後來參加會試時,遇到一個非常嚴肅的官員,但是張籍依然憑借自己的真本事,一舉考中。
再後來張籍去地方上當推官,路過徐州去看老師。韓愈對這個學生日思夜想,他說:我每一天都在盼着你來,你不知道我心裡想你是多麼痛苦。每一次和你聊天,我都會忘記吃飯,也不覺得困。我們連續聊了三十天,每一天都通宵達旦。現在你走了,我又要枯坐在家中想你了。
不久之後,張籍的母親去世了,他就回家去守喪。韓愈聽說他在家裡過得很不好,立即就給孟郊寫信去說:張籍在家裡丁憂,窮得不行,我怕你不知道,你趕緊去看一看他。
後來,張籍丁憂期滿之後,終于可以去長安當官了,但是隻被任命為唐宮中一個管神主牌位的九品官。薪水微薄,可他還不能辭官,因為他家裡太窮了。
張籍在這個叫太常太祝的官位上,一坐就是十年,連白居易都寫詩為他打抱不平。但是韓愈當時也頗不順利,根本沒有辦法幫助他。推測《秋思》一詩,大概就是他在這一段時間所寫。
想念家鄉的親人,可是他沒有辦法回到家鄉。這位古代大詩人,屈才當了一個皇家“廟祝”。每天搞些焚香化灰的事情。所以沒事幹了,就把偶像杜甫的詩也化成符水喝一喝。
由于長期營養不良加上苦讀詩書,張籍患上了嚴重的眼疾,差一點就失明了。韓愈寫信四處托人替他找工作。過了三年,張籍的眼疾才治好。
後來再度回到任上,一路升遷,從太常太祝升到了國子監博士,最後官至主客郎中(從五品)。沉寂十年,五十歲才得升遷。張籍升官的時候,白居易、劉禹錫、裴度等人都去祝賀他。
張繼有大才,不過他一生的起起落落,的确也和恩師韓愈提攜,有割不斷的聯系。隻是韓愈一直沒有把他當成自己的學生,而是當成了人生中的摯友。
結語從前提起《秋思》,首先想到的是馬緻遠的《天淨沙·秋思》,而不是張籍的這一首《秋思》。馬緻遠的《天淨沙·秋思》是一幅又一幅的風景畫,而張籍的《秋思》則是一個連貫的動作場景。張籍《秋思》大巧不工,表面上看,仿佛不及前者意像豐富,卻在句末奇峰突起。
信使臨行,詩人卻拆開信封。隻因心中有太多太多的話,還沒有講完。這一舉動看似違背常理,卻顯得非常真實,令人回味無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