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開學首日分班家長擠破頭查找結果

開學首日分班家長擠破頭查找結果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9-17 15:24:05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穎

回複信息不及時屢屢被“示衆”,總得包辦孩子們能幹的事情,忙着打卡拍照交互動“作業”……新學年伊始,又有許多爸爸媽媽一頭紮進家長群,二孩三孩兒媽媽更是要“運營”十多個家長群,讓人愛恨交織!

開學首日分班家長擠破頭查找結果(被示衆)1

視覺中國 供圖

“示衆”——

璐璐拿出手機,打開微信。果不其然,又被“示衆”了!

這次是小兒子的家長群,讓家長在下午4點前提供孩子的身高信息,第二天要統一給孩子們調整座椅。

看看手機上的時間,才3點半,她和群裡三位同學的家長已經被點名兩輪了。

“大兒子高二,每科各有一個群,班主任還建了一個家長交流群、一個家長通知群,小兒子剛上三年級,有班主任的消息 數學群、語文群、英語群,也有家長交流群……”璐璐微信群裡的“家長群”拉出來有十多個,哪個群裡的消息也不敢漏。

翻看她的家長群記錄,限時回複的通知比比皆是:幾點前發觀看某某節目的照片,幾點前完成某個調查問卷,幾點前接龍是否參加某某活動,幾點前反饋是否到訪過涉疫點位……

回複遲了屢屢被點名的璐璐也很委屈:孩子的事兒誰不重視呢?因為工作原因沒法時不時地看手機,可因為我不能及時回複微信,就隔三岔五地被老師在群裡暗示我應該多關心孩子。

“包辦”——

“家長群是方便家校聯系,但也不能什麼問題都交給家長吧?”雪雁的女兒今年高一,作為自由職業者的她倒是有充足的時間關注家長群,但卻無法認同家長群裡的“包辦制”。

這學期女兒的學校開始實行走班制,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櫃子,老師希望孩子以職業理想為名給自己的櫃子命名,但孩子們有的按時提交有的拖拖拉拉,老師就在家長群裡通知家長,讓家長替孩子提交。

十五六歲的大孩子了,也有學生群,完全有能力自己解決,老師不督促孩子,卻把任務轉嫁給了家長。

“體溫接龍,還有的孩子沒報,請家長抓緊填一下表。”

“秋季運動會班級訂班服,請家長接龍孩子服裝尺碼。”

“給學習小組取名。”

……

雪雁說,跟着孩子的微信群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感覺一路“包辦”。許多本應鍛煉孩子能力的事兒,老師為了提高效率,都讓家長幹了,孩子上哪兒找鍛煉機會呢?

“打卡”——

“快!兒子,趕緊來拍張照片,直播要結束了!”喬喬媽媽收拾完廚房,忽然發現老師安排觀看的直播就要結束了,趕緊吼過來兒子,拍照、上傳到班級微信群,搞定。

“請大家收看之後拍照上傳到班級群中”“以上内容收看後拍照片上傳小組群”“請家長和孩子自願收看,收看的學生拍照片反饋到班級群”……

喬喬今年剛上小學六年級,在他的班級微信群裡搜索“觀看”“拍照”等關鍵詞,都有好幾屏,而要求觀看的内容,确實豐富多彩,有主題日活動,有讀書的、安全教育的、心理健康的等。

“說是家校合作,實話實說,讓看的視頻、直播我們絕大多數都是隻看一段,拍張照片,交差!”喬喬媽媽說,她也問過喬喬,返校後,老師有沒有組織讨論看了視頻是否有收獲、有什麼感悟。喬喬說,上傳完照片,老師就再也不提看視頻的事兒了。

“老師讓看的直播、視頻是很有教育意義的,而檢驗孩子是否認真觀看的标準,不應該是直播打卡,學校也應該創新模式。”喬喬媽媽說。

這些家長群被點贊——

  • 有規矩 通知不用回複

“我兒子的家長群裡,老師發的通知,家長都不用有任何回複,這是剛入群時,老師用了将近半個月形成的規矩。”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剛建群的時候老師就每次都反複強調不要“跟帖”,群裡基本上不會出現刷屏情況。

  • 不盲從 看到老師用心

“我孩子二年級剛開學的時候,老師忽然通知說為了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不再往群裡發作業。”一位家長說,開始幾天孩子總是記不全作業,有不少家長反對。“老師沒有盲從家長,頂住了壓力,現在孩子已經養成了習慣,作業記錄本上每天都寫得明明白白的,我們也感受到了老師的用心,更願意配合老師工作。”

  • 有分工 家長也能群裡聊

“我們孩子的家長群有兩個,一個是老師的通知群,語數英三位老師都在群裡,家長不出聲,老師可以通知到所有人,學校和課程相關的通知很容易看到。”一位家長說,如果有問題需要向老師反映,可以直接添加老師微信,或是通過群聊語音功能與老師溝通。另外一個群是家長溝通群,供家長之間聯絡,不喜歡被打擾的家長可以選擇免打擾功能。

點評:家校溝通機制應創新

市政協委員、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副教授、研究生導師毛穎梅說,微信群已成為家校溝通的重要渠道,老師和家長在應用家長群溝通時又愛又恨的感受,充分反映了家校既有溝通的意願和需求,但也因溝通過程随機性大、缺乏有效機制而造成困擾。

教育孩子需要家校社三方協同已成共識,厘清家校雙方各自應承擔的主要責任,各司其職通力合作,是高效溝通的前提。

家校雙方要明确教育目标、責任分工。家庭教育重在身心健康的保障、品格及生活習慣養成,而學校教育重在知識技能學習、道德教化、團隊精神的培養。

在新時期還要注重探索如何進一步完善創新家校溝通機制。學校要注意發揮引導或指導家長的作用,加強對校内工作事務的統籌安排,一些有相對固定工作節點的通知要給雙方留出溝通的時間餘量,也體現了學校管理工作的整體性和規劃性。要引導教師用好線上溝通平台,通過發布“群公告”“群待辦”文檔接龍等方式,減少信息幹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