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系列,重點是适合家長帶着孩子一起複習,并幫孩子找尋複習思路、形成複習習慣。栗子還會拓展一些知識,大家結合實際情況操作。重點是閱讀能力(包括閱讀思路、閱讀邏輯、總結能力、複述能力以及寫作素養)和基礎知識(以拼音、字、詞語、标點、修辭格等為主)。
做丨減丨負丨不丨躺丨平丨的丨家丨長
小馬過河 複習思路
一、帶着問題讀文章,繪制思維導圖
1.文章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文章一共有8個自然段。
段解:
第1自然段:交代了故事中的兩個人物——老馬和小馬。
第2自然段:這是故事的起因,寫馬棚裡的小馬答應幫媽媽把半口袋麥子馱到磨坊去。第3-4自然段:寫一條小河擋住了小馬的去路,小馬沒了主意,去問老牛,老牛說能過去。
第5-6自然段:寫小馬聽了松鼠的話後,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隻好回家問媽媽。
第7自然段:寫媽媽告訴小馬光聽别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
第8自然段:寫小馬聽了媽媽的話,自己試着過了河。
2.哪句話體現出小馬願意幫助媽媽做事?
小馬連蹦帶跳地說:“怎麼不能?我很願意幫您做事。”
3.“小馬為難了,心想,我能不能過去呢?”中“為難”是什麼意思?說說小馬為什麼會為難?
“為難”在文中的意思是小馬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小馬遇見了一條河,河水還嘩嘩地流着,媽媽不在身邊,離家已經很遠了,這些情況都讓小馬感到為難;後來聽了老牛和松鼠的話,小馬不知道應該聽誰的,所以才更加為難。
4.牛伯伯和松鼠分别給了小馬什麼建議?
牛伯伯告訴小馬:“水很淺,剛沒過小腿,能蹚過去。”
松鼠告訴小馬:“小馬!别過河,别過河,你會淹死的!”“深得很哩!昨天,我的一個夥伴就是掉在這條河裡淹死的!”
5.馬媽媽教育小馬說了什麼話?講述了什麼道理?
孩子,光聽别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
講述的道理:别人說的是不是對的,要多動腦筋,多想辦法,不能人雲亦雲,要親自嘗試,才能得出正确的結論。
6.最後小馬過河了嗎?河水到底深不深?
最後小馬過河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7.思維導圖
二、基礎知識
1.關于生字
①識字表:要求會拼音、會組詞,最好掌握字的部首、結構與音序,可以做到看詞語寫拼音,涉及生字:棚、馱、磨、坊、擋、伯、淺、刻、突、歎、唉、試、蹄、既
②生字表:要求會寫并可以寫出生字的筆順、會組兩個以上詞語,熟練掌握生字的部首、結構與音序,包括以下生字:願、意、麥、該、伯、刻、突、掉
③多音字:
沒:①mò(淹沒) ② méi(沒有)
磨:①mò(磨坊) ② mó(磨難)
坊:①fáng(磨坊) ②fāng(坊間)
2.關于詞語
① 詞語聽寫:願意、麥子、伯伯、立刻、突然、為難、四周、吃驚、認真、腳步、難為情、應該、掉下
② 近義詞(讀熟):願意—樂意、立刻—馬上、親切—和藹、到底—究竟、知道—了解、突然—忽然、連忙—急忙
③ 反義詞(讀熟):親切—冷漠、仔細—馬虎、認真—粗心
④ 描寫聲音的疊詞:嗒嗒嗒、嘩嘩嘩、嘀嘀嘀、嘟嘟嘟、咚咚咚、當當當、啪啪啪
⑤“連~帶~”式詞語:連蹦帶跳、連說帶笑、連滾帶爬、連本帶利、連老帶小、連枝帶葉
三、拓展知識
1.關于親自嘗試的古詩: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 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四、複習資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