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澳大利亞的小動物,
不隻有擅長拳擊的袋鼠,
還有懶萌的考拉。
但今天的新聞,
不是為了介紹動物世界,
而是提醒大家,
見到這種“小動物”後,
請趕緊,
撒腿跑…
1、被“蚊子”咬得全身潰爛?
今天的女主和大多數澳洲人一樣,在澳洲蚊蟲季被折磨得心力交瘁。
第一次被咬傷時,她看着左臂上兩處發癢的咬傷,覺得這根本沒什麼。她想:“這隻是蚊子吧,在這悉尼的深夜裡,我的門也沒安沒有紗窗,這是顯而易見的。‘’
過了一周,她又被咬了,令人害怕的事情在兩天後發生了…
(圖片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網絡)
她全身範圍内出現了大面積的紅腫,
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潰爛!
她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塗上了一些藥膏,這時老闆看到了她的手臂,驚駭地問她怎麼回事。
她才發現事情不僅僅隻是被蚊子咬了這麼簡單,咬她的生物疑似為白尾蜘蛛——一種有緻命危險的毒蜘蛛。
(圖片來源:The Age)
和大多數人一樣,她聽過聽過關于白尾蜘蛛咬傷的可怕故事:已故的鄰居——一位退休的外科醫生,因為白尾蜘蛛咬傷引起的感染,不得不截肢他的腿,所以她陷入了害怕的旋渦,猜想自己的咬傷也不會是這種下場。
接着她積極尋求醫生幫助,并在他人的建議下在超市購買了驅蟲藥,随後在床下,發現了一隻死去的小白尾蜘蛛。
所幸的是,該女士由于發現得早,在接受治療後的幾周漸漸恢複了。
可萬萬不能因為該女士安全存活的事例就忽視白尾蜘蛛,該生物絕不僅僅隻會引發紅腫潰爛,更有甚者會引起截肢,甚至是生命危險!
2、那些白尾蜘蛛引發的災難
相信很多澳洲的朋友都愛吐槽本地的蟲子,白尾蜘蛛就是這些蟲子中的一員,破壞力極強。
據官方數據調查顯示,在1999年2月到2002年4月間,澳洲有 130人 被白尾蜘蛛咬到,其中有60% 的人是被藏在衣物中、毛巾上或者床上的白尾蛛咬傷。
(圖片來源:先驅太陽報)
早在2017年,當時65歲的特裡(Terry Pareja)在墨爾本 Birchip拜訪姐姐一家時被白尾蜘蛛咬傷右腿,結果竟導緻雙腿截止,就連雙臂也岌岌可危。
在The Age有一篇文章是講被白尾蜘蛛傷害的人群合集:
(圖片來源:The Age)
匿名網友表示——“在被咬傷後的康複期,我每天都要換繃帶。我經曆了極度疼痛,差點暈過去幾次。大約一周後,雖然我痊愈了,但留下了傷疤和不好的記憶。”
(圖片來源:The Age)
網友Amber表示——“我們的朋友在20世紀90年代被一隻白尾蜘蛛咬傷,後來病症發展成嚴重潰瘍,幾乎要了他的命。另外,去年我被一隻白尾蜘蛛咬了一口,它藏在我的牛仔褲裡,随後一個巨大的、疼痛的、發癢的腫塊沿着我的腿不斷蔓延。”
(圖片來源:The Age)
網友Maz表示——“(我的傷)在腿後面,它潰瘍了。(在此期間我)服用了6種抗生素,非常痛苦!”
網友Russell表示——“事實上,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嚴重性。咬傷通常發生在人們睡覺時,他們感覺不到被咬,一旦沒那麼幸運,就會染上嚴重的感染。”
這些慘痛的教訓都在提醒我們,一定要重視白尾蜘蛛感染事件!
3、了解白尾蜘蛛以及防護方法
白尾蜘蛛性情兇猛,被叮咬後會引起嚴重的感染。
(圖片來自:網絡)
(圖片來源:The Age)
白尾蜘蛛的主要特征包括:
· 通常身長1-2厘米;
· 通常為灰褐色或者棕色;
· 腹部末端有淺灰或白色斑點;
·身體前端大概率也會有兩個相似的淺色斑點。
(圖片來源:The Age)
白尾蜘蛛的主要藏匿地點包括:
衣物之中;
床單褶皺處;
衣櫃之中;
家具角落;
灰塵凝結處。
(圖片來自:網絡)
被白尾蜘蛛咬後,該怎麼做?
識别蜘蛛,并将屍體保存以便做品種鑒别;
急救時,将冰袋敷在被咬部位上,緩解腫脹反應;
一旦皮膚開始起水泡或者潰爛,請及時就醫。
最後,
季節交替,
蚊蟲極度容易侵襲每一個家庭,
大家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