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10月的雨季,都是雲南人狂歡的日子。
因為這段時間,牛肝菌、羊肚菌、青頭菌、雞油菌……各種菌子都會争先恐後冒出。
不同的菌菇,不同的口感,一樣的極鮮美,一種種吃過去,能感受到莫大的滿足。
然而愛吃菌菇的,何止是雲南人,小編一個外地人,每每這時候,就隻能隔着屏幕流口水了。
幸好,雲南人還會把這些菌菇脫水制成幹貨,讓不是當地人的我們,也能一飽口福。
現在,秋日約惠館要把這款包含12種不同菌菇的“菌菇十二珍”組合包推薦給你。
這12種不同菌菇如圖所示,由上至下,由左至右分别是:
茶樹菇、青頭菌、猴頭菇、鮑魚菇、竹荪、真姬菇、蟲草花、牛肝菌、羊肚菌、秀珍菇、雞油菌、姬松茸。
而且,組合裝中還配有菌菇粉包、枸杞、紅棗。
菌菇組合裝中,除了竹荪、真姬菇、秀珍菇、猴頭菇,剩下的8種菌菇,全部來自雲南。
這些不同菌菇,直接用它們煲湯,或者做成極具雲南特色的菌菇火鍋,都很合适。
随着湯“咕嘟咕嘟”炖着,不同菌菇中的不同鮮味析出,再寡淡的湯底,都變得極其鮮美。
炖煮好的的菌菇,一朵朵吸滿了湯汁,一口下去,汁水流出,簡直要鮮過肉了。
牙齒繼續咀嚼,雞油菌鮮濃滑嫩,牛肝菌爽脆肥厚,羊肚菌清香脆口,竹荪清新脆爽……
真是吃得人欲罷不能,難怪雲南人都那麼“嗜菌如命”。
煲湯時,除了菌菇,紅棗和枸杞當然也必不可少,這套組合裝都一并搭配了。
其中的菌菇粉是将松茸菌、牛肝菌、雞枞菌、食鹽等研磨成粉制作而成,作用是提鮮。
湯裡加上菌菇粉,會鮮上加鮮,不過小編覺得12種菌菇炖煮的湯已經夠鮮了,不放也可以。
這款菌菇組合炖煮起來很方便。
把菌菇稍微沖洗下,就可以和提前備好的肉一起炖了。
除了鹽,幾乎不需要調料,這麼多種菌菇本身就是最好的“天然調味料”。
有些人不太喜歡過于濃重的菌菇香味,提前泡十分鐘去去味兒,再撈起和肉類一塊炖就可以了。
菌菇十二珍,現秋日約惠館有售▼
淨重:100g
每包3~5人份
限時特惠價 ¥48(日常售價 ¥59)
第二件半價,10月26日23:59優惠截止
雖然這些菌菇有個共同點是鮮,但每一種菌菇還是有自己獨特的香味和口感。
由上至下,由左至右是:雞油菌、牛肝菌、羊肚菌、青頭菌
雞油菌聞起來有淡淡的杏香味,烹饪時很吸油,咬下去時,湯汁被擠壓出,鮮如雞油一般,由此得名。
牛肝菌菌帽渾圓緊實,肉質肥厚,口感嫩而爽滑,要小心輕咀嚼,可别滋溜就吞進去了。
羊肚菌因菌帽凹凸不平、形似羊肚而得名。聞起來一股子清香味,吃起來脆脆的,菌帽裡裹着湯汁,鮮極了!
青頭菌因菌帽略帶青色而得名。它有羊肚菌的脆,又有牛肝菌的滑,口感獨特。
由上至下,由左至右是:秀珍菇、鮑魚菇、蟲草花、茶樹菇
秀珍菇也叫平菇,肉質綿軟中又帶着脆,層次感豐富。
鮑魚菇和平菇長相類似,但肉質更加肥厚,最早種植于台灣,因此也被稱為台灣平菇。
蟲草花是菌菇類,并不是冬蟲夏草的蟲草花。通體橙紅的蟲草花,口感鮮脆,很受歡迎。
茶樹菇常生于野生油茶樹上,帶着淡淡茶香,脫水後茶香不明顯,口感韌勁十足,也帶着些脆。
由上至下,由左至右是:竹荪、姬松茸、猴頭菇、真姬菇
竹荪通常生長于竹子根部,聞起來有明顯的竹子清香,口感爽脆,吃火鍋一定少不了它。
姬松茸帶有杏仁香味,菌帽嫩,菌柄脆,而且鮮味非常濃郁,煮面條時單獨隻放它都好吃。
猴頭菇遠遠望去毛茸茸的,很像猴子的腦袋,因此得名。它略帶苦味,但是對腸胃非常有利。
真姬菇有海蟹味道,所以也被稱為蟹味菇。口感極滑,有明顯的脆感。
雲南被譽為“真菌王國”。
複雜的地形,多樣的森林類型,以及得天獨厚的的氣候條件,讓雲南有多達約250種食用菌。
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食用菌種類都可以在雲南找到。
雨季過後,這些今年的新菌菇被制成幹貨,讓我們嘗嘗鮮。
大部分地方,現在天氣都轉涼了,用它們熬一鍋熱湯,真是能暖到心底啊!
菌菇十二珍,現秋日約惠館有售
爆款
據說買買買能解壓!試試吧!
▼
廣告
▼ 點這裡,購買菌菇十二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