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第五屆“中國教育微創新理事會”于2019年春天在西安樓觀台召開。“重新想象學校邊界”,是本次研讨的主題。
以下文字根據“中國教育微創新理事會”發起人李斌先生的發言整理,有删節。
學校邊界不斷位移,這是全球教育的一個明顯特征——盡管當下還少有人來研讨這個課題——所以本次會議的主題堪稱新穎。但另一方面,這些讨論又是基于在座各位校長每一個人真實的經驗,是對學校一線實踐的歸納。
從更宏觀的視野來說,人類的進步從來都和邊界的突破息息相關。所以學校的進化,同樣需要面向新使命,走向新階段,“重新定義學校邊界”。
▼
“重新定義學校邊界”的背景是什麼?事實上,不止中國學校,全球各地的學校都在發生“邊界重構”的變化。因此,我們首先需要站在全球的高度,看清“重新定義學校邊界”的背景是什麼。
一、教育與學習的區别
從全球視野來看,變化的其中一個背景是,“學習”的概念開始得到更多重視,學習的内容發生了變化。
“學習”不同于“教育”,“學習”的範式是“發現”,是基于全球的背景和資源,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開放的内容,它的功課是“提供框架”,區别于重在提供公式的“教育”,等等。
二、學習方式與學習内容的深度改變
在這個問題上,各方說法不同。
例如蘋果公司的教育總裁2019年出版了一本新書《學習的升級》,認為在技術推動下,學習方式正在呈現四個層次的不同:
第一層是營火式學習。傳統的一個老師對很多孩子,就是營火式學習;
第二層是池塘式學習。比如小組學習、合作學習;
第三層洞穴式學習。我們的深度思考以及大量知識的沉澱,都是在獨處時完成的;
第四層山頂式學習,多稱為項目式學習。項目式學習倡導學生去挑戰,去面對真實的社會情境、社會問題,然後解決它們、抵達山頂。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面臨挑戰時的痛苦會成為他的财富,能夠帶給他一種真實的,不可逆的成長。
三、六個全球學習者趨勢
第五屆中國教育創新年會“2018年度風向标”,蒲公英教育智庫提出了六個全球學習者趨勢:
● 走向生态學習:生态關聯與要素平衡的學習
● 實現換擋成長:學習者速度與深度的明顯增加
● 追求學以成人:學習的目的,是“學成最好的自己”
● 引導潛力奔流:從教育的“煤礦時代”,走向“腦礦時代”與“心礦時代”
● 學會創造無限:以真實的挑戰激活創造,以創造推動可持續的學習
● 攀登意義高峰:每一場學習,背後都有意義之光的照耀
這就是我們今天這個話題的背景——學習已經升級,并同時帶來了學習環境與學校生态的升級。
所以我們必須看到,今天的全球教育,跟學校相關的一切“邊界”幾乎都已經位移,我們必須在新的邊界範圍内,建立新的學校生态。在此,我把它歸納為九個方面。
一、能力邊界
過去20年,學校在過度應試教育的環境下,能力邊界被大大收窄。而今天,又到了回歸與擴展的時間。
學校“能力邊界”的擴張,大概遵循這樣一個遞進層次:我們看到一些學校首先表現為“單一功能的細胞組織”,即學校功能主要指向知識記憶和理解;然後開始走向“多功能協同的細胞集群”,即學校幫助學生記憶、理解、反思、運用、遷移、創造;然後進一步走向“要素齊備的生态助長系統”,也就是學校開始滿足生命發展的全部需求:德智體美勞、知識技能情感關系意義、身心靈……
二、物理邊界
學校物理邊界也在發生變化,以幾個自己參與過的案例來說明:
重慶啟誠巴蜀小學在建校初期選址時,就非常看重“周邊資源”,周邊有哪些公共資源可以讓學習更生動。它們設計的校園不單與社區資源連接,同時還讓學校的部分資源變成社區公共資源。
甯波華師大藝術學院在做校區改造設計時,有着清晰的定位:“共享與連接的社區”。具體而言,學校空間不僅是學校内部使用,社區所有居民都可以進入。一方面社區提供資源,另一方面學校向社區開放,比如學校藝術館向社區開放,學校圖書館同時成為對外開放的書店……
前不久為一個國家級新區做“新一代基礎教育發展高地”的整體規劃,首先考慮的也是物理邊界的突破:整個200平方公裡内的所有大的企業、機構和公共設施,都為教育留出了空間——區域的學校學生可以到公共設施上課,運用公共資源;而且學校之間可以建構不同優勢空間與課程,相互使用、共享資源。
不久前走訪鄭州艾瑞德國際學校,看見學校除了擁有一座常态校園以外,還準備拿出300畝農地,建一個田園校區。每個星期,學校的學生必須輪流到這裡學習;他們甚至規劃四年級的學生直接搬過來,在這裡學習生活一學年。這也是一種打破學校邊界的形态。
此外還有一種形态,雲端個性化學習。學生在不同的城市,通過網絡做到随時随地參與自己喜歡的學校學習。例如蒲公英智庫創辦的泉源學校,我們的中國學生就可以在本土的教室裡,遠程學習美國名校網絡課程。學完之後,經檢測合格拿到美國學位。這也是一種打破學校物理邊界的未來趨勢。
三、知識邊界
1.從傳統經典知識走向未來劇場知識
過去,我們的學校多在教授“傳統經典知識”;稍微活躍一點的現代學校在設計學習“現代場景知識”,在城鄉社區我們已知的場景中展開學習;而今天,我們還必須“向未來學習”,我們必須去想象未來社會究竟會發生什麼,什麼事變得更容易,什麼事變得更難了,我們應該為此做怎樣的準備。
所以在這個“用已知推不出未知的時代”,我們的學校必須去學會建構“未來劇場知識”,培養以未知求得未知的人。
2. 從二維學習走向三維學習
二維學習是從文字、符号、概念出發的學習;三維學習能力是一種與生具來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斯坦福大學的梁國立教授曾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學生為了能夠到清華學習建築設計專業,并畫出建築二維CAD圖,小學階段他要學習語言、數學、科學,中學學物理、繪畫等,大學階段學工程知識等……小學、中學、大學的課程累加下來,經過16年他才可以讀CAD圖,畫CAD圖,才可以做最基本的二維設計工作。
人類與生俱來的、紮根于基因的學習能力其實是三維學習,人類是通過在現實生活中解決現實問題成長的,借助三維學習,我們可以更快抵達學習的最終目的:解決真實的問題。
鄭州緯三路小學的“劇場設計”項目應證了這個道理。學校讓孩子們來設計學校的劇場,孩子們要自己面對這個挑戰,去真實的場景測量、計算,去學習設計軟件……最後,四年級的學生經過兩個月的學習,設計出兩個經專家鑒定是科學的、可直接用于建築建設的劇場。
英國蘇伽特教授曾做過著名的“牆洞實驗”,也佐證了這件事。他将電腦帶去印度中部一個沒有現代設施的偏遠村莊,把它嵌入牆壁,僅僅是放在那兒,沒有安排任何人傳授電腦的使用方法。而對電腦感到好奇的孩子,僅用了幾個小時的摸索,就知道如何運用電腦上網、學習。
這些案例可以對中小學乃至大學課程提供一個新的視角:我們未來的學習應該在二維學習基礎上走向三維學習,走向我們與生俱來的學習能力。
四、資源邊界
學校需要全新的資源觀——要學會以學習者為中心,以真實問題為支點,以機制流程與學習方式設計為紐帶,為學生提供更多樣、更立體、更全面的資源供給,向城市要資源,向生活要資源,向社區與企業要資源,向老師學生家長要資源,向全部公共信息要資源……“從教材就是我們的世界,到世界就是我們的教材”。
五、教師邊界
一直以來,我們定義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但到了今天乃至未來,“發現、提問、賦能”也成為教師需要具備的能力。教師更多地需要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時而充當一個幕後者,時而充當一個并肩者,并提供一種生态為每個孩子的學習賦能。
所以,越來越多的學校要求教師們從“教的專家”走向“學的專家”——老師要成為促進學習行為的設計師,要成為知識情境的策展人,成為學習關系的構建者……
六、學科邊界
第一是打破。學習某一門學科嫁接一點别的學科知識,學科邊界被打破了,這是産生的第一個變化。
第二是整合。比如重慶謝家灣小學把很多學科整合成不同功能維度的幾個課程系,讓學生實現整體學習,這就是整合。
第三是融通。這是以物體、概念、主題、項目、場景等為抓手來打破學科界線,将不同學科融合起來開展學習。比如,學生以“河流生态保護”這個真實的問題展開項目學習,就融合了地理、生物、化學、曆史等學科知識。這就叫融通。
七、技術邊界
随着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未來教育與智慧校園是未來不可逆的發展。
原有的智慧校園含義,是一卡通實現就餐、購物、借書……然後全校無線網絡覆蓋,就是智慧校園。
今天的進程走到了:信息平台提供校園管理、教學教研、家校溝通、學生成長檔案等服務;校園智能硬件針對校園安全、智能教室、家校共建等場景,提供人臉識别門禁、訪客管理、學生入離校、雲打印、無限投屏等服務。管理智能、溝通便捷、安全保障、數據完整……
它帶來了什麼呢?首先是“學生個性化學習”:為每一個學生配備一份學習内容;其次是“教師角色位移”:從精通知識,到善于為知識提供背景;還包括“教學法深度拓展”——我們以英國開放大學2019年發布的“十大創新教學趨勢”為例:
1、遊戲化學習
通過遊戲學習可以激發創造力、想象力和愉悅感。
2、機器人輔助學習
人工智能機器人對學生問題做出快速回應,甚至幫助老師進行評估。
3、去殖民化學習
學習内容全球化、多元化。
4、基于無人機的學習
無人機幫助學生查看過去無法進入的景觀,或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
5、好奇心驅動的學習
通過觀察日常世界,産生深入了解的欲望驅動學習。
6、行動學習
基于團隊協同的學習,提高學習者技能并解決真實的問題。
7、虛拟工作室
将實體工作室的創造性、協作和社會互動搬到了線上。
8、基于場景的學習
移動技術提供了多種工具,來支持基于場景的課堂學習。
9、思維可視化
當學生能把自己的想法形象化時,學習就會更有效。
10、建構同理心
當一個嬰兒被帶入教室,并被視為“老師”……
喬布斯說:“技術是人類智力的放大器。”教育同樣如此,今天的技術進步打破了我們的很多邊界,并帶來了學校裡的新學習、新知識、新連接、新可能……
八 、組織邊界
組織邊界的位移有幾個特征:
● 從管理到治理:組織的功能從照章辦事、發号施令、防堵錯誤、照看家底,到服務教師學生、緻力學習創新、推動生态改良,激發内在動機。
● 從激勵到賦能:擁有内在動機的人,自激勵式他們的特征,更多需要的不是績效、職稱等激勵,而是賦能。賦能強調給予挑戰,依賴文化氛圍,重在組織的設計,人與人的互動。
● 從集團校到共同體:當面臨複雜教育改進課題的時候,同質集團校曾經是很好的做法,但異質共同體更是日漸興起的秘密“攻堅武器”。
● 從教師流動到學校平台:區域或集團習慣設計教師流動政策,今天我們看見學校開始興起“平台建構”,将學校打造成為不同來源内外一體的課程平台。
九、人性邊界
有識之士都已經看到,人類正在經曆一場數千年未有的思想解放與教育轉型。或者說人類文明的發展正面臨一個臨界點,如果我們能夠扛過這個艱難期,全世界就有可能迎來“新的文明升級”。
那麼它是什麼?又源于什麼?在我看來,就是基于觀念與技術進步帶來的可能性。而這兩點都指向人性邊界的變化。
先說成本問題。所有真正優質的教育,其實都受制于成本。成本既指人類的壽命,也指這個社會能不能支付更高成本的預估。資金、資源、學位、名師、方法、發展空間等等,都可以算是我們需要去支付的“成本”。
當我們不能支付更高“成本”的時候,就會謀求整齊劃一的管理,因為這樣成本支出最低;當我們覺得自己能夠支付更高成本時,就會尋求讓更多人擁有選擇性,實現更多人的自由發展。所以教育進步真正需要的,是所有參與者對社會能夠支付多少成本的樂觀預估。所以結論是,随着技術進步、産業進步、觀念進步……人性深處的潛力被開發、調動,教育支付成本的能力正越來越強。
再看關系問題。我們看到,人類關系法則正在從“叢林法則”走向“森林法則”。
叢林法則“你死我活”,你搶到了學位我就沒有機會了,你拿到了第一我就隻能靠後了……
什麼是森林法則?簡單來說就是“學會共存”,我們構成一個生态,你的存在并不妨礙我的存在,甚至對我有用。在技術手段更加豐富、組織形态深度進化後的今天,我們似乎已經看見新的人類關系圖譜:“個性化的相互依存,協作性的彼此獨立”。這是過去人類曆史上不曾有過的關系結構。
在今天的這個時代,尤其是人工智能、互聯網時代,我們已經形成人與人的合作模式。在公司内部,資方、勞方是合作關系,同屬一個集體,同時也相互獨立。比如今天的遠程協同辦公,既能讓異地員工同屬一個團隊,每天圍繞目标展開工作,同時又有極高的個性化工作方式及時間的自主性。
可以看見,學校裡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同樣在發生類似的轉變。當人的學習潛力、迎接挑戰的能力被深度開發後,又會讓人性的邊界得到大幅擴展
綜上所述,學校的傳統邊界,或者被打破,或者被連接,或者正在移動,或者已經消融……
當然,今天乃至未來的學校依然需要“邊界”——這是一切組織的結構性需要。
但我們必須堅定地行動:重新定義學校邊界,才能重新建構學習生态,并賦能于成長中的生命。
重新定義學校邊界,才能走向真正的未來學校:成為功能整全的生态助長系統;推動學生從二維學習走向三維學習;緻力于建構一種新的學習關系、實現學習資源的充分湧流、實現技術與學習方式的深度融合、為每一位師生賦能……
作者 | 李斌
責編丨蒲公英教育智庫 · 新校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