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擁有着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是響徹世界的禮儀之邦。從古至今,我國的國人一直為擁有着悠久的中華傳統文化而自豪,在這些文化中,更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孝道,一直都被我們所倡導,畢竟如果一個連父母都不孝順的人,會指望他有怎樣的良心呢?
而在民間也有着這樣一句話“上墳帶上此三人,祖先高興财上門”,這句話也跟孝有着剪不斷的關系,現在小編就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前文中提到的那句話中的“上墳”,也就是祭拜的意思。祭拜在我國的文化中,一直占據着重要的地位,君王登基需要祭拜天地和祖先,一是為了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的權力是上天授予的,是不可侵犯的,二是用來震懾警告天下,不能忤逆自己,要尊重先人,要遵守孝道。除此之外,民間也會在每年特定的時間去供奉祭拜自己的祖先,求祖先保佑,也是表明自己時刻記挂着祖先,表明自己孝順的方式。
然而,祭拜這種事情在古代說得過去,但是在現代卻多被人認為是迷信,因為科學表明,世間并沒有鬼神的存在,所以祭拜就是一種無稽之談。
但是,祭拜之禮的存在并不是一無是處的,它是我國延續傳統文化的證明,是能讓後輩懂得理解孝道的形式,也是一種傳承。
而前文所說的那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在祭拜的時候帶上這三種人,會讓祖先高興,便就會被财運圍繞,家族也會跟着興盛的。不要覺得這是一種迷信,放到現實中來看,是非常有深意的,接下來就讓我們看一看,到底是哪三種人。
從古至今,考取功名一直都是很多人的向往,一旦有了成績,家裡人也會跟着高興。所以,在有了功名之後,一定要去祭拜祖先,向祖先說明自己未來前途無量。當然這隻是一種說法,最主要的還是用這種方式通知鄰居街坊,宣揚一下自己的本事,再就是通過祭祀祖先的方式,讓考取功名的後輩領略孝義,不能忘本,不能在自己飛黃騰達之後,就忘記了自己最初的樣子。
其實這一點在很多影視劇中都能看到,很多夫妻結婚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來到去世的長輩面前,告訴他們自己已經成家了。這樣做其實也是對另一半的認可,表明自己的心意,願意把對方介紹給自己的家裡人,再者也是為了體現孝道,就算是在結婚成家之後,有了自己的家庭,也不能忘記父母,祖先,要時刻記得,孝順父母是應該的,必須的。
有些人年輕時外出闖蕩,在外面吃盡了苦頭,運氣好的有本事的發了财,過上了好的生活,運氣不好的,沒什麼實力的,摸爬滾打多年最後還是選擇回了老家。這兩種人回到老家之後,首先就是要先看望一下祖先,一是為了告訴周圍人自己回來了,并且有了成就,二就是為了孝,無論在外闖蕩多久,都不會忘記自己來時的路。
古人的說法是,祖先看到這三類人來祭拜自己了,就會很高興,便會給這個家庭帶來财運,當然,這隻是一種表面的、安撫人心的說法,其實财運會找上門不假,但卻不是因為祖先高興。
試想一下,這三類人能在這些情況下,還惦記着自己的祖先,就說明是非常孝順,品德可靠之人,這樣的人無論是做生意,還是做官,都是能讓人信服的,願意與之合作的,那财運不就來了嗎?
綜上所述,祭拜隻是一種表現孝道的方式,不要認為它隻是迷信,從它這裡凸顯出來的孝順的價值才是最珍貴的。而且這麼多年都過去了,孝道還一直被人所倡導,所遵從,就說明了孝順之人帶給社會的影響是深刻的,是不容磨滅的。所以,不要再認為上墳祭拜是搞封建迷信了,它本身就是具有着深刻價值的,不是糟粕。然而,我們也并不需要因此就推崇這件事情,不要認為逢年過節不給祖先上墳祭拜就是不孝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表達孝順的方式,也有着自身所不能擺脫的困境,隻要人本身是孝順的,就不用了弄一些虛的東西。
看完本文之後,你了解了标題的含義了嗎?你對上墳祭拜祖先的看法是怎樣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