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乾山乾向乾來水出自哪裡

乾山乾向乾來水出自哪裡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17 20:54:35

乾山乾向乾來水出自哪裡(二龍治水十一牛耕田)1

陽曆年的第一天翻開日曆,你就會被元旦這天頁面上的色彩吸引住,年年如此十分的喜慶。如果你再看仔細點,便發現此頁的下端二、三行小字每年都會有些變化。例如:2020年的,二龍治水,十一牛耕田,五日得辛,十人分餅……2019年,八龍治水,五牛耕田,九日得辛……。通過網上搜索,就拿第一句來解釋:正月第一個地支“辰”日在哪天,便确定是幾龍治水。例如“辰”在初二日,那麼這一年便是二龍治水。據黃曆上講:龍多不下雨,龍少了雨水反而多“五水治水”雨水分布均勻最好。俗話說“三個和尚沒水吃”,感情天上的龍也和凡人一樣,人多了工作不好安排。

龍少雨水多地澇,2020年水患;龍多雨少易旱,2019年大幹。還真對上卯了!八三、九八年也發過大水,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應該有點印象。可八三年九龍治水,九八年六龍治水,這有點不精确呀,看來有待研究研究。

乾山乾向乾來水出自哪裡(二龍治水十一牛耕田)2

八三年發大水時,我家還住在昌江與樂安江交彙處的姚公渡,父母單位皖駐贛木材辦事處,昌江河對面便是饒豐農場。那年稻子将成熟時,大水使對面的圩提潰破。其實大水早已将我們這邊的家淹了,我們住在木排上搭起帆布或竹蔑棚裡。對面農場圩破時,我們還劃小木船去看了!隻見一些已收割的黃色稻蒲兒漂在發渾的水面上打着漩,靠近堤邊的柳樹上爬着不少的蛇,有時還看到已淹死的豬在不遠處漂着。此時有的村民開始在搭木棚了!此後二、三日的時間,從東邊的三廟前鄉往西南樂安江邊,整個圩堤上密密麻麻個挨個像一座城牆一樣,全是簡陋的棚子。

九八年大水時,我在安慶已待了十年。諺語:“三月三,九月九,無事莫在江邊走”,“上看初三,下看十八”。這年的三月三下了一天的大雨,十八又是一天的大雨。上半年光大雨就下了四十多天。九江圩破了,長江兩岸人心惶惶。老峰鎮有個算命的張瞎子,因為算的還比較準,所以家裡接二連三有人去請他掐八字。有的人就找他算安慶圩能不能保,張瞎子一口咬定:破。當地派出所連忙把他送到無人的地方好吃好喝招待起來!那年安慶圩倒沒破,隻是對面東至大渡口鎮的圩都破了。原因是上半年大澇,下半年大幹,開閘放水進圩内灌溉田地時,結果閘不牢被江水沖塌了。為此還抓了幾個與此閘有關的人。那年廠裡十月檢修,工人們站在熱壓排氣管的五樓廠房上,看着一輛輛滿載解放軍戰士的軍車從廠邊馬路上開向輪渡,朝着長江南岸駛入,準備搶險!張瞎子還是沒太算錯,九八年的東至縣還歸安慶市管轄,也算安慶的。

五四年大水,三龍治水。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隻能聽父輩講經過了。父親不識字卻喜歡講故事,不論是從說書場聽來的三國,還是街坊上的笑話包括民間故事,他都能講的一些。以至于還得了個外号:嘿答乎!母親多數時候聽見别人叫父親嘿答乎時,有些氣惱朝對方道:“我家老鄒那沒名沒姓呀,叫他嘿答乎呀!”我自已長大了點,不明白究竟怎麼回事,便問母親:“媽媽,怎麼别人叫大大嘿答乎呀?”母親笑了笑:“是這麼回事,你大大歡喜講笑話,他講以前有個人喜歡瞎答話。别人這麼講,他那麼答,答的話看似瞎答卻十分風趣幽默十分的巧妙,以至于故事講完時,老工友們聽了笑的一哄。講故事的第二天,一老工友見面大老遠就朝你大大喊:嘿答乎。嘿答乎外号就這麼來的。

母親也講故事,但母親她基本講自己經曆過的事,講她童年少兒時苦難,青年時的快樂,中年時的傷痛。由于沒有文化,有時母親講她要是能識字就好了,她要把自己經曆過的事用筆寫出來。五四大水時,母親剛好二十歲,我哥哥老大五二年出生。作為青年積極分子的母親每天冒雨戰鬥在長江圩堤上;眼睛不太好的奶奶在家帶着孫子。有一天地震了,屋震的碗櫃嘩嘩直響,屋外大雨飄潑,奶奶以為牛棚裡的牛在蹭癢,就使勁朝牛棚方向喊:牛、牛、牛。過一會兒也就恢複了平靜。中午,母親從圩提上回家吃飯。便問地震了,家裡還好吧。奶奶雙手一拍大腿,把剛才的經過跟兒媳講。母親聽後笑了:得你老喊,牛、牛、牛……把震給留住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