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道德經第三章深度解讀

道德經第三章深度解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9 11:29:47

【細讀《道德經》系列之第二十三章】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凡事從道從德而行,就會與之同一,并會得到道、德的成就而取得良好的結果。不過,要十分清楚明白的是,本章的論述角度和主軸是“信”。這是難點之一。還有,什麼是“希言自然”?“飄風驟雨”真的是因為狂暴而不能長久嗎?“從事于道者”與“從事于‬德者”有什麼區别?什麼是“失者”?最後一句“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是搞錯位置才出現在本章嗎?這些問題,你不明白或者有興趣探究一下,希望我的思考可以為你提供有益的幫助。

道德經第三章深度解讀(細讀道德經第二十三章)1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

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意譯】

事物(因其内在有“信”而顯得平和)少有自我表達,(而且能夠長久,)這是合乎自然之道的。所以,飄忽不定的旋風刮不了一個早晨,驟然來去的驟雨也下不了一整天。是誰造就了不能持久的飄風和驟雨呢?是天地。你看,連天地(裡那些沒有“信”的東西)都不能長久,而況于人呢?

所以,(就“信”來說,)凡事依道而行的人,可以說他和道是同一的,(有信;)凡事從德的品行去作為的人,可以說他和德是同一的,(有信;)凡事從失道失德之後的“仁義禮”去作為的人,可以說他和“失”是同一的,(沒有信。)與道同一的人,道也樂意得到(和成就)他;與德同一的人,德也樂意得到(和成就)他;與“失”同一的人,“失”也樂意得到他(并給他帶來不好的結果。)正如有的統治者(做了很多的自我表達,仍然)誠信不足,百姓不相信他,是因為他曾經有(失者同于失)不講誠信的事。(這樣的話,他怎麼會長久呢?)

道德經第三章深度解讀(細讀道德經第二十三章)2

【希言自然。】

我的翻譯是:“事物因其内在有‘信’而顯得平和少有自我表達,而且能夠長久,這是合乎自然之道的。”這裡面涉及了四個方面的内容:1信、2希言、3長久、4自然。比原文多了兩個内容,下面說一下我的理解。

首先,理解“希言自然”的關鍵,并不在它的本身,而是在它之後的“故”字上。因為“故”之後是對前面論述的總結!而總結的方式是以舉“飄風驟雨”因無“信”而不能“長久”的反面例子來進行的。可見,老子在“故”字前後的論述形式和邏輯是“因為2和4,所以有反面例子裡的1和3”。因而,要全面準确理解“希言自然”,就得讓它包含“1、2、3、4”的内容,從而使前後語意契合,邏輯通順。

其次,關于信。信的本義是真心誠意。第二十一章說“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就是說,精是道的本質,而信是精之一(參閱細讀系列之第二十一章)。一個人的言行既然出于真心誠意,他就是講誠信的人。誠信誠信,就是因誠而信。

幾乎沒人看出這第一句話說了“信”!其實,可以從兩個地方看出來,一是本章最後一句“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它不是可有可無,也不是弄錯地方呆在這裡,而是表明“信”是本章的論述主軸。二是反面例子“飄風驟雨”确實因無“信”而不能長久。

第三,關于希言。希言就是言語稀少,就是少自我表達。《道德經》裡與“希言”相關的說法還有,“貴言”“不言”等。老子真正要表達的是,得道者因為具足“信”的内在本質而“貴言”、“希言”,甚至是“不言”!也就是說,言而有信、不言而信的人,凡事真心誠意以待,沒那麼多自我維護的廢話,顯得平和而從容。

老子在第六十三章說“輕諾必寡信”,你看,這是反面的情形,“輕諾”就是多言,必然少有誠信之效,更是源于内在無“信”之本質。老子說,“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可見,被批評的人也有因“無信而多言”的因素啊。還有“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的論斷,就是把“多言”與“守中”對應對立起來,強調“慈、儉、不敢為天下先、信”等“中”的重要性。至于“言善信”的說法,更是表明:信為言之本;言而有信,自不會多言,是謂“希言、不言”。而老子所處的時代,“多言數窮”者比比皆是,“輕諾寡信”而誤國者更是層出不窮。因而,老子以“行不言之教”一刀切之,隻要“閉嘴”,就能取得立竿見影之效,而其深遠的教誨是,凡事“依道立信”而行,方能長久。

而很多人認定“希言自然”是老子提倡治國理政時少說話、少施政令,甚至是不說話、不施政令。這是極其簡單的表面化理解!有的翻譯是這樣的,“不言政令不擾民是合乎自然的”。請問“不言政令,如何治國?”、“言了政令就一定擾民嗎?”其實,政令既然以“信”為基礎了,自然不會錯說話,不會錯施政令,不會做單一價值導向的宣導等等,其結果自然不會擾民。所以,不要把書讀呆了,治國離不開政令;而政令是“多”是“少”,不能成為治國的依據!隻有“道”(是管“對、錯”的)才是本質基礎和終極依據!

道德經第三章深度解讀(細讀道德經第二十三章)3

【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我把它翻譯為:“所以,飄忽不定的旋風刮不了一個早晨,驟然來去的驟雨也下不了一整天。”

“故”,前面已經說了,起承前啟後的作用,要特别留意。否則,其前後互補的内容就抓不住了,繼而導緻解讀錯誤。

“飄”,本義是旋風、回風。“驟”,本義是馬奔馳。馬跑得快,在我們面前奔馳來又奔馳去,就叫“驟”。有一個詞叫“驟然”,就是出乎意料的短時間發生的情況。老子用字,是極其講究的。與“信”聯系起來,這裡講的“飄風”,就是以其“飄忽不定”來比拟它“無信”,因而持續不了一早晨;這裡講的“驟雨”,就是以其“驟然來去”來比拟它“無信”,因而持續不了一整天。

很多人把“飄風驟雨”說成“狂風暴雨”,是不對的!其一,輕忽地篡改了老子的概念,就“暴雨”來說,強調的是雨的猛烈,而“驟雨”說的是它的不期而至。其二,雨之不能持久,根本原因在于它無“信”,也就是偶發而沒有規律性,而不是因為它的暴烈程度。其三,或許有人會說,暴雨确實不能持久啊。是的,暴雨連下三五天,以至更長的時間都有,但相對更長的時間尺度來說,确實短暫。但是,看清楚!老子說的是“驟雨不終日”,而不是“驟雨不終月”!所以,解讀文化經典,處處嚴謹,是必須的。

道德經第三章深度解讀(細讀道德經第二十三章)4

【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

順着上面的語意,這句話是不難理解的:是誰造就了不能持久的飄風和驟雨呢?是天地。你看,連天地裡那些沒有“信”的東西都不能長久,而況于人呢?

其中,很多人把“天地尚不能久”翻譯為“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長久”,不夠準确。前面說了,“飄風驟雨”不能理解為有“狂暴”之性,而是其内在“無信”的一種比拟。

道德經第三章深度解讀(細讀道德經第二十三章)5

【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

我的翻譯是:所以,就“信”來說,凡事依道而行的人,可以說他和道是同一的,有信。

1、“故”,就是承接前面的比拟事例歸結到人的身上來講理。

2、不要忘記“信”的叙述角度。下同。

3、什麼是“道”?最簡單的說法是,道即自然。稍為細化地說,道,就是系統内自動自發起作用的、整體向好的、具有客觀規律性的機制。所謂的“無為而無不為”,就是依據“道”的客觀規律性去作為,相應地摒除了出于個體私欲和錯誤知見的妄作胡為,就能取得超乎預想的良好結果。

4、“同于道”是本句的重點,說的是凡事能依道而行的人,和道是同一的。人與道同一,或者合一,就是最高的境界。注意,隻有達到這種境界,才能說“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在《細讀系列之第二十二章》有提到,得道之人不與道争,委曲于道,依道而行,然後天下莫能與之争;其實質是,“不争”之人與道同一,天下莫能與“道”争!

道德經第三章深度解讀(細讀道德經第二十三章)6

【德者,同于德;】

我的翻譯是:凡事從德的品行去作為的人,可以說他和德是同一的,有信。

1、什麼是德?德,簡單地說就是良好的品性、品行。在《道德經》裡,合道之品行,則為德。注意,是“合道”!不是合一般的“仁義禮”社會規範、一般的良善觀念,等等。

2、具體說一下“從事于道者”與“(從事于)德者”的區别。老子經常用一些自然主體來比拟“道”,比如,善利萬物而“不争”的水。從運行機制來看,水“不争”的機制一直自發地運行着,就是水之道。從拟人的品行來看,水“不争”是一種本身具足的良好品行,就是水之德,而且是合道的最高境界的德,叫做玄德。可見,“不争”既是水之道,也是水之德,隻是表述的角度不同。

老子的重點是要說人。比方說,一個人要做一件事,他什麼也沒想,自然而然地就“善利各方而不争”了,就叫做“從事于道者,同于道”。另外的一個人做同樣的事,境界稍低一點,他清楚明白地從修習而來的品行出發,也做到了“善利各方而不争”,就叫做“從事于‬德者,同于德”。可見,在打比方的事例裡,“不争”既是人之道,也是人之德。隻是前者由道性(與道同一)使然,從德的角度說,他有玄德;後者由後天修得之品行使然,此德是“失道而後之德”。

3、再說一下“同于德”。既然做事能從德出發,那麼要說“人和德”的關系,可以表述為“人是德的體現”,“人與德同一”。

道德經第三章深度解讀(細讀道德經第二十三章)7

【失者,同于失。】

這句話要做較多的擴充,可以翻譯為:凡事從失道失德之後的“仁義禮”去作為的人,可以說他和“失”是同一的,沒有信。

1、什麼是“失者”?大家看第三十八章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那麼,“失者”,就是凡事從失道失德之後的“仁義禮”去作為的人。我看有的人隻知道“失”是失道失德,但不知道“失”是“仁義禮”的代稱;更多的人是一“失”了之,貿貿然,不求甚解。

2、“(從事于)失者,同于失”是什麼情形呢?拿大明和一株野花做一個簡單的比拟吧。

首先從道的境界說起,大明在野外看到一株漂亮的野花,以慈愛之心欣賞它,深明這個野外的生态系統就是它最合适的生存環境,根本就沒有起心動念要把它移栽‬回家。這是從事于道。

第二是德的境界。大明在野外看到一株漂亮的野花,動了移栽回家的念頭,但是,他繼而基于修得的慈愛之德,不忍心把野花移走,不破壞它的自然生長過程。這是從事于德。

第三是“失”的境界。大明在野外看到一株漂亮的野花,并把它移栽回家,種在花盆裡,并悉心地養護。因為大明認為這樣做,花才能很好存活下去。這是從事于仁。畢竟沒有慈心的支持,過段時間之後,大明有點怠慢了,于是出于是自己把它帶回來就得負責到底的責任感,繼續養花。這是從事于義。再過段時間,大明經常忘記給花澆水,就給自己編排了一個澆花時間表,然後按時澆水。這是從事于禮。而“同于失”的意思是,大明在“失”的境界裡做事,他的身上體現的分别是仁、義、禮的東西,分别與之同一。

道德經第三章深度解讀(細讀道德經第二十三章)8

【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

這裡的“樂得之”,就是拟人化的不同做法及其相應的結果。我的翻譯是:與道同一的人,道也樂意得到和成就他;與德同一的人,德也樂意得到和成就他;與“失”同一的人,“失”也樂意得到他,并給他帶來不好的結果。

上面說了一個“人與自然”的例子,接着用一個“親子關系”的例子再過一遍。

還是以大明為例,他自然而然地尊重孩子的自由天性和呵護其自主成長,結果是孩子健康成長。這就叫做“道亦樂得之”,是道的境界。第二種情形,大明深切領悟尊重孩子自由天性和呵護其自主成長的道理,并且很好地踐行了,結果是孩子健康成長。這叫做“德亦樂得之”,是德的境界。

第三種情形,大明出于社會倫理規範,按自己的認知和方式愛孩子,這是仁的做法。畢竟不是道、德的境界,孩子受不了控制式的愛,有點叛逆,于是大明出于生養孩子必須負責的責任感,與之互動,這是義的做法。孩子繼續叛逆,大明沒辦法了,隻能用“孝”來要求孩子,這是禮的做法。但是孩子往往“莫之應”,而大人呢?“則攘臂而扔之”,一拳打下去,親子關系就徹底亂了。所以老子說:“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大家看,随着失道失德的“仁義禮”依次出現,離“慈”去“信”越來越遠,做事效果越來越差,以至到了“亂”的境地,這就是“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

道德經第三章深度解讀(細讀道德經第二十三章)9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我的理解是:正如有的統治者做了很多的自我表達,仍然誠信不足,百姓不相信他,是因為他曾經有(失者同于失)不講誠信的事。這樣的話,他怎麼會長久呢?

這句話放在最後,不細推敲的話,真的會覺得它很突兀,有的專家甚至認為它不該出現在這裡。我認為,《道德經》的各個版本,有各自的作者“老子”,都不會錯,都是自圓其說的。如果有“錯”,那也隻是單一版本内不能自圓其說的錯。不過,如果你覺得有“錯”,那肯定是你不能融會貫通的錯。

說到對本章論述主軸的推敲,獲得突破主要是在确認“飄風驟雨”因“無信”而不能長久!再倒回去看“希言自然”,原來,“希言”就來自“有信”!所以,“有不信”,就“信不足”,由“失”而來的“亂”就會“樂得之”找上門來。這是對統治者最切中要害的警醒。怎麼辦?真正回到道、德上,與其同一就行了。

【細讀《道德經》系列,歡迎點贊、收藏加關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