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在詩歌讀者圈子中有一種說法,說是唐代大詩人、詩聖杜甫,在生前其實并沒有多大名氣,隻是,他去世後,曆代文人不斷撥高他的地位,及至跟大詩人、詩仙李白相提并論,于是,杜甫就慢慢成了詩聖了?
難道,杜甫的成名路,真的是這樣的嗎?今天,我們就抛開作品質量本身,來單獨談一談杜甫先生,生前是不是很有名。因為,憑詩歌質量,杜甫絕對稱得上是跟李白并稱的詩聖。
一、李白是光輝的一生,戲劇般的結尾。
李白的家世不詳,可以說幾乎沒有任何資料能夠查到,隻能說他祖籍是甘肅天水人,而李白出生于巴西郡,也就是今天四川和重慶的某一個地方,但具體是哪個地方已經很難考證了。
但可以确定的是,雖然李白家族、家世均不過顯貴,但絕對是當時巴西郡比較殷實的人家,至少,是能夠完全負擔他進行奢侈的讀書和創作的。
曆史上的李白,兼具大詩人和劍術高手兩大身份,劍法不敢說通神,但人家仗劍走天涯,絕對自保有餘,殺敵無數。因此,李白交遊圈子很廣,詩名、劍名極盛。
但比較悲劇的是,李白屢試不中,後來又想通過獻賦取得功名的方式試圖入仕,但都沒有成功。後來,雖然得唐玄宗賞識,但由于李白詩名太盛,當時名臣也确實太多了,事實上李白的政治才幹隻能說是一般,于是,唐玄宗就是把李白做為一個喝酒吟詩助興的人。
這樣子,李白肯定不能忍,強忍了一段後,最終酒後做出”嘗奉诏醉中起草诏書,引足令高力士脫靴“之事,最終被宮中人屢進讒言,唐玄宗就給了李白一大筆錢,讓他離開皇宮了。
自此,李白放任詩、酒世界中,李白晚年時期,正好趕上安史之亂,其實,過得并不好,相比之前的歲月,更顯困頓了。
曆史上,李白之死至少有三四種說法,但大家都傾向于,說李白在當塗的江上飲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相當于是醉後溺水而死,當然,這個死的過程,李白的是不知道的,大醉的李白,以為是登月遊覽呢。這也确實非常符合浪漫主義大詩人的風格,大部分讀者,也接受了這一種李白的死法。
二、杜甫是糾結的一生,在入仕和遊曆間徘徊。
杜甫出身于名家望族的京兆杜氏,祖父甚有詩名,一生仕途,官至國子監主簿。母親崔氏,也是當地有名的世家大族,因此,杜甫的生活條件,那是相當優越,比起李白來,要優越不少。
而且,杜甫同族當中,入仕者、富商者非常多,不客氣地講,杜甫在同族子弟當中,算是混得最差的,差到需要依賴豐厚的祖産,還有同族接濟來保持優越的生活了。
最讓人郁悶的是,杜甫和李白一樣,屢次考取功名,均不中,想靠獻文入仕,又未能成功。于是,杜甫隻好到處遊曆,寫作詩文,這也是為何杜甫和李白,能夠在短短一年半内相遇三次的重要原因。
這時的李白,離開了唐皇宮,開啟了遊曆人生,而杜甫,卻是不得仕,隻好外出遊曆,于是,兩個人志趣相投。
但是,杜甫确實做過官,而且,時間不短。第一次是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杜甫被授予河西尉這種小官,後因杜甫不願意赴任,鑒于他的詩名,朝廷就将之改任右衛率府兵曹參軍,這也是一個極小的官。
迫于生計,迫于同族人接濟時的難看嘴臉,杜甫不得不赴任賺錢養家,但這一年冬天,杜甫回家看望家人,一進門,就聽到哭泣聲,原來自己的小兒子,竟然凍餓而死了。這一次的遭遇,讓杜甫的詩風大變,留下了許多現實主義的佳作。
不得不說,安史之亂給當時的唐王朝,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連杜甫這種殷實優越之家,都到了這種境地,何況是普通平民。
安史之亂後,杜甫曾任左拾遺這種閑職、後被貶到華州任職,因詩進谏後不再被重用,最終改任華州司功參軍。
後,杜甫去職,漂泊到蜀中,被嚴武薦為節度參謀,并在朋友幫助下,建了一所草堂,就居住在此,就是現在有名的“杜甫草堂”了。之後,嚴武表薦杜甫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杜甫的别稱“杜工部”就是這麼來的。
嚴武去世後,杜甫沒辦法,離開了蜀中,經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顧,杜甫得以在此暫住,并置辦了不少家業,這一段時間,也成了杜甫的創作高峰期。
杜甫流傳下來的1500多首詩歌,大約有超過30%,就是在這一時間創作的,可見,穩定豐足的生活環境,對詩人的創作,會提供多大的保障。而李白流傳下來的詩歌,隻有968首,比杜甫少了500多首。
唐代宗大曆三年768年,杜甫思鄉心切,急于歸家探親,可身上錢不多了,又遇到大雨洪水,及臧玠在潭州作亂,杜甫投靠舅父崔湋未果,一路上,那是又累又餓又渴,在幾天幾夜幾乎餓着肚子的情況下,停泊方田驿,得當地縣令聶某派人送來酒肉而得救。
可惜的是,杜甫回家的願望并沒有實現,而是于這一年冬天,在由潭州往嶽陽的一條小船上貧病困餓累交加中去世了。
三、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曾經見面暢談過三次,兩個人确實是同時代人,隻是際遇不同。
李白和杜甫是相識的,而且,關系還算是非常不錯,至少,兩個人遇到了,能夠暢談幾天。這也從側面證實了,其實,杜甫在生前,名聲已經很盛了,當然,當時沒盛過李白,但确實引起了李白的極大重視。
李白和杜甫,一生中見到三次。
第一次是唐朝天寶三載744年,這一年的夏天,李白到了東都洛陽,遇到了杜甫。李白這時名揚天下,杜甫也是風華正茂,名聲漸起。李白比杜甫隻大了11歲。當然,這11年,就是李白揚名盛唐的時間。
這一次,兩個人惺惺相惜,暢聊多日,分别時,兩個人約好了,這一年的秋天,在梁宋(今開封、商丘一帶)相約遊玩,該道求仙。
第二次,就是約好的這次,李白和杜甫均按時赴約,在梁宋見面了,并且,還遇到了唐朝另一位有名的邊塞詩人高适,三個人那真正是相見恨晚,從詩文聊到天下,從天下聊到志向,這時,高适還不是唐朝大臣,因此,這次談話,對三個人都産生了非常重大的影響。此時也還沒有祿位。
這一次見面後,李白到齊州(今山東濟南一帶)紫極宮請道士高天師如貴授道箓,從此,他成了道士,并自号青蓮居士。很明顯,這次見面和訪道求仙的經曆,李白很滿意。
第三次,唐玄宗天寶四載745年秋天,李白與杜甫在東魯第三次會見。可以說,兩個人的友情,進展很多,一年出頭的時間,在當時交通嚴重不便的古代,兩個人三次見面,兩人見面後非常興奮,在當地拜訪尋訪隐士高人,并見了當是同樣名氣極盛的文章家、書法家李邕。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這一年的冬天,李白和杜甫分開,各奔路途,之後,直到李白去世,兩個人再無見面。
李白”浪漫式“去世八年後,杜甫也在貧病交加中去世了。
四、李白和杜甫,身世和生前,确實大不同,但又大相同。
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雖然兩個人,現在是兩座我國文學世界的詩歌高峰。但很明顯兩人生前,境遇卻完全不同。
簡單來說,就是李白一生,是真的不缺錢的,起碼,不缺少喝酒吃肉錢。而且,就算他有颠沛流離的時候,也是他自己個兒選的,人家故意選的生活,畢竟,人家是劍俠啊。
但杜甫,卻是真正一生略顯潦倒,經常是舉債度日,甚至,為了養家,不得不離家去擔任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官職,而且,自己小兒子還餓死了。
雖然晚年歸家心切,但事實上,他生命的最後近三年,确實是生活在一條小破船上,連個屋子也沒有。這條小破船,也是他回家的希望。可惜,這個希望,最終沒有實現。
所以,這也導緻,李白的詩豪邁;而杜甫的詩更接近真實生活,更窮苦悲戚一些。
當然,這也跟兩人生活的主要現實生活環境和時代背景相關,李白主要生活在盛唐時期;而杜甫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亂前後時期,當時大唐王朝已經走向了衰落,國内到處是戰亂和流民了。也得虧杜甫家境特别優越,否則,在這樣的現實生活環境下,就不是餓死一個小兒子,而且可能是家之不存了。
李白生存的時候,大唐詩興啊,普通人,都讀詩;可杜甫生活的時候,普通人,就是為了保命,連貴族,都不讀詩了。這也是杜甫後期,無法從自己家族得到本該有的接濟,也有很大關系,因為,家族也不行了,自保都費力,哪還有餘糧餘錢給杜甫。這也是晚年的杜甫,到處奔波求職工作賺錢的重要原因,因為,他要養家。
可是,從大脈路來看,李白和杜甫的一生,确實也很是相似,出生優渥,年少成名,入仕無門,獻賦無果,依附權貴失敗,遊曆天下,詩名愈勝,晚年生活拮據靠朋友救助度日,隻不過,在結局上,李白是浪漫主義的死,而杜甫是在強烈歸家途中貧病困餓交加中死去。但顯然,從我們的回顧中也能發現,有人稱杜甫生前毫無名氣,死後才被後人吹成詩聖,這是假的!不管是李白,還是杜甫,人家不僅生前,而且是在年少時,就詩名動天下了。(全文完。作者:董江波,筆名冷得像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