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春去幾時還問桃李無言

春去幾時還問桃李無言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03 00:12:05

春去幾時還問桃李無言?春山萋萋可望,但躬身稼穑去,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春去幾時還問桃李無言?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春去幾時還問桃李無言(春山萋萋可望但躬身稼穑去)1

春去幾時還問桃李無言

春山萋萋可望,但躬身稼穑去!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系列評論之二

作者:關銘聞

這是南國的原野:犁铧翻起新泥,山巒芳草萋萋;

這是北國的大地:麥苗剛剛泛青,河溪春水湯湯。

長城内外,大江南北,瞧!旋耕機從沃野上隆隆開過,插秧機栽下一行行新綠,噴灌滴灌設施在原隰上畫出一道道豐收的彩虹。這是剛剛收獲“十八連豐”的中國,這是迎來新一輪春耕的中國。

這也是寄托着袁隆平“禾下乘涼夢”的中國,是證明了李振聲“我們能養活自己”的中國,是擁有50個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2600多位農業科學家、成千上萬農業科技人才、數以億計高素質農業生産者的中國……

面對有限的耕地、有限的淡水,面對複雜多變的氣候、錯綜不一的土壤類型,是他們讓瘠土變成了沃野,是他們讓荒原吐出了新綠,是他們圓了“西海固”“十八洞村”世代農人夢寐以求的“溫飽夢”“緻富夢”!

正因如此,剛剛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以專章強調:必須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

“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說到底,關鍵在人。”當春泥在春露中滋潤,當春苗在春陽下拔節,當春蕾在春風裡蓄勢,億萬農業人才也在盈盈新綠中迎來了又一個春天!

(一)

人是生産力發展中最活躍的因素。

從汗滴禾下到機械轟鳴、從消除絕對貧困到實現鄉村振興、從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走在這條接續奮鬥的道路上,我們的農業現代化需要更強有力的支撐!

更強有力的支撐在哪裡?讓我們審視中國農業發展的軌迹:從1949年到2021年,中國耕地面積在坐标圖中近乎一條直線,但糧食單産卻從每畝68公斤躍升至每畝387公斤,畫出了陡然向上的坡度。數十年,中國農業勞動生産率提升了數十倍!今天14億中國人的飯碗,必須依靠高素質的農業生産者才能端牢;

更強有力的支撐在哪裡?讓我們的目光緊随農業發展方向:從“吃得飽”“吃得好”到“吃得健康”,迫切需要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良種、良田、良制、良法齊發力。

而“米袋子”更豐盈、“菜籃子”更豐盛,必須依靠現代科技人才;

更強有力的支撐在哪裡?讓我們把視野投向世界:

以色列開國總統魏茨曼曾有一句名言:“隻要給我們一碗水、一顆種子,這個民族就能生存!”以色列九成的土地是山丘沙漠、全年一半的時間是無雨期。

魏茨曼何以有這樣的自信?答案隻有一個:人!

在以色列,政府将教育投資當作現代農業的根本保證,高度重視對農民的教育和培訓。以色列農民中,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0%以上。

有了人才的力量,以色列才以高效農業名揚世界;有了人才的力量,在丹麥,農業才成為富有的代名詞;有了人才的力量,在德國,一系列農業“黑科技”才找到用武之地。

……

我國何嘗不是如此?正是人的素質的提升,帶動了農業生産力的提升。人的思想觀念的革新、人的科學素養的培育,正引領着我國農村生産力潛能的酣暢釋放。

互聯網鋪在“田埂上”,無人機變身“新農具”,直播變成“新農活”。如今,肩挑“金扁擔”的新農人,正在用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讓現代農業星火燎原。

“金扁擔”,擔起了好日子,也預示了新未來!

的的确确,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說到底,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時刻不忘培養農業人才,我們才能在倉廪殷實、糧安天下的大道上行穩緻遠!

這,既是曆史證明,更是現實所需。

(二)

人是社會前進中最革命的力量。

的話發人深省:“沒有人,沒有勞動力,糧食安全談不上,現代農業談不上,新農村建設也談不上。”換個角度來看,新形勢下中國農業要再攀高峰,就意味着要突破前一個發展階段遇到的瓶頸。

藏糧于地,要靠農業人才來突破資源制約。

到2019年末,我國耕地面積為19.18億畝,與第二次國土調查相比,減少了1.13億畝,而全國建設用地則增加了1.28億畝。鋼筋水泥向田園沃野鋪展……

面積是剛性的、地力是有限的。耕地紅線必須牢牢守住!

撂荒的土地,要靠人來喚醒;耕地的質量,要靠人來提升;與土地相關的自然生态的改變,最終離不開人才環境的優化。

藏糧于技,要靠農業人才來發揮核心作用。

把“科技”與“農業”擺在一起,我們腦中會浮現出什麼?會浮現出袁隆平田壟抱禾的身影——是他讓育種術變成中國糧、讓中國糧裝滿中國碗;會浮現出林占熺窯洞種菇的畫面——是他用技術牽起山海情、将希望種進西海固;會想起“讓鹽堿地變成高産田”的胡樹文,“讓所有人都吃上白面馍”的郭天财……

中國農業科學家群體,讓良種、良田、良法齊發力,帶來的不僅是中國人的口糧,更是中國人的底氣和骨氣!

田連阡陌、萬裡沃野,腳踩田壟、孜矻稼穑,中華大地上數以千萬的農技推廣人,同樣是藏糧于技的依托。

在浙江淳安縣下姜村,是“活财神”(科技特派員)讓這個藏在群山褶皺裡的鄉村,從“土牆房、半年糧、有女莫嫁下姜郎”變成遠近聞名的“綠富美”;在福建甯德,是農民素質提升的長遠規劃,使閩東“種田為吃糧,賺錢為蓋房”小農思維,轉變為了山海開發的“大農業”理念,最終,率先在全國擺脫貧困……

多少寫在田壟間的中國故事,促使我們更加深入思考——

怎樣才能不斷在“三農”問題上鑿石開路、攻堅克難?

(三)

人是創新突破中最關鍵的引擎。必須持之以恒地培養農業人才!

曾經,我們的人均糧食占有量遠低于國際糧食安全标準線,“4萬萬人吃不飽”承載了多少難以言傳的辛酸。當下,“雜交水稻”周年畝産稻谷超1600公斤;“小偃6号”衍生品種累計推廣超3億畝;緊湊型雜交玉米新品種增加社會經濟效益1000多億元……

這背後,是敢破敢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沖破傳統學術觀念,畢生緻力于創建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

這背後,是百折不回:“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李振聲攻克小麥雜交品種後代不育難題,半個多世紀輾轉壟畝、躬耕稼穑;

這背後,是精益求精:“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李登海突破産量極限,嘔心瀝血培育出90多個緊湊型玉米雜交種;

這背後,是勠力同心:中國農業大學胡樹文團隊向鹽堿地要高産;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團隊為農業機械化問診把脈;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團隊給現代農業插上“智慧芯”……

萬萬千千的他們,将科研論文化作中國大地上的千重稻菽,将知識報國的拳拳之心,化為中國百姓的粒粒口糧!

農業人才,不僅是農業領域的戰略科學家,也是普及研發成果的農業科技工作者,更是億萬“新農人”。

何謂“新農人”?

他們愛農業:山東農民紛紛報考職稱、江蘇農民免費進入大學、貴州“農民導師”活躍在田間……無數“愛農業”的新農人紛紛湧現,讓廣袤的農村成為希望的田野、創業的舞台。

他們懂技術:浙江的“雲和師傅”、廣東的“潮州老農”、陝西的“楊淩農科”……一個個開挂破圈的人才品牌,讓“泥腿子”變成“田秀才”,讓“賣體力”變成“賣技術”,讓“個人富”變成“全民富”。

他們善經營:随着農業人才在大市場中的壯大,具有幾千年曆史的中國農業正在甩掉“弱質”的帽子向價值鍊高處攀登。華夏大地上,越來越多的小家庭彙成合作社,“補丁地”聚成“整塊田”,分散自耕變為規模經營,粗放管理走向精細調控。

讓農村,成為人才的沃土;讓農業,成為向往的産業;讓農民,成為搶手的職業!

聚力培養農業人才,何嘗不是在凝聚中國農業最基礎、最深厚、最磅礴的力量?

(四)

人是現代化進程中最深厚的潛力。

今天,當我們在“三農”工作的曆史軌迹中徜徉沉思時,當我們在稻浪滾滾的原野上感受豐收喜悅時,當我們深度思考百年變局下糧食安全的定數與變數時,“如何挖潛”的提問不斷在心中回響。

我們需要提高農業科學家的集聚水平。

神州大地出了一位袁隆平,就圓了千百年來中國百姓的念想、破了難倒半個地球的問題,這就是頂尖農業科學家的力量!在耕地和水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保障糧食安全,必須要培養、成就科技人才,必須要改進完善農業科技人才管理、激勵機制,讓他們敢于、善于、樂于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他們有底氣、有機遇去作出開創性成就、旗幟性貢獻……

我們需要加快農業科技推廣主力軍建設。

“一個明白人,勝似活财神。”這是中國農民一鎬一鋤“挖掘”出的至理。隻有健全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加強科技特派員隊伍建設,提高科技特派員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打通科技推廣服務的最後一公裡,才能讓田間地頭時時湧動着農業科技春潮……

農業人才的脫穎而出,離不開全社會的整體托舉。

需“研”“培”并舉——

提升農民素質,是中國農業發展恒久的主題。新時代,更需要持續構建職業教育、繼續教育、終身教育、農村社區教育四位一體教育體系,大規模培養高素質農民。高等院所要引領、産業政策要扶持、金融保險要支撐、社會保障要兜底,方能為造就“新農人”搭建堅實平台、撐起宏闊天宇。

需“内”“外”兼修——

既要植根鄉土,調動“田秀才”“土專家”的熱情,也要築巢引鳳,讓更多“農創客”“新農人”紮根廣袤田野。通過廣辟渠道、政策激勵、引育結合,鼓勵更多有志青年留在農村,支持年輕幹部、科技人才、大學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和退休人員到農村創業,在田間播撒希望的種子!

需“虛”“實”相生——

稼穑為“實”,網絡為“虛”。推進智慧農業發展,促進信息技術與農機農藝融合應用。加強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着眼解決實際問題,拓展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場景。加強農業信息基礎社會建設,讓數字技術為農民插上翅膀,讓傳統農業擁有智慧之“芯”!

瞧,春耕中的農業,千頃新綠、萬畝錦繡,既是“領頭雁”的天地,又是“主力軍”的舞台;

瞧,春陽下的農村,既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又創造出了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新時代美景;

瞧,春天裡的農民,既傳承着悠悠古風,又沐浴着現代新風。因為,他們生活的環境變了——城市是農村的CBD,農村是城市的後花園。

的确!變了,天地在變——因為我們有移山填海的偉力;

的确!不變,夢想不變——因為我們有強農富國的心志!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24日01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