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中通快遞業務量排行

中通快遞業務量排行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05:23:10

中通快遞業務量排行?每經記者:陳婷 每經編輯:劉雪梅,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中通快遞業務量排行?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通快遞業務量排行(中通快遞Q2包裹量62億件)1

中通快遞業務量排行

每經記者:陳婷 每經編輯:劉雪梅

8月18日,中通快遞(以下簡稱“中通”)(HK02057,股價216.8港元,總市值1854.29億港元;NYSE:ZTO,股價26.53美元,總市值214.82億美元)公布其2022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财務業績。

财報顯示,中通二季度包裹量達62億件,市場份額增長兩個點到23.0%,調整後淨利潤增長38.2%至人民币約17.6億元,核心快遞業務單票價格同比增長10.5%,經營性現金流增長95.7%至人民币約38億元。

此外,二季度,中通營業收入增長18.2%至人民币約86.6億元。

就這一季度中通的業績表現,快遞專家趙小敏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通目前在市場份額、現金流指标和利潤指标上都比較領先,“不過,作為加盟制快遞公司,中通還是要迅速走出差異化,需要在保持市場份額領先的情況下,拓展産業鍊,尤其是提高産品附加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這一季度,除了核心指标的增長之外,中通方面提到,其末端門店已有約8萬個,正以多種派送方式滿足個性化的需求。

一季度報告中,中通提及末端有超過7萬個末端門店。5月26日,中通方面還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通在末端派送投遞中,将充分利用全國超過7萬個“兔喜生活 ”、兔喜快遞櫃等末端,做好“最後100”米的寄遞配送。從超過7萬個到約8萬個,可見這一季度,中通正在末端上積極布局。

截至8月18日港股收盤,中通收盤價216.8港元,漲1.88%,總市值1854.29億港元。

截圖自中通Q2相關業績報告

降本增效 核心快遞業務單票價格同比增長10.5%

這一季度财報,中通公布的多個數據值得關注。

中通快遞集團首席财務官顔惠萍表示,随着價格競争放緩,中通的核心快遞業務單票價格同比增長10.5%即0.13元。此外,管理費用占收入的比重同比下降0.1個點到5.3%。經營性現金流增長95.7%至38億元。資本開支為15億元。

對于中通本季度單票價格的上漲情況,趙小敏表示,快遞行業排名靠前的公司在現階段都達成了一個共識,即盡量壓縮利潤微末的産品業務,“所以單票價格會逐步地上漲。”

截圖自中通Q2相關業績報告

雖說本季度中通核心快遞業務單票價格同比增長10.5%,但是上季度的單票價格卻高于這一季度。而從2021年第二季度開始,中通的單票價格就進入上漲階段,直至漲至上一季度的1.45元。

對于投資計劃,顔惠萍表示,中通會根據需求适當調整投資計劃和節奏。

此外,中通提及,其多項降本舉措持續取得成效,二季度中通單票運輸成本0.49元,環比下降0.08元;單票分揀成本0.30元,環比下降0.06元。

從經營數據來看,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通擁有98個分揀中心,超30900個攬/派件網點,直接網絡合作夥伴數量超5800名,分揀中心間幹線運輸路線約3700餘條,自有幹線車輛數量約為11000輛,其中超9250輛自有車輛為車長15至17米的高運力車型。

現金流方面,中通方面表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團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長短期投資金額約人民币178.8億元。

營收方面,這一季度,中通收入總額為人民币86.6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人民币73.3億元增長18.2%。核心快遞服務收入較2021年同期增長18.8%,該增長是由于包裹量同比增長7.5%及單票價格增長10.5%的綜合影響所緻。

此外,貨運代理服務收入較2021年同期增長5.2%,是由于疫情之後跨境電商需求和定價逐漸趨于常态化所緻。物料銷售收入主要包括電子面單打印所需的熱敏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3%。其他收入主要由金融貸款業務組成。

對于中通這一季度的業績表現,中通快遞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賴梅松表示,盡管市場短期内仍存在挑戰,但快遞業潛力大、韌性足的特征沒有改變。

就中通下一步的規劃,賴梅松說:“我們過去的成績得益于中心和中心之間的鍊接做得好,未來我們将逐漸減少快件分撥次數,加速末端建設以降低運營成本、提升服務,進一步增強客戶粘性。我們将繼續擴大市場份額的領先優勢,提升轉運平台的運營效益,這對于我們實現可持續的盈利和增長至關重要。”

末端能力,能成為中通的核心競争力嗎?

在現有市場份額的基礎上,中通還在持續布局未來。

可以看到,中通在末端已經有了動作。就下一階段的工作部署,中通提及,将加速建設兔喜門店,提高門店服務品質,增加客戶粘性,與此同時,提供差異化服務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近期,快遞行業末端的暗戰升級。

今年7月,菜鳥CEO萬霖在年度會議上宣布,“以多種方式送貨上門”已經被列為菜鳥今年最重要的事之一。

記者了解到,過去,菜鳥直營配送上門一直服務于天貓超市的訂單,接下來菜鳥将通過直營配送提高倉發包裹上門比例;在菜鳥驿站為消費者增加送貨上門選擇;在淘寶網購下單時聯合商家一起提供送貨上門選擇。前兩種方式已經大力度推開,第三種方案也在部分城市開始試點。

末端的暗戰是否會給三通一達帶去壓力?

“在相當長的時間内,送貨上門還是主流,具體看如何實施。”趙小敏表示,三通一達等快遞公司需要思考清楚自身的發展路徑,“針對産品和業務結構,哪些産品是必須送貨上門的?哪些産品客戶的容忍度比較高,可以接受放在快遞櫃、驿站的?快遞公司需要對自身的戰略做出創新的調整。”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分會副會長徐勇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快遞普遍無法送貨上門的原因出在快遞價格過低,如果送貨上門,就會出現虧損,“就目前的價格來說,送貨上門需要‘燒錢’,所以,現階段送貨上門主要是為了提高客戶的體驗、美譽度。未來,末端應該還是以快遞櫃和物業服務為主。”

徐勇認為,今後,行業變化的重點會是在末端服務的提升上。

“當前階段,末端的體驗不好,這攸關消費者體驗的好壞。”徐勇認為,在今後,轉運過程中的”快件不落地”會是一個趨勢,“現在的快遞,都太髒了,也影響着消費者的體驗。”

目前來看,在三通一達中,中通在末端上已經有了一定的布局。中通提及,截至本季度,中通在末端的門店已有約8萬個。

根據艾瑞咨詢數據,截至2021Q3公司末端驿站數量超過7萬家,驿站數量通達系排名第一,助力提升快遞服務體驗、成本效率及網絡穩定性。

近期,中通也在持續推進高端業務線的發展。

8月9日,中通旗下跨域即時快遞物流共享平台“快弟來了”官微發布消息稱,快弟來了“星火燎原”計劃全國線下推介會全面啟動。截止8月9日,快弟來了——“星火燎原計劃”已在全國10個城市開展線下招商推介會,合計350家網點到達現場參加,達成合作意向169家,意向率達48.29%。至10月,快弟來了将陸續在全國各地舉行四十餘場線下推介活動,廣泛招募城市服務商。

據悉,“快弟來了”聚焦中高端快遞物流市場,采用“運營直營 末端衆包”的模式,快弟來了“星火燎原計劃”是以共享平台的運營模式,面向全國招募城市服務商。

對此,趙小敏表示:“今年,快弟來了需要完成全國初步網絡的鋪設工作。如果今年無法完成鋪設的話,明年的競争格局就會發生變化。”

在業内人士看來,即便中通如今建立了一定的競争優勢,也不能有絲毫的懈怠。

“業務量排名是很容易出現動态的變化的,若想保持長期的領先優勢,中通一定要利用好當前的時間差。”趙小敏表示,“今年,中通不但需要進一步提升冷鍊業務的規模,也要提高中通快運在市場的競争力,此外,中通還需要推動快弟來了和末端的兔喜形成規模效應。”

“贊”深讀 100 好文,下載每日經濟新聞 APP 瓜分 10000 元現金

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