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苗班 | 表裡如一,正心正形,理事如一,先知先行 |
“超級課程表走了多遠,又能走多遠。
作者 ▷ 姜朝日
推薦 ▷ 燈苗班
編輯 ▷ 肖 勇
超級課程表,七年未癢
▌超級課程表走了多遠,又能走多遠。
超級課程表這個APP相信很多人都用過,但是他背後的故事可能你并不了解,如果你在2014年聽過餘佳文這三個字那并不為奇,但是2017年,你是否還記得那個“懵懂的男孩”。
2014年在央視《青年中國說》中,餘佳文豪言壯語一億分員工,四座嘩然,令他一舉成名的同時也惹來了無數的批評與謾罵。
各路博主在痛批餘佳文的同時,也擇了一遍超級課程表的菜。
1.定位“校園社交”本身就是個僞命題。痛點切得不夠狠,無法抗衡QQ和微信。
2. 盈利模式不清晰,除了廣告别無其他,活不久。
3. 核心功能容易替代,課程表截個圖不就完了?
也許他們說的都對,也許現在的你也有相同的觀點。但是,超級課程表還是來到了他的第七個年頭,他并沒有死去。
七年裡,超級課程表從2010年的一個小項目,走到了2011年正式發布的應用版本,走到了2012年成立公司運營,2013年獲得奇虎投資,2014年突破千萬用戶,獲得阿裡投資。
一步步走來,質疑和批評從未消失,而成績和結果同樣不斷出現。超級課程表的團隊跟我們一樣,同為大學生。七年裡,他們伴随着前文提到的質疑和批評,就像我們燈苗班裡很多同學經曆過的一樣。
七年後,我們再來看超級課程表,或許悄然成熟。
1.新的盈利模式
全套校園營銷服務專家。全套的校園營銷服務并不是賣APP的硬廣告位,而是結合超級課程表的PP進行線上線下的互動營銷,用年輕人的玩法幫助品牌打開校園市場,寶潔、箭牌、唯品會、魅族、ABC衛生巾、麥當勞……都是超級課程表的客戶。
2. 新的核心功能
校園數據研究所。用消費數據和行為數據勾勒大學生畫像,幫助企業更有效地激活大學生消費市場。(不經意想到了阿裡巴巴)
3.新的團隊
公司内部進行了架構調整,進行了一輪換血。餘佳文自己說:“超級課程表還是創業公司,還需要保持打雞血的狀态。不可否認老員工曾經為超級課程表創造了很多戰績和業績,但沒辦法避免激情褪去之後的懈怠,我們需要新鮮的血液注入,讓團隊保持熱血和激情的創業狀态。”
可能隻有縱向的比較無法看出這算得上什麼成績,可是當超表和課程格子進行對 比後,看客才會發覺,每一步走來都不是那麼容易。
課程格子和超表從誕生以來就是一對冤家,在課程類APP領域也隻有他兩家在鬥法。幾乎同時出現的兩個APP,擁有相同的核心功能,在創始團隊方面,課程格子甚至更加專業,但是課程格子與超表的差距,正在被逐漸拉開。
1. 從下載量來看,超表的用戶量遙遙領先課程格子。(數據來源于應用寶)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在無論以何種形式的線下推廣中,超表完勝課程格子。
2. 産品定位
在微信号的主頁,可以看出,超表對于自身的定位已經脫離了簡單的課程表導入。而課程格子仍然緊緊抓住課程表這個功能不放。正如公衆所質疑的,僅僅一個課程表的核心功能容易被替代,使産品處于危險的境地。而超表已經在積極地拓寬自己的功能,建立新的核心競争力。
PS:一個細節,超表的微信号是ibiaobiao;而課程格子的微信号是zhijiaoketang(支教課堂?!)用心程度,可以看出一些。
3. 産品的功能和用戶體驗
在産品的功能上,兩家APP各有長短,但是在功能的安排排序上,兩家有着截然不同的考慮。
超表在首要的功能上選擇設置了“校内”,顯然是想想将用戶鎖定在校園社區功能上,而課程格子則側重于課程表。在試用了超表和課程格子後,我卸載了課程格子,因為在超表裡我還記得我發過貼,而格子顯然更加死氣沉沉。
在用戶體驗上,兩家APP的初始用戶都鎖定在剛入學的大學生,筆者認為,超表的設計更加符合剛踏入大學校園群體的審美。不過這也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了。
回到超級課程表還能走多遠這個問題,筆者相信他不會死。因為超級課程表已經走過了7年,餘佳文在筆者看來也成熟踏實了許多,超級課程表的功能也日益豐富……而最重要的是,創始人餘佳文還沒說過放棄。
創業:堅持了才有資格打噴子的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