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最近一段時間裡,發現身邊很多朋友都在找工作,但是還有不會寫簡曆的,經常見不到面試官就被刷掉了,于是有了靈感,打算輔導正在找工作的(非應屆畢業生)同學寫寫簡曆,希望正在求職的小夥伴耐心看完,廢話不多說,直接上幹貨。
現如今,我們大部分人找工作都會使用一些招聘軟件,而這些軟件都會提供給我們一些編寫簡曆的模闆,裡邊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用人單位想要了解的,所以也不需要自己編寫新的簡曆,隻要照着寫就可以了。那麼首先讓我們來看一個簡曆模闆,這是我從某招聘網站上導出的一份簡曆模闆,裡邊的内容都是假的,我們主要分析怎麼寫簡曆。
某招聘網站上的簡曆模闆
在這份模闆上,分别有基礎信息、工作經驗、項目經驗、學習經曆、培訓經曆、資質證書、語言技能、專業技能、自我評價、求職意向,大體分成了10個部分(其他招聘網站的模闆也都一樣),可以說已經非常的全面了,隻要我們照着寫,基本上就沒有問題,可為什麼還是會有人寫得不好呢?為了節省大家的時間,直接說出結論。
第一,框架雖有,但主次不清
作為一個面試官,如果他本身是直接用人的部門,拿到一份簡曆以後,第一眼看到的肯定是工作經驗或項目經驗,因為用人部門要承擔公司的考核指标,要拿出實際的工作業績,他要分析你是不是具備勝任的條件。本人曾經在一天的時間篩選100多份簡曆,由于簡曆太多,根本不可能一個個仔細地看,這會耽誤其他工作,所以隻能看關鍵的部分,就是項目經驗。
但是,在寫簡曆的時候,有的人會突出自我評價,有的會突出專業技能,恨不得把會的都寫上,還有的把工作經驗裡邊摻雜了一些項目經驗,結果導緻項目經驗和工作經驗高度重複。這裡需要區分一點,工作經驗寫的就是你的工作單位以及你在單位大體做什麼事,比如:你是一個銷售部門經理,那麼你的工作内容可能涵蓋了部門組建、績效考核、銷售業績的達成等等;而項目經驗才是你做的一個個的事,你在這個事(項目)裡,你充當的那個角色以及這個項目的經過。至于評價和技能,其實對于你是不是能應聘上,起的作用不大。
那如果是HR直接篩選簡曆要怎麼辦呢?首先,HR篩選簡曆,大部分都是用指标去過濾,按照這個模闆寫下來,你如果有這個指标,就直接通過了,其次,就是會直接問你,他們可能連看都懶得看(也可能是看不懂)。比如:學習經曆是不是全日制(往往是大公司或國企),英語能不能正常交流(往往是外資)。
邏輯混亂
第二,内容過于簡潔,毫無信息量可言
簡曆當然要突出一個“簡”字,但也不能丢失主體,這一類的簡曆是比較多的。比如:項目經驗隻是寫了起止時間和項目名字,其他的一概沒有,所有的時間線都是重疊的,還有的時間線缺失嚴重。再比如:工作經驗中,從業時間對不上,要麼沒有開始的工作,要麼沒有最近的工作。這樣的簡曆,如果用人單位不是特别着急,通常不會聯系這種人,因為太耽誤時間,可能在HR那關就被刷掉了。
過于簡潔
第三,内容過于複雜,重點不夠突出
這一點主要區别于第二點,比如:項目經驗寫得非常繁瑣,在這種情況下,會讓面試官感覺你要麼沒有經驗,要麼就是一個不重要的角色,沒有辦法高度概括出項目的經驗。其實對于這種情況,主要還是強調你的高度概括能力,這反映的是你對業務的理解能力,對于市場銷售崗位,可能還要強調一下你在這個項目中用多久取得多大的訂單,這反映的是你對項目的熟悉程度以及運作能力。
第四,過于實事求是,完全按照真實的經曆去寫
我們要強調的一點是,誠實肯定是好的,但是放在簡曆上的時候,就容易出現問題,很有可能你的簡曆看起來亂糟糟的,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本人曾經面過一個人,他畢業的時候找不到工作,于是有空檔期,後來是做的服裝銷售,中間在某培訓學校學習軟件開發,後來去了一個小公司做二次開發,他把這些經曆全都寫上了,據他說,他投出去的簡曆,幾十份能有一個回複的,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但是其實他本人的能力還算不錯,學習能力也很強;還有一次是去某培訓學校招聘,開始的時候看簡曆感覺都不錯,但是後來發現簡曆大部分都一個樣子,就連做過的項目都懶得改,擔任的職務也一樣,這樣也不行。
寫在最後,對于簡曆,它就好像一個求職者的臉面,寫完的簡曆要多看幾遍,我經常會看到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說的内容和簡曆對不上,這明顯有造假的痕迹。有些話不能說得太過于露骨,但是該表達的已經表達出來了,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私信我,我們一起讨論一下。
以上内容來自于自己多年的面試經驗,同時也有同行的反饋,要有寫得不對的地方,煩請各位指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