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貶永州?縱觀柳宗元的一生,你會發現他人生最重要的時間,恰恰就是永貞革新失敗,被貶永州的十年殘酷的政治迫害,艱苦的生活環境,一方面讓他悲憤至極,另一方面卻又促使他化悲憤為力量,在哲學、政治、曆史、文學等方面進行鑽研據統計,柳宗元《柳河東全集》中的540多篇詩文,就有317篇是創作于被貶永州期間的,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柳宗元貶永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縱觀柳宗元的一生,你會發現他人生最重要的時間,恰恰就是永貞革新失敗,被貶永州的十年。殘酷的政治迫害,艱苦的生活環境,一方面讓他悲憤至極,另一方面卻又促使他化悲憤為力量,在哲學、政治、曆史、文學等方面進行鑽研。據統計,柳宗元《柳河東全集》中的540多篇詩文,就有317篇是創作于被貶永州期間的。
《楊白花》就是柳宗元被貶永州後期所作的一首樂府舊題詩。楊白花,本意是指白色的楊柳花絮。因其随風飄零的特性,詩歌作品中多指薄幸之人。在這首詩中,朝廷就是那個薄幸之人,他抛棄了許多同柳宗元一樣的有識之士,緻使他們就像那楊白花一樣,四處飄零。
随之而來的便是宮中的春色殆盡,朝廷已無棟梁之才,進而也就不能改變中唐王朝逐漸頹敗的形勢。雖然說這首詩,柳宗元是站在朝廷的立場來寫的,但是字裡行間還是包含了他的悲憤、哀婉之情。正如南宋許顗在《彥周詩話》中所說:“子厚樂府楊白花,言婉而情深,古今絕唱也”。
《楊白花》
楊白花,風吹渡江水。
坐令宮樹無顔色,搖蕩春光千萬裡。
茫茫曉日下長秋,哀歌未斷城鴉起。
詩的開篇兩句“楊白花,風吹渡江水”,即白色的楊柳花絮被風吹過長江岸,吹到了江南(長江以南)。從其意思來看,風吹走的不僅僅是楊白花,還有宮中的春光。這裡所表現的是一種在大好時光裡卻感受不到春意的遺憾之情。言外之意,便是朝廷貶走了許多有識之士,此時宮中早已是人去樓空,沒有了棟梁之才。
“坐令宮樹無顔色,搖蕩春光千萬裡”,便是對宮中春天已無春意的具體描寫。它的意思是說,楊白花被風吹過長江岸後,就使得宮中的綠葉開始凋零,沒了顔色。而此時的江南卻是柳色青青,白絮翻飛,一派春光融融。“春光千萬裡”就如同一幅宏偉的圖卷,展現出了江南大地的美妙春色。但是由于地處偏僻,再美的春色也沒有人賞識,這春色也就沒了意義。
其實柳宗元在被貶永州的後期,他的思想已經發生了變化,他深感自己回朝無望,于是便準備好了長期在永州的思想準備。所以這個時期的柳宗元,所創作的作品,也從他剛開始被貶永州對個人命運的悲歎,逐漸變為從更廣闊的角度去看待世事。即站在朝廷的角度,認為朝廷大貶有識之士,也是朝廷的莫大悲劇。
最後“茫茫曉日下長秋,哀歌未斷城鴉起”,意思是說,當旭日的光芒剛剛照進長秋宮,這裡怨歌未了,卻又聽到了啼鴉在城頭信雌黃。《梁書·楊華傳》﹑《南史·王神念傳》記載:“北魏名将楊大眼之子楊白花,容貌瑰偉,胡太後逼通之。會父大眼卒,白花懼及禍,改名華擁部曲降南朝梁。太後追思不已,為作《楊白花歌》,使宮人晝夜連臂蹋足歌之,聲甚凄婉”。
這個典故也是樂府雜曲歌辭名《楊白花》的來源,柳宗元引用這個典故,就是為了訴說悲憤之情。從柳宗元的詩文作品中,其實我們能夠看出他始終是有着個人的政治理想和治國主張的,包括失敗後的悲憤之情。隻不過像前面所說的那樣,在這首詩中,他所站的角度,是更為廣闊的朝廷命運,是整個天下有識之士的共同命運。
由此可見,柳宗元這首詩言婉而情深,字字句句所包含的悲憤、哀婉之情,也都是他的切身體會。從抒情詩的角度來看,柳宗元的這首詩,稱得上一首古今絕唱。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