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天:“八佾篇第三: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子曰:“君子無所争。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争也君子。”
【譯】
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樂舞蹈,這樣的事都可以狠心做出來,那還有什麼事不可以狠心做出來呢?”
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問冉有:“你不能阻止嗎?”冉有答道:“不能。”孔子說:“哎呀!難道泰山之神還不如林放(懂禮,居然接受這不合規矩的祭祀)嗎?”
孔子說:“品德高尚的人沒有什麼可争的事情。如果有所争,一定是比箭吧!(射箭時,)雙方一定先互相作揖,然後登堂;(射箭完畢,)走下堂來(先作揖)然後喝酒。這種競賽是很講究禮貌的。”
【理解】
冉有,字子有,尊稱“冉子”,魯國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載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學者、孔子門徒。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見稱。多才多藝,尤擅長理财,曾擔任季氏宰臣。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不是“忍無可忍”的意思。
君子無所争,夫子勸導世人要有禮,不做意氣之争,即使要争,也要有底線,在規則之内公平競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