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在三國時,蜀漢帝國和孫吳帝國結為盟友,共同對抗曹魏帝國;但是大家也知道在另外一個方面:吳蜀兩個政權之間也有不少宿怨。——其中的故事頗有玩味,今天筆者就來講講這些同盟背後的故事。
【注:本文講述孫劉聯盟的起始到結束的種種故事,想對這個話題有所了解的讀者不妨閱讀。】
天下三分
第一次結盟,赤壁前夕建安十三年(208),孫劉兩個軍事集團在赤壁之戰前夕形成第一次同盟關系,共同出兵,在赤壁、烏林一帶擊敗曹操大軍,保全了自身。
戰後,孫權也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同意讓劉備攻略荊州,還把妹妹嫁給劉備,加固盟友關系。可是在暗地裡,雙方也有過一些各自的想法,比如:周瑜就曾提議将劉備軟禁起來,孫權也沒同意;劉備則盤算着如何在荊州站穩腳跟。在這段時間裡,也算是雙方的“蜜月期”了。
建安十九年(214),劉備拿下益州,孫權便派諸葛瑾(諸葛亮的長兄)向劉備讨要荊州地盤,遭到劉備拒絕。劉備回的話還是很有套路:“等我拿下涼州,我再還你荊州。”這套說辭對于孫權來說肯定是不信的。
腦補一下:孫權一拍桌子:“我信你個鬼!你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
電視劇《三國演義》孫權密謀奪取荊州
次年(215)正月,孫權就急不可耐地派呂蒙去奪下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三國志·先主傳》:(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先主言:“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權忿之,乃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入益陽。
劉備聽聞荊州變故,便率軍出蜀,抵達荊州公安,與孫權軍對峙;而正在此時,曹操也率大軍進攻漢中張魯,劉備擔心漢中失陷,殃及益州,便匆忙與孫權在湘水邊達成和解盟約,承認孫權對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的治權,并強調雙方共同的敵人仍然是曹操。
——這是孫劉第一次交惡,劉備靠着務實的外交,緩解矛盾,讓雙方重歸于好。
從此時開始,荊州的形勢變成三方角力:原本曹操、劉備對峙的荊州(曹操軍占據襄陽,劉備軍占據江陵及荊南),孫權勢力在荊南插入了一腳。
第二次同盟破裂湘水之盟是孫權和劉備雙方第二次确定同盟關系。
此後,劉備得以返回益州,繼續策劃對抗夏侯淵,攻略武都、漢中的事;另一邊,孫權則帶兵去了合肥,不料吃了一次大敗仗(逍遙津之戰),還差點被張遼活捉。
時間推進到建安二十四年(219),關羽出兵北伐襄樊,由于孫權和關羽之間已發生了不少矛盾沖突(關羽拒絕與孫權結親,并多次輕視孫權),加上孫權對荊州念念不忘,在這時候,孫權選擇暗中聯絡曹操,趁機偷襲江陵等地,最終擒殺關羽,獻首洛陽。
電視劇《三國演義》關羽聽聞孫權奪取荊州
孫權這個“在盟友背後捅刀子”故事大家也耳熟能詳,《三國演義》裡也基本上照着史書上來寫:關羽死後,劉備與孫權結仇。
筆者也見過一些蜀漢粉絲(感情立場為支持蜀漢帝國的人)在很多場合中,對孫權背盟一事耿耿于懷,痛斥孫權的不道義,醜其名曰“渣權”。
從表面上看,也确實如此,背叛者肯定要背負不道義的“罪名”;可是對于孫權這些亂世枭雄來說,玩弄權術手段本來就是常态,政治中的“道義表述”終究隻是謀求私利的遮羞布而已。
夷陵之戰前後荊州淪陷,劉備勢力被清理出局,從此荊州被曹操、孫權兩方所瓜分。
再加上關羽身亡,劉備怒不可遏。章武元年(221),劉備在成都稱帝後,還是按捺不住複仇的欲望,開始籌備兵馬,在年末,親率數萬大軍出蜀,誓要為關羽複仇,并奪回荊州。
在戰前,就有一些蜀漢大臣出來阻止劉備東征。例如趙雲;趙雲的建議是非常務實,準确的,當時曹魏雍涼一帶也反複出現叛亂,如果劉備能夠出兵雍涼,可以争取更多心懷漢室的人心。
可是劉備不肯聽從。從後人點評的角度看:劉備在這個時間段裡已經被“仁義”、“仇恨”蒙蔽了雙眼,失去了作為政治家的判斷力,更像是當年在幽州涿郡與關羽、張飛相處時的任俠。
《三國志·趙雲傳》裴注引《趙雲别傳》:孫權襲荊州,先主大怒,欲讨權。(趙)雲谏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衆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兇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
再說說諸葛亮。
在史書中,沒有明确記載諸葛亮發聲勸阻劉備東征,倒是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采錄了趙雲勸阻的内容,順便也編寫了諸葛亮的态度:在演義中,諸葛亮沒有反對東征,但是勸阻劉備親自參與。
《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當下孔明引百官來奏先主曰:“陛下初登寶位,若欲北讨漢賊,以伸大義于天下,方可親統六師;若隻欲伐吳,命一上将統軍伐之可也,何必親勞聖駕!”先主見孔明苦谏,心中稍回。
後來是張飛遇害,兵吏範疆、張達把張飛的首級帶去東吳,這件事進一步激怒了劉備,劉備才決意親自東征。
回到曆史上來,有人會問,為何諸葛亮不勸阻劉備?
筆者推測諸葛亮因為身份的關系不方便發聲。因為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正效力孫權,聽聞劉備要東征,諸葛瑾也曾寫信勸阻劉備,替孫權求和,無果。所以,此時的諸葛亮隻能避嫌,沒有再發聲勸阻的必要了。
《三國志·諸葛瑾傳》:劉備東伐吳,吳王求和,瑾與備箋曰:奄聞旗鼓來至白帝,或恐議臣以吳王侵取此州,危害關羽,怨深禍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試為陛下論其輕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損忿,蹔省瑾言者,計可立決,不複咨之于群後也。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孰與海内?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于反掌。
隻可惜當時法正已經去世,沒人能勸得動劉備了。
電視劇《三國演義》劉備東征
後來,諸葛亮聽聞主公在夷陵戰敗,不禁感慨:“如果法正還活着,一定可以阻止主公東征。即便主公執意要去,有法正同行的話,也能保證絕對不吃這麼慘重的敗仗。”
《三國志·法正傳》:章武二年(222),大軍敗績,還住白帝。(諸葛)亮歎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複東行,必不傾危矣。”
重修于好敗退回白帝城的劉備也陷入深深的懊悔和自責中,由于心力交瘁,不久就陷入重病之中,撐了大半年後,章武三年(223)四月,劉備駕崩于永安宮中。其實在劉備重病這段時間裡,孫權和劉備雙方也逐漸恢複交流,劉備這邊派出宋玮、費祎出使東吳,雙方也在試圖恢複盟友關系。
孫權在這段時間裡可以說是首鼠兩端,還跟魏國交往,并未徹底中斷聯系。劉備駕崩之後,諸葛亮主持蜀漢政務,擺在他面前首要問題就是:盡快促成吳蜀再次聯盟。而擔任這次出使重任的人是鄧芝。
鄧芝抵達東吳後,孫權還在猶豫不決,不肯立即見鄧芝。鄧芝也等不及,便主動寫信給孫權說:“我這次前來,是為了吳,不是全為了蜀。”孫權這才安排與鄧芝見面。
孫權開門見山:“我也願意和蜀漢結盟,但是蜀漢皇帝(劉禅)還那麼年輕,國家也小,我怕還沒跟你們結盟多久,你們就被魏國消滅了,所以我才猶豫。”
鄧芝回答說:“我們吳蜀兩國聯盟,共為唇齒,才可能對抗魏國,這是最簡單的道理。如果大王你去投靠魏國,魏國肯定需要你交出太子作為人質,你不肯,魏國就會借口讨伐你,到時候,我們蜀漢也會再次出兵東進,如此,江南之地恐怕不再是大王所有了。”
孫權沉默很久後,才回答:“你說得對!”,此後,孫權與魏國徹底斷絕來往,派張溫出使蜀漢,建立同盟。
《三國志·鄧芝傳》:權果狐疑,不時見芝,芝乃自表請見權曰:“臣今來亦欲為吳,非但為蜀也。”權乃見之,語芝曰:“孤誠願與蜀和親,然恐蜀主幼弱,小學勢偪,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猶豫耳。”芝對曰:“吳、蜀二國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諸葛亮亦一時之傑也。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進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質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從命,則奉辭伐叛,蜀必順流見可而進,如此,江南之地非複大王之有也。”權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自絕魏,與蜀連和,遣張溫報聘于蜀。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鄧芝勸說孫權
蜀漢滅亡之前的吳蜀關系諸葛亮秉持的蜀漢帝國,可以說是國力蒸蒸日上,由夷陵之戰帶來的頹廢,絕望之氣漸漸被清除,諸葛亮率軍平定南中,然後組織大軍北伐。雖然用人不當,馬谡的街亭之敗把出軍的得利全部斷送,但是諸葛亮仍然穩紮穩打,繼續攻略、蠶食雍涼。
在孫吳帝國這邊,孫權一直是以吳王自居,他看到曹丕、劉禅都稱帝了,自己心裡也是渴望稱帝的,無奈他缺少法理支持。例如曹丕是用“漢魏禅代”的方式稱帝,劉備有姓劉的天然優勢,以漢室後裔的身份宣布繼承大統——這兩個優勢,孫權是沒有的。
黃武七年(228),孫權和鄱陽太守周鲂聯手策劃的詐降,騙來了曹休大軍冒然南下,雖然在最後關頭,曹休知道自己上當了,仍然不肯服輸的他,決意要和孫吳軍在石亭展開決戰。“石亭之戰”的結果是曹休大敗,回去後羞憤而死。
獲得大勝的孫權在這時候,終于按捺不住稱帝的心思,開始在吳地制造“祥瑞”,為自己稱帝做輿論造勢。次年(229)四月,孫權舉辦登基儀式,正式稱帝,改元“黃龍”。
蜀漢帝國派出衛尉陳震前去道賀,并重申盟友關系,并約定“交分天下”(蜀漢方面用語)。這“交分天下”的内容是:如果魏國被消滅後,豫、青、徐、幽州歸孫吳;兖、冀、并、涼州歸蜀漢。
《三國志·吳主傳》:六月,蜀遣衛尉陳震慶權踐位。權乃參分天下,豫、青、徐、幽屬吳,兖、冀、并、涼屬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關為界。
聯系當時的政治形勢,蜀相諸葛亮能夠承認孫權稱帝,雖然違背了“漢賊不兩立”的道義立場,但這是符合政治利益的行為;因為隻有維持吳蜀聯盟,才有擊敗曹魏帝國的可能性,這是務實,有遠見的決策。
有些人往往痛心于此,認為諸葛亮此舉是向孫權示弱,妥協。其實,政治家看待問題更深入,他們不會浮于表面,糾結膚淺的道義立場。按照《漢晉春秋》的記載,諸葛亮在派遣陳震出使之前,就把孫權的僭逆行為做了分析,認為應該暫時放下陳見。
筆者再說一個鄧芝的故事,讓大家看看這次聯盟的本質吧。
後來,鄧芝再次出使東吳,孫權再次見到鄧芝,非常高興,對他說:“如果天下太平,我和蜀主(劉禅)分治,是不是很不錯啊!”鄧芝回答:“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如果魏國滅亡了,大王您還沒有認識到天命所歸的話,那麼我們兩國君臣各自擂鼓吧,真正的戰争才開始呢。”
——看看,蜀漢帝國在表面上承認孫權的稱帝,但本質上是不認可的。鄧芝不願意跟孫權逢場作戲,直接把話挑明了:等到魏國滅亡,你還不投降,我就打你。什麼三分,兩分天下?門都沒有!
《三國志·鄧芝傳》:蜀複令(鄧)芝重往,權謂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樂乎!”芝對曰:“夫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如并魏之後,大王未深識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盡其忠,将提枹鼓,則戰争方始耳。”權大笑曰:“君之誠款,乃當爾邪!”權與亮書曰:“丁厷掞張,陰化不盡;和合二國,唯有鄧芝。”
這個故事的結尾是:孫權非但沒生氣,反而哈哈大笑,稱贊鄧芝快人快語,并寫信給諸葛亮,說隻有鄧芝才能讓兩國和睦。
——可見孫權自己也是有自知之明的。
後來諸葛亮病故(234年事),孫權還向巴丘增兵一萬人,想趁機撈取好處,蜀漢帝國這邊聞訊,也增加了永安的兵力。等到蜀漢帝國派宗預出使東吳時,孫權還假裝不解,問宗預:“我們兩家聯盟,就好像一家人一樣,而我聽說貴國增加白帝城的防守,這是為何?”
宗預不卑不亢的回答:“臣以為,貴國增加巴丘兵力,我國增加白帝兵力,都是形勢使然,不需要解釋的。”
這一次,孫權又笑了,同樣很敬重禮待宗預。
《三國志·宗預傳》:及(諸葛)亮卒,吳慮魏或承衰取蜀,增巴丘守兵萬人,一欲以為救援,二欲以事分割也。蜀聞之,亦益永安之守,以防非常。(宗)預将命使吳,孫權問預曰:“東之與西,譬猶一家,而聞西更增白帝之守,何也?”預對曰:“臣以為東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勢宜然,俱不足以相問也。”權大笑,嘉其抗直,甚愛待之,見敬亞于鄧芝、費祎。
尾聲孫吳帝國趁着蜀漢帝國發生變故時增兵的事,在蜀漢帝國滅亡的時候,又做了一次。
蜀漢炎興六年(263),蜀漢皇帝劉禅向魏軍投降,次年二月,孫吳帝國派出陸抗、步協等人率軍圍攻巴東,蜀将羅憲拒守不降,在魏軍增援後,陸抗率吳軍撤退,羅憲也追随劉禅選擇入魏。
《三國志·三嗣主傳》:(264)二月,鎮軍将軍陸抗、撫軍将軍步協、征西将軍留平、建平太守盛曼,率衆圍蜀巴東守将羅憲。到這時候,吳蜀聯盟也不複存在了,往日恩怨也化作青史上的故事,供後人流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