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肩,原來可以更厚
肩看起來很窄,有救嗎?當然絕對有了,現在不僅僅要把它練寬,還能飽滿而又對稱,它們還會産生腰線變窄的錯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肩寬腰細,強壯而又發達的肩膀還可以協助你更好地完成其他訓練。
所有的訓練都要按照生理結構來安排,三角肌包括三個頭(前束、中束和後束),如果你想三個頭都足夠飽滿,你必須投入大量的精力去訓練它們。而且三個頭都會參與到許多上半身的訓練當中,例如有卧推等,如果肩肌肉不夠發達,一定會阻礙發展你的胸部和背部肌肉。
今天向你介紹一個為期四周的訓練計劃,将幫助您解決肩不夠寬的問題。這個計劃結合到力量訓練和力量舉的技巧,而訓練量可循序漸進。
三角肌的解剖
正如我們上面提到,三頭肌分為三個頭。每個頭具備不同的機能,而且要通過不同的訓練進行刺激。
中束就需要使用肩外展進行刺激,換句話來說就是肩兩側擡起手臂。如果訓練三角肌中束,我們可以采用側平舉或者寬握直立劃船。
後束就參與到肩水平面上向兩側運動,或者說上臂在胸水平位置帶動肘關節向兩側運動。這種訓練被稱為肩水平外展。有好幾個訓練方法可以刺激後束,其中有上斜闆反向飛鳥和繩索面拉等。
訓練前束,隻需要将上臂擡起在你的前方或者高于你的頭。我們可以使用前平舉,推舉或者直立劃船訓練前束。
四周肩部訓練計劃
肌肉的大小和力量的表現是通過一套系統訓練後得出的結果,取決于你選擇的負重、肌肉纖維的代謝能力和肌纖維得到微撕裂後的修複。
在這一套訓練中,每周都有使用不同組數和次數的深蹲、硬拉、卧推和推舉。其餘的訓練動作都設置為相同的組數和次數,但會使用到遞減組、超級組、三合組等,而進行卧推,深蹲或硬拉時就隻使用杠鈴。
第一天
訓練動作 組數 次數
平闆杠鈴卧推 3 8-12
坐姿啞鈴推舉 3 10-12
引體向上* 4 5-8
啞鈴聳肩 4 12-15
繩索面拉 3 12
三頭器械下壓** 3 12
寬距俯卧撐*** 1 30
帶*号:最後一個引體向上時,下巴超過引體杠,停留在最高位越久越好。
帶**号:下壓是可以正手,也可以反手
帶***号:雙手距離要寬于肩。
第二天
訓練動作 組數 次數
杠鈴深蹲 4 8
羅馬尼亞硬拉 3 8-12
箭步蹲 3 8(單腿要完成8個)
寬握杠鈴聳肩*** 3 8
***啞鈴反向飛鳥 4 15-20
***直臂下壓* 4 15-20
空杆杠鈴彎舉** 1 50
帶*号:正手或者反手都可以進行直臂下壓
帶**号:空杆完成。
帶***号:三個動作可以組合成三合組一齊練,盡可能減少組間休息。
第三天——休息
第四天
訓練動作 組數 次數
杠鈴推舉 5 5
寬距俯卧撐 3 20
三合組
1. 坐姿反向啞鈴飛鳥 3 10**
2. 坐姿啞鈴側平舉 3 10**
3. 坐姿啞鈴前平舉 3 10**
坐姿劃船** 6 2-20
帶*号:從第一組開始每組遞減2.5kg到5kg,如此類推,但到最後一組時,增加20kg。
帶**号:三個動作可以組合成三合組一齊練,盡可能減少組間休息。
第五天
訓練動作 組數 次數
傳統硬拉 6 3
羅馬尼亞硬拉 3 20
俯卧腿彎舉 3 20
超級組:
1. 啞鈴聳肩 3 12-15
2. 引體向上* 4 5
上斜闆啞鈴反向飛鳥** 1 30
帶*号:引體向上時,用3-5秒完成離心階段,拉起時盡可能快。
帶**号:俯卧在上斜凳上,啞鈴進行反向飛鳥,啞鈴重量不能超過10kg。
酸痛的減少
三角肌訓練的确很累。下面這幾個建議可以有助于減緩你的酸痛。
1. 做好熱身
針對,胸肌、背闊肌、上背肌肉和三頭每一個肌肉群進行30秒以上的泡沫軸放松。要知道,熱身的目的隻是在于提高肌肉的血液流動,為真正的訓練做好準備。在這個階段避免力竭。
2. 增強你的背部力量
背部越強,你做推舉的能力越強。增加引體向上、直臂下壓和劃船的訓練量,會改善你進行推舉時的姿勢,從而讓你的肩部健康發展。
3. 角度的變換
您可以通過改變角度來進行坐姿啞鈴推舉,從而減少酸痛,例如用上斜平闆凳替代推舉椅上進行。角度的改變允許你在使用更大重量的情況下,将訓練效果帶到三角肌前束上。
4. 啞鈴推舉時可以使用對握方式進行
使用杠鈴可以讓你的手腕,肘關節和肩關節處于比較固定的位置。如果使用啞鈴代替,就會讓你的推舉增加了微小的變化。啞鈴推舉時使用對握的方法,對比起正握推舉,會減少負重對肌腱上的酸痛。
原來訓練一點都不複雜,既然計劃是有效的,那就在最短的時間内容練起來,其實看到變化不需要四周,隻要短短的兩周,也能把肩的視覺明顯改善,不信的話絕對可以試一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