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立春出日頭

立春出日頭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5 12:32:49

今天,我們迎來了節氣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群芳譜》曰:“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随着立春的到來,新一輪的二十四節氣将開啟。曆經冬日的蟄伏,萬物都将重新煥發生機,一切美好也将漸次綻放。

東風送暖 梅花合讓柳條新

我國古代将立春分為三候。一侯東風解凍:春風自東而來,大地開始解凍,萬物開始複蘇;二候蟄蟲始振:蟄藏之蟲,因氣至而皆蘇動之矣;三候魚陟負冰:魚當盛寒,伏水底而逐暖,至正月陽氣至,則上遊而近冰,此時水面上的冰塊好像被魚“背着”浮在水上,故曰“負”。

立春出日頭(從此雪消風自軟)1

馬遠(南宋) 《山徑春行圖》

元稹将這三候融入到《詠廿四氣詩·立春正月節》一詩中。“春冬移律呂,天地換星霜。冰泮遊魚躍,和風待柳芳。早梅迎雨水,殘雪怯朝陽。萬物含新意,同歡聖日長。”全詩歡快明亮,表達了作者對于春天來臨的期待之情,也寄托着“一元複始、萬象更新”的良好祝願。

我國幅員遼闊,對于大部分地區來說,立春其實隻是奏響了春的序曲。此時雖陽氣漸升,但陰寒未盡,還處于冬寒向春暖過渡的時期。“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的景象也不時出現。

張九齡在《立春日晨起對積雪》中就寫道:“忽對林亭雪,瑤華處處開。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玉潤窗前竹,花繁院裡梅。東郊齋祭所,應見五神來。”王镃《立春》詩亦雲,“泥牛鞭散六街塵,生菜挑來葉葉春。從此雪消風自軟,梅花合讓柳條新。”雖然天氣還是很冷,可是立春到了,天氣就要轉暖了,青竹、梅花這些不畏寒的植物長得更歡、開得更盛,播種五谷的日子就要到來了。

雪霁春歸 便覺眼前生意滿

立春節氣拉開了春天的序幕,承載着中國人的美好希望。“詩家清景在新春”,文人墨客曆來喜愛詠春,留下了許多以此為主題的詩詞。

唐代詩人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便是其中頗負盛名的一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人如同水墨畫家揮灑着畫筆,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遙看近卻無”的青青之痕;而透過雨絲遙望草色,更給早春增添了一層朦胧之美。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宋代詩人張栻在這首《立春偶成》中捕捉大地回春景象,眼光敏銳,詩語生動。最後一句“東風吹水綠參差”以綠波蕩漾把視野引入水天相接的境界,給人以開朗暢快的感覺,激勵人們積極向上,悠然自得的同時又有無窮遐思。

立春出日頭(從此雪消風自軟)2

周之冕(明)《杏花燕子》

除此之外,白居易《立春日酬錢員外曲江同行見贈》描繪了“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的早春美景。蘇轼被貶海南時,仍寫下滿懷熱情的詠春詞:“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春日的無限生機也激起了範成大的詩興,“竹擁溪橋麥蓋坡,土牛行處亦笙歌。麴塵欲暗垂垂柳,醅面初明淺淺波”寫出了早春時期的農村景觀——垂柳吐芽,河水泛波,春日的靈動氣息躍然紙上。

“打春”“咬春” 迎新納吉祈豐年

“一年之計在于春”。中國古代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在這一天舉行盛大的迎春活動,也因此流傳下許多習俗,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打春”和“咬春”。

打春,指用鞭子抽打泥土做的春牛,祈願新的一年五谷豐登。相傳打春的風俗最早來自皇宮,西周時期“周公始制立春土牛”,宋代“自京都至各州縣俱于衙前陳列土牛”,清代《燕京歲時記》中也記載:“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春天到了,人容易犯春困,牛也會懶洋洋,揮鞭一打,象征着把人和牛的懶惰都打走,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産,以祈豐年。

咬春即在立春這天吃春餅、春卷、蘿蔔等食物,祈求身體健康。一個“咬”字,道出節令的衆多食俗。杜甫曾在《立春》一詩中寫道,“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可見唐代已有立春做“春盤”的習俗,将韭菜、春餅等置于盤中作為食品,寓迎新之意。咬春也是古人的食療養生法。立春之後,天氣由寒轉暖,蘿蔔、韭菜等食材有辛甘發散之效,利于生發和保護陽氣。《燕京歲時記》亦雲:“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蔔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困也。”

來源:人民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