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發展過程中,往往是先出現尿蛋白症狀,再出現血肌酐指标的升高。如果兩個指标均出現異常,八成是已經發展到腎功能不全階段了。針對不同的階段,治療處理的方案也是有差異的。包括從檢查項目、對症用藥到飲食等護理管理各個方面均有所差異。
尤其是在飲食管理上,對人的對症差異性比較大。比如尿蛋白、水腫等這些症狀的穩定性,與飲食關系密切。
但有些腎友由于不太了解自身的病情,因此飲食上往往都是“千篇一律”地吃,患病前和患病後飲食沒太大區别。
沒有根據特定的指标或症狀的變化,整理出适合自己的飲食管理方案,從而導緻影響到病情的穩定。
我們常說“病從口入”,如果能管住嘴,病也就好一半了。
那麼當尿蛋白、血肌酐都升高後,腎功能不全出現了,飲食需要做出哪些調整,更有利于保護腎功能?三項原則大家需照做:
先來說存在尿蛋白的患者,當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過1g時,體内總體的尿蛋白開始減少,為避免出現低蛋白血症,引起營養不良、貧血,需注意優質蛋白質的攝入比例。
但不少腎友往往把重點放在了“優質”兩個字上,忽視了優質低蛋白飲食中的“低”字。
适當補充優質蛋白質,但必須考慮攝入量。比如肉、蛋、奶、豆四大類是常吃到的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根據當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情況,規定每天攝入蛋白質的量:
24小時尿蛋白定量低于1g,可以按照正常攝入量:每天攝入1-1.2g/kg體重;
24小時尿蛋白定量1-3.5g,需适當減少攝入量:每天攝入0.8-1g/kg體重;
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過3.5g,攝入量要更低:每天攝入0.6-0.8g/kg體重。
最少攝入量不建議低于0.6/kg體重,兩個因素尿蛋白定量和體重都要考慮到。
血肌酐升高的患者,更需要重視低蛋白飲食,葷素搭配,适當減少高蛋白的食物,可以減少高蛋白食物在體内轉化毒素的蓄積,進而有助于穩定肌酐指标。
尿蛋白、肌酐指标的升高,都反應出了腎小球受損後,身體出現的不同方面的變化。尿蛋白更多提示的是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也就是濾過功能下降;血肌酐則是體内的代謝毒素,表明腎髒排毒的功能下降了。二者都說明了腎髒受損後,能力下降,負擔加重。
為腎髒減負,飲食需清淡為主。
清淡飲食,除了低鹽飲食,還有低脂、低嘌呤飲食。
日常飲食中應該注意少攝入含鈉鹽比較多的食物,比如熏肉、臘肉、辣白菜等腌制或熏制的食物。在烹饪過程中,盡量以蒸煮,清炒為主,避免吃太多油炸、爆炒類的食物。
從一點一滴中做起,平時飲食多注意,長期清淡飲食,對維持尿蛋白的穩定,減輕腎髒負擔,降低肌酐、血壓等指标升高都有明顯的益處。
俗話說人生需淡泊名利,平平淡淡才是真,我們的腎髒也需要平“淡”,才更好。
日常飲食中,身體也需要補充一些維生素、微量元素及礦物質,保證機體免疫力的正常運轉。腎友在腎功能受損後,由于蛋白質丢失和飲食管理上的限制,需要适當補充這些元素。
比如一些含磷、鉀、鈣高的食物,還有含維生素、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
但如果血肌酐高的患者,已經出現腎功能不全,則需要注意高血鉀症、鈣磷代謝紊亂的情況,就需要注意限制含磷、鉀高的食物。
比如蔬菜中的紫菜、海帶等海藻類食物,還有木耳、菌菇等菌菇類,土豆、紅薯等薯類食物,等含鉀比較高,香蕉、冬棗、桔子及杏仁等含鉀量也高。動物内髒含磷比較高,還有加工過的堅果,飲料類也是含磷較高的。
這些食物在吃的時候一定注意攝入量,如果不存在高鉀血症、鈣磷代謝紊亂,可以不特别限制。
腎病朋友們若還有腎髒病問題,可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