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通訊員 徐鶴群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這是唐朝詩人孟浩然筆下的《宿建德江》。
一頭連着千島湖,一頭彙入錢塘江,這裡是17℃的建德新安江。
梅城鎮,錢塘江流域中遊新安江、富春江、蘭江的交彙處。
行走城中,仿佛穿越千年——青磚黛巷、老屋舊物、牌坊高聳、遊人熙攘,而給這份曆史感增添厚重筆墨的,正是介于梅城古鎮與新安江之間的2.27公裡“城牆”。
平日裡,對萬千遊客來說,它是嫁接曆史的風景帶;風雨中,它又為身後3.5萬梅城古鎮居民撐起了“安全線”。今年7月,梅城大壩更是經受住了新安江水庫建成61年來首次9孔洩洪的曆史性重大考驗。
俯瞰梅城,一個西湖、一個東湖、一條玉帶河,就像一個玉如意,成為整個改造後的古鎮點睛之筆。乘船遊在其中,耳邊是搖橹欸乃,眼前是綠樹紅花、河水清澈見底,兩岸是翻新後的老街舊屋。
玉帶河上的遊船
今年已經56歲的船夫吳昌林是梅城本地人,他說,玉帶河最早貫通于明清時期,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填埋、廢棄了。“真想不到,有一天還能在玉帶河上劃船。”
2019年,在浙江省水利廳及建德市水利局的支持下,梅城古鎮水系綜合治理工程正式動工。投資4.4億元,對玉帶河進行了重新開挖、加寬,并且開展清淤疏浚。此外,水利部門更是從東湖引新安江“活水”入城,從西湖排出,一個科學的“水循環”就此形成。
建德梅城古鎮水系綜合治理工程平面布置圖
靈動的玉帶河,也為整個梅城古鎮注入了靈魂。錢塘江詩路文化在此駐足,遊客資本紛至沓來。
“最近我們正在跟很多商家洽談入駐玉帶河兩岸的事情,這裡已經成為梅城發展新的增長極。”梅城鎮黨委委員朱銳強調。
今年國慶長假,梅城鎮這座浙西千年古府,成為了建德市旅遊的一匹“黑馬”。
據統計,長假期間,梅城鎮接待遊客突破4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4100萬元,遊客人數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刷新了古鎮日均旅遊客流人次及收入的曆史紀錄。
建德下涯之江村
離開梅城,一路向西來到建德市下涯鎮之江村。由遠及近,是一條大河從群山間走來,是婆娑蘆影在河岸上生姿搖曳,是千畝花海在田野上肆意綻放……這裡就是詩和遠方!
之江村地形狹長,一半靠山,一半依着新安江水。曾經因為地理位置偏僻,根本吸引不來遊客。然而今年國慶長假期間,這裡日均遊客量達到上萬人,村内民宿更是一房難求。
穿梭在之江村的綠道中,一路上的景觀都透露着建設者的巧思:每到溪流轉彎處,一側是大石塊岸駁,另一側則保留着天然的岸坡灘林。原來,河流轉彎處一側沖刷另一側淤積,沖刷将對岸坡造成壓力,需要加固,而淤積則影響不大,無需處理。
保留在河灘上的樹
寬闊的河面上,突然冒出一棵造型别緻的灌木,也不必疑惑設計者是否“偷懶”,因為最大程度保留生态系統的初始狀态已經成為美麗河湖建設中全新的設計“哲學”。
從無人問津到人山人海,打通之江村發展“任督二脈”的,正是2019年啟動建設的建德市新安江、蘭江治理二期工程。工程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以沿江生态堤岸、綠道把新安江、富春江、蘭江的特色景觀串聯起來,使遊客有山水可遊,有景觀可看,有故事可聽。
不久前,浙江首個縣級“幸福河”規劃、總投資542億元的《建德市全域“幸福河”建設規劃》也正式出爐,1300餘年前,孟浩然筆下的秋江暮色,又将翻開另一個篇章。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