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運動知識點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運動知識點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01 23:14:43
  1. 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2. 大氣的組成
  3. 低層大氣中除去水汽雜質以外的混合氣體,稱為幹潔空氣

組成成分

作用

幹潔空氣

氧(21%)

是人類和其他生物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物質

氮(78%)

地球上生物體的基本元素

二氧化碳

(0.038%)

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它吸收地面輻射的能力強,使氣溫升高

臭氧

能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使大氣增溫,對生物具有保護作用

  1.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體積分數的增加基本上都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和土地利用的變化(主要是毀林)。
  2. 化石燃料燃燒,會釋放二氧化碳;森林面積縮小,會減少森林對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3. 大氣中二氧化碳臭氧含量雖少,但對地球上的生命活動和自然環境有着重要作用。
  4. 大氣中的水汽雜質含量很少,卻在天氣變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水的相變,産生雲、雨、霧、雪等一系列天氣現象;雜質作為凝結核,是成雲緻雨的必要條件。
  1. 大氣的垂直分層
  1. 劃分依據:溫度運動狀況及密度的差異。
  2. 大氣自下而上可以劃分為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運動知識點(高中地理必修一必背知識點)1

垂直分層

氣溫特點

大氣運動

天氣狀況

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氣溫随高度的升高而遞減

上部冷下部熱,有利于大氣的對流運動

近地面的水汽雜質通過對流運動向上輸送,在上升過程中随着氣溫降低,容易成雲緻雨,天氣現象複雜多變。

人類生活在對流層的底部

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

氣溫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這是因為平流層中的臭氧吸收大量太陽紫外線,使大氣增溫

上部熱下部冷,主要以平流運動為主

該層大氣中水汽雜質含量很少,無雲雨現象,能見度好

适合航空飛行

平流層以上的大氣統稱為:

高層大氣

由于沒有吸收紫外線的臭氧,氣溫會下降;随後,由于大氣吸收了更短波長的太陽紫外線,溫度又持續上升,在300千米的高空,溫度可達1000℃以上。

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幹電離層。電離層大氣在太陽紫外線和宇宙射線的作用下,處于高度電離狀态,能反射無線電波,對無線電通信有重要作用。

  1. 高層大氣空氣密度很小,在2000-3000千米的高空,大氣的密度已經和星際空間的密度非常接近,這個高度可以看作是地球大氣的上界
  2. 目前,人類面臨的全球性環境問題,如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等,都需要國際合作才能解決。保護臭氧層的成功,成為全球合作成功解決這類問題的典範。
  1. 大氣受熱過程和大氣運動
  1. 大氣的受熱過程
  1. 大氣的受熱過程
  1. 太陽輻射是地球大氣最重要的能量來源。
  2. 太陽輻射在傳播過程中,小部分被大氣吸收反射,大部分到達地球表面。(如下圖中字母A所示)
  3. 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被地面吸收和反射。地面因吸收太陽輻射而增溫,同時又以長波輻射的形式把熱量傳遞給近地面大氣。(如下圖中字母B所示)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運動知識點(高中地理必修一必背知識點)2

  1. 從大氣的受熱過程來看,地面長波輻射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的、直接的熱源,對流層大氣的熱量主要也是來源于此。
  1. 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1. 對流層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長波輻射的能力很強,大氣在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後會增溫
  2. 大氣輻射除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間外,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與地面輻射方向相反,故稱為大氣逆輻射。
  3. 大氣逆輻射把熱量傳給地面,一定程度上補償地面輻射損失的熱量,對地面起到了保溫作用天空有雲,特别是濃密的低雲時,大氣逆輻射更強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運動知識點(高中地理必修一必背知識點)3

保溫過程

具體過程

熱量來源

過程1

太陽暖大地

太陽輻射到達地面,地面吸收後增溫

太陽是地面的直接熱源

過程2

大地暖大氣

地面增溫後形成地面輻射,大氣吸收後增溫

地面是近地面大氣的直接熱源

過程3

大氣還大地

大氣增溫後形成大氣輻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稱為大氣逆輻射,它将大部分熱量還給地面

通過大氣逆輻射把熱量還給地面

  1. 大氣熱力環流
  1. 大氣熱力環流
  1. 大氣運動有垂直運動水平運動之分。
  2. 大氣的垂直運動表現為氣流上升氣流下沉,大氣的水平運動即是風
  3. 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成為大氣熱力環流。它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4. 形成過程: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運動知識點(高中地理必修一必背知識點)4

①A地受熱,空氣膨脹上升,近地面空氣密度減小,形成低氣壓;D處空氣聚集,密度增大,形成高氣壓

②B、F地冷卻,空氣收縮下沉,近地面空氣密度增大,形成高氣壓;C、E處空氣密度減小,形成低氣壓

③水平運動:在同一水平面,空氣由高氣壓區流向低氣壓區

  1. 大氣熱力環流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在一定條件下,地表的冷熱差異會産生大氣熱力環流。台灣海峽兩岸風向的日變化,反映了海陸間大氣熱力環流的日變化。
  1. 常見的熱力環流
  1. 城市熱島環流
  2. 成因分析——“城市熱島”的形成

①城市中心區建築密集,地面多硬化,吸收太陽輻射多,向大氣傳送的熱量多

②城市中心區人口密集,産業發達,汽車數量多,人們生活、生産向大氣釋放的廢熱較多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運動知識點(高中地理必修一必背知識點)5

(2)影響與應用:城市規劃時,一般把污染風險較大的工業布局在城市熱島環流的範圍之外,避免這些工業企業排出的大氣污染物,歲城市熱島環流從近地面流向城市中心區。

  1. 海陸風
  2. 白天,陸地增溫,海洋增溫;夜晚,陸地降溫,海洋降溫。海陸風就是海陸間晝夜溫度差異引起的大氣熱力環流。
  3. 按如下步驟完成白天海陸間的大氣熱力環流模式圖。

①标出海洋和陸地溫度的高低。

②根據海陸溫度的高低,畫出海洋與海洋上空、陸地與陸地上空氣流垂直運動的方向。

③根據氣流垂直運動的方向,标出海洋、陸地表面氣壓的高低,再标出海洋、陸地上空氣壓的高低。

④畫出陸地和海洋之間的大氣水平運動的方向,完成熱力環流模式圖。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運動知識點(高中地理必修一必背知識點)6

  1. 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2. 地面受熱不均,導緻空氣上升和下沉,進而使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産生了差異。單位距離間的氣壓差成為氣壓梯度
  3. 水平面上存在了氣壓梯度,就産生了促使大氣有高壓區流向低壓區的力,這個力成為水平氣壓梯度力
  4. 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氣從高壓區低壓區水平運動,這就形成了
  5. 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
  6. 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
  7. 風一旦形成,馬上就會受到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使風逐漸偏離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在北半球,風向向右偏轉;在南半球,風向向左偏轉。
  8. 由于地球自轉,導緻物體水平運動的方向發生偏轉的力成為地轉偏向力
  9. 近地面,風還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是指地面和空氣之間,以及運動狀況不同的空氣層之間相互作用而産生的阻力
  10. 摩擦力對風有阻礙作用,可以減小風速
  11. 不同狀态下的風向

風的

類型

作用力

受力及風向

名稱

方向

受力作用分析

風向

理想狀态的風

水平氣壓梯度力(F)

垂直等壓線,由高壓區指向低壓區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運動知識點(高中地理必修一必背知識點)7

垂直等壓線,由高壓區指向低壓區

高空的風

水平氣壓梯度力(F1)

垂直等壓線,由高壓區指向低壓區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運動知識點(高中地理必修一必背知識點)8

當地轉偏向力增大到與氣壓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時,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地轉偏向力(F2)

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隻改變風向,不改變風速

近地面的風

水平氣壓梯度力(F1)

垂直等壓線,由高壓區指向低壓區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運動知識點(高中地理必修一必背知識點)9

當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合力與氣壓梯度力相平衡時,風向與等壓線斜交

地轉偏向力(F2)

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隻改變風向,不改變風速

摩擦力(F3)

與風向相反

  1. 等壓線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氣壓梯度的大小,等壓線越密,氣壓梯度越大
  2. 根據等壓線确定風向和風速

①畫出某點等壓線的切線

②比較切線兩側氣壓的高低,畫出該切線的垂線,由高壓指向低壓。

③判斷南北半球(考慮地轉偏向力,南左北右)

④判斷近地面還是高空(近地面偏轉45°,高空偏轉90°)

⑤畫出風向(風的來向即為風向)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運動知識點(高中地理必修一必背知識點)10

本章要點

  1. 低層大氣主要由幹潔空氣、水汽和雜質組成。幹潔空氣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
  2. 大氣中的氧氣、二氧化碳、水汽等對生命活動、自然環境具有重要作用,與人類活動有密切的聯系。
  3. 根據溫度、運動狀況和密度,大氣自下而上可以劃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
  4. 人類生活在對流層的底部,并充分利用各層大氣的特點開展相應活動。
  5. 太陽輻射加熱地面,地面長波輻射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的、直接的熱源。
  6. 大氣通過大氣逆輻射對地面起保溫作用。
  7. 地表冷熱不均,形成大氣熱力環流。大氣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簡單形式。
  8. 大氣的水平運動即風。風主要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