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陰兩虛是糖尿病的發病之本。
中醫認為,有其内必有其外,人體的生理功能與形态結構變化體現在氣血陰陽的變化中,而氣血陰陽失調是髒腑失調的根本,氣陰兩虛為消渴病發生的根本原因。
氣陰兩虛,氣機升降紊亂,津液不能升騰,既不能上潮以濡潤口腔,也不能施布以營養全身,氣虛津液不固,小便失攝,津液下流走洩。
津液耗損緻陰虛,陰陽失衡,陰虛陽盛,化躁為熱,結聚中焦,消谷耗津,渴飲不休,津能載氣,津耗則氣散。
臨床表現:常見口幹咽燥、眩暈耳鳴、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腰膝酸軟、肢體麻木、大便幹結、尿液短赤,或伴有心悸自汗、視物模糊,苔薄白,舌質胖邊有齒痕,脈沉細。
治療方法:益氣養陰
方藥:黃芪生脈飲合六味地黃湯加減
用藥:黃芪、麥冬、生地、山萸肉、淮山藥、茯苓、五味子、太子參、元參、葛根、桑寄生、丹參、酸棗仁等。
主治:用于治療糖尿病中期,由于糖尿病早期不治療或治療不徹底,或見于老年糖尿病初診。
方解:合方中的黃芪生脈飲,具有益氣健脾,養陰補腎之功效。六味地黃湯,則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
本文章僅用于經驗交流,不作為臨床指導用藥,如果患者需要購藥和治療請遵醫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