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二月初二,“龍擡頭”,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此時,春回大地、萬物複蘇。實際上,和所有的傳統節日一樣,二月初二這一天也擁有着特殊的意義和習俗講究,例如:民間素有“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的說法;再例如,過去的人們還會在這一天裡,熏香打掃、踏青訪友,以及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吃包含美好寓意的食物……
顯然,在衆多傳統節日裡不論是行為舉止,還是飲食講究,這背後均是對新一年生活願望的寄望,最終這些“約定俗成”也成為了國人過節的滿滿儀式感,并以此納吉迎祥。
可以說,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是與生俱來的天性,而儀式感也成為這種願望的具象表象。它不僅是對節日的尊重,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尊重。
在喝茶人的眼裡,茶幾乎能滿足所有人的不同需求——口舌之悅、修身之悅……其中與茶交流的種種樂趣,所産生的精神慰藉,也讓“喝茶”這件事帶上了些許的儀式感。
不可否認地是,茶葉是最能代表自然天人哲學的一種飲品,它本身就帶有豐富的曆史底蘊、自然訊息。于是,在追逐一杯好茶的過程中,有人焚香、插花、挂畫、更衣——有人用最好的茶、最貴的器、最純淨的水、最甯靜閑适的空間環境等等,構建出飲茶的獨有儀式感。用盡善盡美的“打開方式”,區隔生活與藝術,從而鍊接内心,最終指向人們對一杯好茶的極緻追求。
對應地是,很多茶友在喝茶之前,也有自己的一套準備。尤其是越好的茶,越會提前安排一些有儀式感的準備,讓整個喝茶、分享的過程變得更加愉悅美好。
為此,我們特意想身邊的茶人朋友進行了“喝茶儀式感”的調查,把大家喝茶前做的準備略略做了一期整理,并通過整理分類概括為以下五個類型。同時也是抛磚引玉,期待更多茶友也參與進來,分享各自的“喝茶儀式感”。
第一類:簡單準備
@MadCreep
要……滿屋子找杯子、找蓋碗蓋子、找水壺。
@胡九
我平時比較懶,桌面都會亂放,平時不會刻意收拾,隻有泡茶才會,把所有東西清理幹淨,桌面隻能留跟喝茶相關的物件。
總結:這類準備是最簡單的,也是最有必要的。喝茶之前準備好喝茶的空間,把茶桌收拾幹淨,把茶桌上,與喝茶無關的東西全部收走,思想上也順便把與喝茶無關的東西排除掉。看似這麼小小的一步,能讓自己喝茶的注意力集中很多。
第二類:營造喝茶的氛圍
@不語晗卿
偶爾會買束花,把喝茶的環境稍稍裝扮一下。
@旋兒
如果自己喝,問題不大,如果有人來家裡喝茶,要提前做清潔。另外,要提前準備背景音樂,背景音樂是走哪喝茶都需要的。
@小菜的院子
如果是正式的喝茶,那要做的事情還挺多的。基本包括提前做清潔,點香,整理茶桌。泡茶之前還要掃地,不然心情會不好,也影響泡茶發揮。
@二米糊
自從入手了那個“小神獸”以後,喝茶之前,都會盡力把小神獸請出來,先焚個香,調整調整心情。
總結:喝茶之前,無論是打掃,還是布置一點點裝飾,點個香,都能讓整個喝茶的氛圍營造的更好。
第三類:調整自己的狀态
@張小妍
如果有款很重要的茶喝,當天塗護膚品提前用,而且茶會前3~4小時洗掉。注意調整當天服飾,如果是泡茶,會提前聽聽靜心的東西。
@小菜的院子
泡比較重要的茶之前,一定要洗澡。洗個澡整個人要輕松一些,人舒服了泡茶就更好。泡茶之前還要掃地,不然心情會不好,也影響泡茶發揮。
@何以解憂
二月二,理個發,然後回家泡好茶。
@via
要先把要做的工作做完,不然我喝的不是茶,是焦慮。
@老趙
首先把老婆請出去,心靜了,才能喝好茶。一定要用“請”,因為“攆”出去、“打”出去、“罵”出去,都會導緻你靜不下來。
總結:在喝茶之前,尤其是泡茶之前,事先盡量避免各種可能出現的幹擾,調整好自己的狀态,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的狀态,能讓自己更好的享受一款茶。
第四類:時間、天氣,缺一不可
@口十木木
如果是喝茶,不會有太多的準備,但是如果是泡一款很重要的茶,要看天氣。有霧霾不泡,冰雹不泡,大風不泡,暴雨不泡,電閃雷鳴不泡……小雨微風最适。
總結:長期的喝茶經驗告訴我們,天氣真的會特别影響一款茶的發揮,所以選個舒服的天氣,能讓茶的表現更好。
第五類:實用主義隻需一泡好茶
@遠古花香
是喝茶讓人心靜,而不是人靜了再去喝茶。其實喝茶、品茶都是自然之事,無需刻意。茶本自然,人亦如此!
@晴耕雨讀
喝茶,需要有儀式感,但别做作。看天氣,還要焚香沐浴,那就沒必要了。
@秋月霞曦
一杯好茶,喝得舒服就好。
總結:所有的外在儀式本質都為了一泡茶,關注點也應該在茶本身。因此,隻要有好茶喝,其他都是浮雲。
關于喝茶的儀式感便分享就到這裡。最後,大家在喝茶前都還會有哪些準備?或者說,你是怎樣看到“喝茶儀式感”的,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探讨。
撰文/茶語網
圖片/茶語視覺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