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晟
清晨手機刷屏時有微友關于“填倉”節的文章。閱覽着字裡行間,品讀着魔幻般的文字蘊藏,思緒迅速與記憶中的場景對應着,宛若蒙塵鏽蝕的老鎖找回了丢失許久的鑰匙,對齒開鎖。我恍惚又一次看到了蒼穹閃爍的群星被移降人間院落犄角旮旯的正月二十“填倉”節。
初始“填倉”節的印象是在夜幕降臨時,夥同玩伴在一起,玩着執燈投影的窗花表演。用紙剪做成一個婦女手拿簸箕,并把剪好的紙人挂在窗棂麻紙裡面,一個人在屋子裡拉滅電燈,掌油燈湊近挂在窗棂上的小紙人。随着把燈手的上下擺動,在外面就會看見婦女簸着簸箕除糠傾倒的動作,引得窗外觀衆連連叫好。這天夜裡玩此遊戲的寓意是除去秕糠,留下果實,借以慶賀五谷豐登。小時候覺得此遊戲甚是神奇,倒也開啟了心智創意,以至于逐又制作出了“老鷹抓雞”、“狗攆兔子”的投影遊戲來玩,曾一度赢得衆院鄰們“啧啧”稱奇的贊歎聲。再晚些時分,就會結伴去偷别人家的“燈瓜瓜”。在濃稠的夜色裡,下玄殘月還隐匿着的時分,黑黑的天際群星熠熠閃爍着,大地剛剛褪去了隆冬的刺骨之寒,微風撲面、春意輕撫,樹枝似乎也冬眠初醒,稀疏的倩影抖落了寒冬裡的素裹銀裝,在尚存年味的紅燈高挂映襯下,仿佛初醒惺忪地悄悄搖曳着。在老街村落中古樸的庭院裡、柴門低矮的院子裡、仰或是礦區人口密集的排房窗台上,到處都是點燃着火苗苗随微風輕搖的“燈瓜瓜”。這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填倉”節裡的風俗傳承儀式了,也有說“天倉”或“補天”節。所謂填倉,意思是填滿谷倉;再謂補天,就是“女娲補天”了!這是後話。
偷“燈瓜瓜”的習俗不知起于何時,有喜歡被偷的人家,故意用黏米面做些工藝簡單的“燈瓜瓜”讓頑少偷了去。也有偷時遭主家怒斥咋呼的,厲聲中張揚着不滿、宣洩着憤慨怨氣。至今也沒有捯饬清楚主家到底讓不讓“偷”。每偷一家總是蹑手蹑腳,極盡躲藏、悄然之能事。主家發現後也是吆喝着捉拿,隻聞惡語厲聲,卻也無人追出,任你攜燈碗逃之夭夭,家長知曉了也不責怪。後來慢慢才懂了些此事的原委和掩藏其中的民情糾結與狡黠幽默,着實令人啞然失笑。
“填倉”節的“燈瓜瓜”原本是祭祀倉神所用。凡是與飲食有關的地方、物件均要放置“燈瓜瓜”,水缸邊、面甕旁、竈台上,以及牲畜圈裡、家禽狗窩等地,這就有了“井燈”放井邊,“畜燈”放進圈的說法。俗稱“點遍燈,燒遍香,家家糧食填滿倉”。講究人家還要按照家庭人口數,各人屬相,再捏成相應的本命燈。形态各異的燈用糕面捏成後,上面都頂着一個淺淺的燈碗碗且注入食用麻油。燈芯用谷稭杆和新棉花撚成,心靈手巧的女主人還喜歡加些五彩的綿紙,巧制出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的各種小動物,點起來更好看誘人。尤以村落私宅裡井然有序、泾渭分明。到了夜晚,本命燈置家中炕上,倉官神燈挂在天窗,家中有老人的,窗台上要放一隻“啄百病雞”燈,希望它能啄去病痛,讓老人安康。家家戶戶燈盞四布,屋裡院内燈火闌珊,寓意美滿,期盼殷殷了!惦記偷“燈瓜瓜”的緣由是既可吃之果腹,也可把玩取樂,一舉兩得的事,更是少不更事時的樂此不疲了!殊不知其中還有些許民俗說道。老輩人講究“填倉”節絕不吃别人家的食物,生怕将褔運财源填在别人家。呵呵!所以小孩子去偷燈,主家隻能強迫自己認為是神祇給他家送福添财來了。傳統意念中的一種自我安慰。可眼睜睜看着自己家比較精緻的糕燈被偷走,心亦不甘,畢竟是次日碗中之餐。在那個計劃經濟的年代裡,實實在在的切膚之痛。然卻顧忌着違拂神靈安排之意,擔心因此不舍而遭神祗責難降臨,也隻能是“望燈興歎”地胡亂咋呼罷了。至于偷燈自家不責罰可能也是“燈”和“登”諧音,“糕”和“高”諧音之緣故,也算是借此讨了寓意“登高”的彩頭,自然就順其自然了吧。自取所得,皆大歡喜收場。
十裡鄉俗有不同,在一天裡的同一節日,各地風俗人情就有差異。院鄰老李媳婦在“填倉”節這天的過節方式與衆不同。她說是叫“女王節”,據說是女娲補天的日子。節日當天,她用凸型鏊子攤面餅,餅子要求圓而薄,名為“補天餅”。她祭祀補天補地的儀式很簡樸,用紅絲線系上補天餅抛到自家的屋頂,以象征補天,再掰撕另一張放到院子的犄角旮旯,象征補地。儀式完畢,全家才吃補天餅。後來她的兒子給我講述了有關“女王”節的來由,算是給他母親的行為操作诠釋完整了!
據民間傳說,正月二十是女娲補天之日,那是在陝西關中平原的骊山,女娲采天火冶煉五色石補天,為紀念女娲的補天福澤,骊山一帶農村在每年的農曆正月二十這一天慶祝“補天補地節”,家家烙餅蒸餅,在餅未熟時,向房上抛一張,這就叫補天;再撂在地上一張,就叫補地。為了讓人們永遠緬懷女娲救世之功德,此風俗習慣就輩輩延續下來。時至今日,關中骊山東繡嶺石甕寺後面的山石仍是紅色的,是女娲煉石時天火熄滅後所留痕迹。山腳下的華清池水清澈而溫潤。傳說當年女娲燒煉五色石時,火光映紅了天空,照亮了大地。這火光被太陽神吸收,太陽就重新發出耀眼的光芒,四季不斷地照耀着人間萬物,披澤着生命繁衍;那熱氣被骊山地下的水吸收,那水就變成了四季流淌抖氣的溫泉了。溫泉水也因女娲法力神功從而變得神奇起來,具有了辟邪祛毒、消災除病的功效。數千年來,骊山溫泉聞名遐迩,慕名而來者絡繹不絕。
在中華泱泱大國的廣袤地域上,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衍生接力,使得各地風俗傳承枝葉并茂,勾勒繪制出了各地自家獨特的文化延伸,着實令人可圈可點,歎然信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