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手冊#
舒翁《筲箕泉》長卷截圖
以文摘撷談“沖淡”的詞趣
多索
昨天與鄭先生去“慧根草屋”看望開煥先生,臨别時開煥先生分别贈送了藏貝和西藏高山雲霧茶。
貝母有浙貝,川貝。浙貝如小蒜頭,川貝如米仁。藏貝則介于兩者之間,很是珍貴。藏茶也是罕見之物。
開煥先生散淡多才,喜好涉獵很廣。講課時無章無法,诙諧有趣,聽得特别入耳。
舒翁《筲箕泉》長卷截圖
回家之後,練兄評他“平和沖淡”,于是我關注這個詞,摘編了以下一點文字。
之前看過“平和沖淡”一詞,引經據典,詩詞冗篇贅論。後來看見一個釋義:何謂沖淡?稀釋。比如,把酒沖淡。這是“沖淡”最簡潔明白的釋義。
看到一文章論沖淡。雲:沖淡之美,古已有之。
《二十四詩品》中,沖淡是和“雄渾”相并列的一種重要詩境,與雄渾不僅不是對立的,而且是相互補充的。二者雖有着不同的美學風格和特質,但在哲學思想基礎和詩境美學特色方面是一緻的。将其相比發現:雄渾之美剛中有柔,而沖淡之美柔中有剛。雄渾之作往往氣魄宏大,沉着痛快,而沖淡之作常常沖和淡遠,優遊不迫……
這個“沖淡”,把人繞遠了。
再摘編一篇論沖淡文: 古人論沖淡詩境,是自然相契而得。詩人偶然遇之,心目相應。《詩境總論》中說:“絕去形容,獨标真素,此詩家最上一乘。”可見沖淡之境,全在心領神會。
沖淡含有淡泊深遠的特點。王維的山水詩有着閑、靜、淡、遠的特色,是為沖淡派大師。
《竹裡館》雲:“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外表似淡,實則情味濃極。
顯然,大自然已被人格化。反映了詩人沖淡的心境。
以前看“沖淡”二字,會覺得是離我們很遠的東西。古人會說陶淵明的詩沖淡深粹,會說魏晉文人沖和淡泊、不染俗塵。
最近讀一篇散文,她寫“做人和作文是一樣的,追求一種沖淡之趣。”細細咂摸才發現,原來“沖淡”這個詞,竟也那麼适合挪到生活上來用。
這就好像如果把每個人的人生當作一件作品,那麼就希望是一部深入淺出的小說。
表面上的文字無需什麼花樣功夫,更不需要标新立異,宏偉巨制的概念輸出,而是能讓人願意讀下去,然後發現還有一點點曲折凹凸的趣味……
上二圖為舒翁《筲箕泉》長卷截圖。
藏貝
西藏高山雲霧茶
編輯 高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