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之所以叫春節,一個很重要的傳統是辭冬迎春。因此,在曆代除夕詩詞中,迎春是一個重要的話題。在經曆了一冬的嚴寒,人們有理由熱切盼望一個溫暖的春天,一個綠意盎然、花枝招展的春天。
1. 于謙,《除夜太原寒甚》眼看春天就要到來,但臘月往往是嚴寒的。明代政治家兼詩人于謙告訴我們,這隻是黎明前的黑暗而已。他在《除夜太原寒甚》中寫到:
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
春風來不遠,隻在屋東頭。
春風來不遠
寄語天涯遊子,雖然你們現在正遭受着雙重嚴寒,一是自然界的嚴寒,二是流浪在外心裡的嚴寒;但是你們不用發愁。春天就要來了,東風已經到了院子東頭。
有了東風,就有了希望,歸鄉也是希望在前,可以實現。
2. 李世民,《元日》身為皇帝,也是跟普通人一樣,在元日那天,一樣熱切地盼望着春天;一樣的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他在《元日》中寫到:
高軒暧春色,邃閣媚朝光。
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
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
穆矣熏風茂,康哉帝道昌。
繼文遵後軌,循古鑒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豔昔年妝。
巨川思欲濟,終以寄舟航。
草秀故春色
開篇就是“高軒暧春色,邃閣媚朝光”,皇宮内外,到處洋溢着春天的氣息。“草秀故春色,梅豔昔年妝”,小草悄悄地長出來了,清秀一如往年,春色一如往年;梅花也如往年一樣,一樣的鮮豔,一樣的妝扮。
梅花是迎春花,小草是春的使者,這兩樣,都昭示着春天的到來!
3. 駱賓王,《于西京守歲》唐代詩人駱賓王在除夕夜迎春的心情最為迫切,他在《于西京守歲》中寫到:
閑居寡言宴,獨坐慘風塵。
忽見嚴冬盡,方知列宿春。
夜将寒色去,年共曉光新。
耿耿他鄉夕,無由展舊親。
忽見嚴冬盡,方知列宿春
為什麼這麼迫切?因為他在除夕夜“獨坐慘風塵”。“忽見嚴冬盡,方知列宿春”,孤獨憂郁之中忽然發覺寒冷的冬天行将結束,春天已指日可待。“忽見”的“忽”與“方知”的“方”,兩相對照,細緻傳神地表達出詩人心靈的觸動。而新年将至,希望萌生,這是人之常情,敏感的詩人自然也不例外。
“夜将寒色去,年共曉光新”,天快亮了,除夕夜也終将随着寒冬過去,新年在晨光的陪伴下,姗姗來到!
4. 朱淑貞,《除夜》宋代女詩人朱淑貞以一個女性的視角,心思細膩,熱切盼望新春的到來。她在《除夜》中寫到:
窮冬欲去尚徘徊,獨坐頻斟守歲杯。
一夜臘寒随漏盡,十分春色破朝來。
一夜臘寒随漏盡,十分春色破朝來
詩人多少次地盼望冬天的離開,但未曾如願;“窮冬欲去尚徘徊”,如今到了分歲時候,雖然是“獨坐頻斟守歲杯”。但詩人敏感的心靈,依然感受到一夜之間,臘冬的離去,“一夜臘寒随漏盡”,它是随着沙漏的漏盡而去;自然,“十分春色破朝來”。
“一夜”、“十分”二詞,既表達了詩人熱切迎春的心情;又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悅心情,不可抑制!
5. 曹學佺,《壬午除夕四首》人們盼望春天的心情已是十分的迫切,而春天的到來也是那麼的迫不及待。明代詩人曹學佺在《壬午除夕四首》中寫到:
梅花落盡绛桃開,臨老偏宜緩緩來。
漏洩春光無次第,不須箫鼓更相催。
梅花落盡绛桃開
春天是迫不及待地來到了,已是“梅花落盡绛桃開”。“漏洩春光無次第,不須箫鼓更相催”,春光都争先恐後地來到;都不需要箫鼓之聲的鼓動,太迅速了。
春天是迫不及待,人們迎春的心情也是迫不及待!
6. 納蘭性德,《浣溪沙·庚申除夜》在除夕,人們盼望春天,甚至有一系列的活動和遊戲來迎春。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在《浣溪沙·庚申除夜》中就描寫了這樣一些活動:
收取閑心冷處濃,舞裙猶憶柘枝紅。
誰家刻燭待春風。
竹葉樽空翻采燕,九枝燈灺顫金蟲。
風流端合倚天公。
竹葉樽空翻采燕
這裡主要描寫了兩種迎春活動:“誰家刻燭待春風”,想起自家當年在除夕夜裡在蠟燭上刻出刻度來等待新春的到來,這個活動表達人們的春天的熱切盼望心情;“竹葉樽空翻采燕”,大家都在頭上戴着彩綢做成的燕子來歡慶新年的到來,燕子的回歸,是春天到來的信使。
總之,除夕的人們,都在盼春、迎春!
7. 辛棄疾,《蝶戀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間作》南宋詞人辛棄疾,作為一個緻力于北伐的英雄來說,元日不止是迎春那麼簡單。他在《蝶戀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間作》中寫到:
誰向椒盤簪彩勝。整整韶華,
争上春風鬓。
往日不堪重記省。為花長把新春恨。
春未來時先借問。晚恨開遲,
早又飄零近。
今歲花期消息定。隻愁風雨無憑準。
今歲花期消息定
首句“誰向椒盤簪彩勝”,也是在玩迎春遊戲,人們使用“椒盤”做遊戲,用以迎春。“今歲花期消息定”,今天已經是元日了,春天已經到來,花期也就為之不遠了。“隻愁風雨無憑準”,就算是花開了,那花期又能持續多久呢?因為“風雨無憑準”。
其實,“春天”、“花期”是有寓意的:前兩個月,太上皇趙構死了,這對于恢複大業也許是一個轉機。如果宋孝宗此後善作決斷,改變偏安路線,則抗金的“春天”必将到來;可是銳氣已衰的孝宗此時已無心于事業了。由此看來,“花期”仍無定準,“風雨”也難預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