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五個方面闡述了學生學習方式創新的必要性,并結合中學生思想品德課。探索學習方式的創新,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通過“合作性”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二是通過“資源型”方式,培養信息素養,讓學生學會學習;三是通過“探究性”方式,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能力和創新意識:四是通過“活動化”方式,讓學生動手動腦,發展個性和特長。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教學方式;創新;新課程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中學生思想品德課的内容也要随着社會的發展而變化,那麼,教學方式的轉變和創新就有其必要性,這不僅是思想品德課,而且也是其他課程所必須的。
一、思想品德課學習方式創新的必要性
思想品德課随着社會的發展,随着教學内容的不斷變化,學生的學習方式也要随之創新。思想品德課要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不是簡單的“填鴨式”方式就能解決問題的,必須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教學方式創新,歸納起來,有這樣幾個方面的必要性。
(一)适應社會發展的必要
進入21世紀,知識經濟的浪潮拍岸而起,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已成為本世紀教育要解決的重大問題。知識正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因此擁有先進技術和最新知識,尤其具有創新能力的人,已成為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軟科學技術、人工智能等日新月異,不僅為我們提供了現代教育技術的手段,也為我們實現素質教育,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物質基礎。同時,也要求我們變革傳統的教育觀念以及相應的教學和學習方式,重建一種真正意義上、獨具創造性、充分發掘人的潛力、以及促進人與人之間交流與合作的全新的教育理念。
(二)适應新課程所帶來的教育革命的必要
思想品德這門課程,是這次教育改革中,設置的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它的功能、結構、内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都發生了重大的創新和突破。因此,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也要在這種變革中産生新的變化,以适應新課程的需要。
(三)變革傳統學習方式的必要
人們獲得知識的途徑:一是靠書本,二是靠實踐。書本知識是人類的間接經驗,而實踐可以帶來直接經驗。長期以來,學生為了“應試”,學習方式就是以書本為主,一提起“學習”,就是“讀書”、“練習”、“做習題”和“考試”。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更是以被動學習為主要特征,以教師講授為主,很少有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與實踐來獲得知識、得到發展。依靠學生查閱資料、集體讨論為主的活動幾乎沒有。
教師布置的作業多是書面習題與閱讀教材,很少布置觀察、制作、實驗與社會調查等實踐性作業。學生很少有根據自己的理解,來發表自己獨立的看法與見解的機會課堂上常常忽視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可見,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和依賴性的基礎之上,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獨立性。所以隻有将學生從這種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中轉變過來,學生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必要
學校不僅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地方,而且是他們成長鍛煉的場所,他們要在這裡成長,實現人的整體性發展。因此,學生的學習方式直接關系到他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如果一個在學校生活9年或12年的孩子,整天處于被動接受、機械訓練、死記硬背、簡單重複的學習活動中,他的思維方式就具有依賴性、孤立性、缺乏創造性,也不會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命運的主人。
學生如果不能夠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缺乏創新精神和能力,就不可能成為獨立的自我,永遠不能感受到積極的、有創意的生活所帶來的樂趣。因此,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不僅關系其思維方式,還關系其生活方式,甚至于他們未來一生的發展,也關系到民族素質的提高。
(五)尊重學生、提高教學效果的必要
由于每個學生的生理結構和機能不同,還受到特定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文化的影響,因此,在長期的學習活動中逐漸形成了顯著的個體差異。這種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是無法消除的。所以,我們首先要承認并尊重這種差異性;另一方面我們要認識到學習方式的本身并無優劣之分,任何一種學習方式都存在着優勢、長處及有利于學習的一面,同時,又存在劣勢、不足及不利于學習的一面。在教學中,我們不能評判學生學習方式的優劣,也不能要求他們一定用哪一種方式學習,應通過有效的教學充分發揮學生各種學習方式的長處和優勢,彌補其劣勢和不足。
二、學習方式的轉變與創新
學習方式的轉變和創新,首先要厘清學習方式的概念。學習方式的創新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互動的結果,在于教師要适時加以正确的引導,學生積極配合,創新出适合學生的最佳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是學習者持續一貫表現出來的學習策略和學習傾向的總和。學習策略指學習者完成學習任務或實現學習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步驟,其中某一特定步驟成為學習方法。例如,有的學生傾向借助具體形象進行記憶和思考,有的學生偏愛運用概念進行分析、推理和判斷。有人善于運用視覺通道(讀與看),有人傾向于聽覺通道(聽講、聽廣播),也有人喜歡運用觸覺通道(動手做或說一遍)。學習傾向包括學習情緒、态度、動機、堅持性及對學習環境、學習内容等方面的偏愛,如有人必須在絕對安靜的環境中才能專心學習,有人喜歡在音樂的陪伴下學習,有的學生習慣受到獎勵或激勵而學習,有的學生卻能夠從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有人喜歡在競争中學習,有人偏愛合作學習。
所以,學習方式是人們在學習時所具有或偏愛的方式,即學習者在研究解決其學習任務時表現出來的具有個人特色的方式。它不僅包括相對的學習方法及其關系,而且涉及學習習慣、學習意識、學習态度、學習品質等心理因素和心靈力量。學習方式較之于學習方法是更為本質的東西,二者類似戰略與戰術的關系。因此學習方式的轉變不僅意味着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更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态度、學習意識和學習習慣等因素,對促進學生發展具有戰略意義。所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是指使學生從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向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轉變,使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被動地吸收課本上的現成結論,是親身參與豐富、生動的思維活動,經曆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全方位、全身心的推動學習方式的轉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一)通過“合作性”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
合作交流學習是指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在一起,從事學習活動,互相促進,以提高學習成效的一種教學形式。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主動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學生按照自己的情況安排學習内容和進度,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團結協作精神,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在教學中,要讓這種學習形式真正發揮作用,可以從以下幾點着手:
1.幫助學生樹立合作學習的意識。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合理分工、優勢互補,使學習真正成為同伴之間的合作活動,并以各小組在達成目标過程中的總體成績作為評價的依據,使學生明白他們不僅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要為其他同伴的學習負責,小組成員之間是榮辱與共、休戚相關的關系,幫助他們樹立起合作學習的意識,當學生在合作的嘗試和實踐中,獲得了成功,體驗到合作中的樂趣時,他們就會逐步認識到合作學習的價值,并樂于采用這樣的方法來學習。
2.幫助學生建立合作中的秩序。學生互相合作是一個包涵傾聽、交流、接納、質疑、反思、互助、贊賞等複雜思維和心理活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教師不給予适當的指導和幫助,合作中的讨論可能會變為争吵,質疑會成為質問,合作學習的實效和價值必将大打折扣。因此教師應幫助學生建立合作中的秩序,如确立小組中的組長,組織小組中的成員按照一定的規則開展讨論,要求學生注意傾聽别人的想法,用事實及知識經驗說服别人等,使合作在有序、有效的狀态下進行
3.教給學生合作中應有的态度和方法。合作學習實質上是一個向别人學習的過程,教師應讓學生知道如何向别人學習,包括學習的态度和方法。如合作中應平等相待給予每個人均等的機會;對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學會接納和思辨等。
4.對學生進行合作技巧的指導。合作技巧對于有效的合作學習非常重要,可以通過教師示範、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或自由表達;還可以安排适當情境,提供學生進行合作的練習,每次練習一兩項,待熟練後,再練習新的合作技巧。通過小組或全班的形式,給學生提供反饋,讓他們進行反省和改進。
5.師生合作時,教師“不要顯得比學生聰明”。師生合作學習時,教師應和學生同時進人學習者的角色,切忌讓學生圍着自己轉。例如讓學生圍繞自己認為重要的問題,而不是圍繞學生關注的問題進行學習,用自己的觀點作為衡量學生看法的标尺,在學習過程中過早的表明自己的觀點等,這樣容易讓學生喪失學習的主動權,使師生合作走人誤區。
(二)通過“資源型”學習培養信息素養,讓學生學會學習
在采用“資源型”學習方式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不要忽視或替代文本資源,尤其是課本資源。由于教育技術的現代化步伐越來越快,很多教師認為文本資源不如音像、網絡資源生動、直觀、豐富,抛棄文本資源。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片面的。畢竟文本資源具有其他資源無法替代的優勢,其内容更有科學性和邏輯性,同時滲透了專家、學者的觀點和思考,尤其是課本,其内容是經過專家、學者的精心選擇和編寫,滲透了學科的教學目标,絕不能忽視或抛在一邊,而應充分開發和利用,發揮其特有的優勢。
2.大力開發、利用校本資源和地方資源。與其它學科相比,思想品德更具開放性和社會性,也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最緊密。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關注當地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以及身邊的生産、生活實際。充分開發和利用校本資源和地方資源,使學習更貼進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際,更能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意識。
3.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網絡學習資源能為學生提供圖文音像并茂的、交互式人機界面,能提供大規模的知識庫與信息庫,能使學生的學習不受時間、空間和地域的限制,是真正意義上的開放性的學習資源,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實現讓他們自主學習、自我更新甚至創造新知識的理想目标。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
(三)通過“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能力和創新意識
所謂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确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的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收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态度的發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在采用“探究性”學習方式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幫助學生克服從衆心理。克服學生從衆心理,讓标新求異的作法取代人雲亦雲的從衆心理。另外,不同的年級探究的層次應有區别,不同的内容探究的深度應該不同;還有教師要創設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敢想、敢說、敢做,樂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2.“探究性”學習方式的多樣性。初《思想品德》“探索世界的奧妙”、初三“守護我們共有的家園”等都可采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也可從社會實踐中選擇與學生生活經驗有關的問題,如關于“信息技術時代的知識”“關于航空航天的内容”等,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學習;還可以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收集資料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這種學習方式主要是培養學生不迷信課本、專家,大膽質疑,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
(四)通過“活動化”學習讓學生動手動腦,發展個性和特長
“活動化”學習的方式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結合的方式。教師的教,體現為精心設計和組織學生參加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動手動腦,發展興趣和特長,學習知識。學生的學體現為,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活動,并在活動中獲取直接經驗和綜合信息,使自己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因此,在“活動”中學,是這種學習方式的本質特點。
《思想品德》第一課“新學校、新同學”是針對剛人學的學生心理設計的。新的環境、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怎樣才能讓他們很快地融入這個新的集體快樂地成長呢?筆者認為本節課的教學可以将藝術、體育的有關教學内容與學生喜愛的遊戲融為一體,設計一堂主題綜合活動課。活動的前半部分可以在操場上進行。讓學生圍着老師邊唱歌邊找同學,邊進行遊戲活動,遊戲幾遍後,同學之間已無拘束,然後引導他們通過遊戲,指出認識了哪些同學,且畫出新同學的肖像,寫出以後希望與新同學交往的話語等,接着帶學生回教室完成老師布置的内容,待學生完成後,教師可以拿幾個學生的畫進行展示,并要求他們相互傳看其它同學的畫。這樣,學生在歡聲笑語中,可以增進同學間的相互了解,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以及同學間的純潔友誼,學會如何與人交往,感受到學校生活的樂趣。
以上僅僅探讨了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四種方式,這四種方式不是絕對分開的,可以相互應用、互為補充,共同發揮作用。總之,走進新課程,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這個任務任重而道遠。它是教育體制的根本變革,要依賴社會生産力的發展,人民物質财富的巨大豐富;依賴人們教育觀念的更新,也是我們教師不懈努力踐行的過程。
原創作品,2006年5月發表于《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