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氫能科學與工程

氫能科學與工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8 18:49:07

“針對深海探索、深海采礦、深海鑽探、深海裝備維護和救援等,核能動力是最理想的能源。”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于俊崇26日在滬上舉行的“海洋裝備動力能源變革”國際工程科技戰略高端論壇上,分析了全球核動力和海洋核動力的技術發展和應用,對未來海洋核動力發展過程的戰略和技術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躍碳庫,是實現“雙碳”目标的重要領域。海洋裝備是一切海洋活動的基礎,減碳降碳新裝備的創新和研發正成為未來20年全球海洋裝備競争的重點領域,而動力能源變革則是其必然選擇與核心挑戰。此次國際工程科技戰略高端論壇暨第二屆海洋裝備發展戰略論壇由中國工程院主辦,其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及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上海交通大學和中國船舶集團科技委承辦,包括40餘位院士在内,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丹麥、奧地利等7個國家高校院所及企業高層專家,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加了7個平行論壇。

氫能科學與工程(從海洋氫能到海水提锂)1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核動力用于海洋始于1954年,首先是軍用,核潛艇、核巡洋艦、核動力航母、核動力破冰船應運而生。作為民用,上世紀60年代起,美國、西德、日本都曾建造過核商船。美國和俄羅斯還建造了海上浮動核電站。

于俊崇院士認為,時間進入21世紀,人類向海洋索取過程中,對核能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深海探索、深海采礦、深海鑽探、深海裝備維護和救援等等,核動力是最理想能源。核能動力技術經過了不斷探索、發展,目前證明壓水型反應堆是最好堆型,一體化、緊湊式裝置結構,最符合海洋動力的環境特點。他表示,海洋核動力較陸地固定式核電站,不僅僅要求緊湊,還要求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

氫能科學與工程(從海洋氫能到海水提锂)2

值得注意的,還有海洋氫能。根據中國氫能聯盟和能源轉型委員會的預測,作為清潔能源,氫氣消費總量在未來幾十年裡将會快速增長。在化工、鋼鐵、水泥、交通、航運領域發揮更大作用。國際上氫能産業發展勢頭強勁,全球有超過200個已宣布的氫能項目。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在國内,中船第七一八研究所1966年建所以來,一直從事水電解制氫技術研究,發展曆史悠久,實現多個全球首台套水電解制氫裝備,目前市場占有率超過50%;同時,堿性電解水制氫技術國際領先,各種制氫技術門類齊全,成為集制、儲、加于一體的氫能系統方案提供商和裝備供應商。

中國船舶第七一八研究所所長李俊華對海洋氫能與綠氫制備進行了展望,他表示,海洋氫能将聚焦海洋氫能核心技術研發和先進裝備制造,以中遠海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為目标,以建設海上能源綜合供給平台為路徑,分階段實現氫能綠色生産、規模儲運和轉化、高效利用相關海洋裝備和系統設備的研制與示範應用,推動海洋氫能産業向規模化、商業化邁進。“下一步,計劃從前沿技術研究、全産業鍊成本控制、大型可再生能源制氫示範等多方面開展工作。”他建議開展海上能源島相關示範,驗證海上分布式能源供給系統。

此外,大海裡,還有“锂”。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顧問、上海市數字醫學創新中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李仁涵教授指出,中國新能源安全問題之一是锂資源不足,自給率低。他分析海水提锂戰略意義和經濟價值,認為海洋中锂資源儲量巨大,海水提锂技術突破有可能實現中國锂資源自主可控,成為海洋經濟新的增長點。上海交大黃震院士主張在碳中和願景下實現能源轉型與船海動力能源變革,他表示從綠電制取的可再生燃料氨、甲醇、二甲醚等在船海動力方面具有應用前景,可為船海動力低碳和零碳發展提供全新解決方案。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邵競

本文内圖來源:受訪高校

來源:作者:徐瑞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