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鲸在海洋裡就沒有怕的動物,但是有它最讨厭的動物,那就是座頭鲸。
座頭鲸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愛管閑事,海見不平一聲吼,看見捕食者捕獵它們會去幹預,尤其是虎鲸。
座頭鲸玩跳水
座頭鲸是須鲸,沒有鋒利的牙齒,完全憑借它的體型和力量與虎鲸糾纏。
按理說虎鲸吃的食物座頭鲸也不能吃,它們兩個在食物鍊上八竿子打不着關系,為何要相互為敵呢?
讓我們一起走進座頭鲸和虎鲸的愛恨糾葛。
飛起來了
其名為鲲座頭鲸學名叫做駝背鲸,因為腦袋長得像樂器琵琶,而琵琶在日語裡面稱為“座頭”,才有了座頭鲸的稱号。
它還叫大翅鲸,因為其巨大的胸鳍而得名,我國文學作品中記載的鲲,很有可能就是座頭鲸。
座頭鲸分布于全世界的各個海域,我國的黃海、東海、南海都有其活動的痕迹。
至于為什麼猜測是座頭鲸,主要是它有一個習慣,就是沖出水面,然後再落下,濺起巨大的水花。
加上它巨大的胸鳍,仿佛就像是在空中飛。
優美的姿勢
座頭鲸的體型不算大型鲸魚,它算是中等鲸魚,即便是這樣,它也能長到15米左右,體重在25到30噸左右。
它們是須鲸,主要吃各種小魚小蝦,也會吃甲殼類。
座頭鲸有洄遊的習性,并且洄遊的路線是固定的,從不繞路,總是奔着最短距離——走直線。
科學家們認為,座頭鲸利用地球磁場和日月星辰的位置幫助自己辨别位置。
座頭鲸和人類的體型對比
座頭鲸性格溫和,會主動親近人,對其他動物也很友好,經常能夠觀測到它們和海豚共遊的情況。
更重要的是,座頭鲸會産生同情心理,也就是看見弱小被欺負,它們會出面幫助。
成年的座頭鲸基本上沒有什麼天敵,除非是一大群虎鲸圍攻它。
座頭鲸和海豚共遊
BBC紀錄片《生命的故事》攝制組就曾經拍攝到,一對座頭鲸母子被鲨魚包圍,一隻雄性座頭鲸幫助母子兩逃離。
野外的動物學家也發現過座頭鲸幫助灰鲸母子從虎鲸嘴裡逃生,幫助海豚遠離虎鲸,甚至會将潛水的人頂出水面,因為虎鲸來了。
10起座頭鲸幫忙的案列裡面,差不多就有8起是針對虎鲸的。
虎鲸表示你到底要幹嘛?座頭鲸:我就喜歡看你吃不上飯的樣子。
為什麼座頭鲸老跟虎鲸過不去呢?
虎鲸表示:座頭鲸,你到底要幹嘛
行俠仗義座頭鲸座頭鲸和虎鲸杠上,還要從座頭鲸小的時候說起。
前面說到過,成年的座頭鲸基本上沒有什麼天敵,但是在它還小的時候,可是非常脆弱的,虎鲸、鲨魚都是小座頭鲸的天敵。
座頭鲸在成年之前會跟着媽媽一起生活,雌性座頭鲸的體型比雄性要大一點,它會用自己的胸鳍和尾巴抽打入侵者,保護自己的孩子。
這樣的經曆會給幼年的座頭鲸留下童年陰影,它們長大後就會記恨虎鲸和鲨魚。
座頭鲸媽媽和它的孩子
它們如果碰見這兩種動物在行兇,就會幹擾它們,不為什麼,就為了報複它們,不讓它們捕獵成功。
在座頭鲸幫助的案例中,有很多都是幫助帶孩子的母親,由此可見小時候的經曆給座頭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鲸魚之間依靠聲波進行交流,聲波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的速度快很多,傳播範圍也更大。
座頭鲸喜歡唱歌,是真的唱歌不是亂吼,它們的節拍和交響樂類似,還可以發出7個八度音階。
這些聲音會在繁殖季節拿來求偶,也會在平時傳遞信息,因此虎鲸在座頭鲸之間的名聲本來就很不好,座頭鲸看見它就來氣。
座頭鲸是海洋著名的歌唱家
座頭鲸有一定的社會性,它們會結群捕獵,利用泡泡将魚群包圍起來,然後一網打盡。
相互合作的座頭鲸之間甚至沒有任何血緣關系,有的就是臨時搭夥而已,結群的時候,座頭鲸會通過互相接觸、摩擦交流感情。
一般來說,社會性動物的感情更加豐富,共情能力也更強,看見虎鲸欺負弱小,它們自然不會坐視不理。
座頭鲸的遊速在鲸魚裡面算比較慢的,這也讓它們比較容易被生物寄生,其中記就有萬惡的藤壺。
座頭鲸合作捕獵
海洋寄生蟲藤壺是一種廣泛分布于世界海域的甲殼類動物,是的,藤壺和生命貝殼、海螺的關系很遠,它和蝦蟹屬于一個大家族。
它屬于一個叫做蔓足類的演化支,遊泳能力弱,一般附着在海岸邊的岩石上。
但是,它也會附着在移動速度比較慢的動物身上,比如海龜、座頭鲸、灰鲸等。
藤壺的附着主要是依靠自己分泌的膠質,這可比一般的膠水強很多倍,能夠将藤壺粘在物體的表面。
并且随着時間的推移,這個的粘性越來越牢固,直接掰是掰不下來的。
藤壺裡面的肉
寄生的藤壺多了,會增加負重,影響被寄生者的遊動速度,座頭鲸沒有手,于是會選擇躍出水面再重重落下,利用水的沖擊和摩擦将藤壺撞下來。
藤壺雖然寄生很讨厭,但是有的時候也能幫助座頭鲸。
如果藤壺寄生的位置在座頭鲸的胸鳍和尾巴上,這無異于增加了一個堅硬的流星錘,再配合上座頭鲸的力量。
就算虎鲸再厲害,也扛不住比它大這麼多的座頭鲸的一大巴掌。
藤壺附着在物體表面
除了藤壺,還有一種叫做印頭魚的小可愛,它們的腦袋上長着一張“鞋墊”,其實是吸盤。
它們利用吸盤吸附在一切可以接觸的面上,比藤壺還厲害,因為它可以吸住鲨魚的皮。
鲨魚的鱗片很特别,上面長着小尖刺,藤壺的膠沒辦法,這也是為什麼鲸鲨遊速不快,但是沒有藤壺寄生。
可是印頭魚比較逆天,甭管啥東西都能吸住,它們就靠着這一招,乘着座頭鲸遊遍了海洋,自己什麼力氣都沒出,還能在吃飯的時候吃點殘羹剩飯,這小日子過的滋潤。
不過印頭魚比藤壺更加識時務,它能察覺到座頭鲸行動有變化,于是在對方要躍出水面之前趕緊松開吸盤,溜了溜了!
印頭魚的鞋墊
座頭鲸的悲歌雖然座頭鲸的數量還沒有到瀕危的地步,但是由于其滿大洋跑,動物學家們也很難說清楚全世界具體有多少頭座頭鲸。
每年都有座頭鲸擱淺或者被輪船撞死,因為其親人的特性,會主動接近人類,導緻它們距離船隻很近,被一些高速航行的船撞死、撞傷。
此外,人類的捕鲸也對其有巨大的的影響,日本捕鲸不敢捕那些數量稀少的,因為會引起巨大的輿論和譴責,于是他們捕殺比較常見的座頭鲸。
日本的捕鲸船
人類的遠洋的捕撈行業使得一些魚類數量減少,座頭鲸食物短缺,很多幼年鲸魚無法活到成年。
這一點不隻是座頭鲸,連它的死對頭虎鲸也無法避免,在這一點上,兩個鬥了一輩子的死敵竟然成了難兄難弟。
座頭鲸是人類研究得最多的須鲸,一是因為它數量多、分布面積很大,世界各地都有,要找它比較容易。
二是,座頭鲸的遊速很慢,考察船能很容易跟随它進行長時間觀察。
人類觀察座頭鲸
動物學家在座頭鲸的大腦裡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神經細胞,這種神經細胞隻在高級的靈長類和海豚科中存在。
人們一直認為須鲸沒有齒鲸聰明,但是座頭鲸表示,須鲸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笨拙,從它行俠仗義,記仇虎鲸就能看出,它的思考能力一點都不差。
大部分須鲸數量少,行蹤隐秘,人們對其的了解很少,因此隻能從座頭鲸入手,對它們進行研究。
更絕的是,人類在野外觀測到了座頭鲸和藍鲸,座頭鲸和長須鲸的雜交後代。
海洋中的鲸魚們
DNA顯示長須鲸和座頭鲸的關系比較近,你能想象身材纖長的長須鲸和短胖的座頭鲸竟然是親戚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