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咬文嚼字不求甚解ppt

咬文嚼字不求甚解ppt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30 16:21:03

《不求甚解》

做語文教材的責任編輯以來,每年都要處理數百封讀者來信。這些來信中,關于文言字詞的占了大多數。問題問得往往極細,讀音、釋義、是否通假、是否活用……前幾日甚至收到這樣一封來信,問:“‘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之’是什麼意思?”我想了很久,答複他說:“跟‘之類’的‘之’一樣。”

我想了很久,主要是因為想不明白:這個“之”字很重要嗎?影響對句子乃至文章内涵的理解嗎?為什麼要單獨拎出來作确鑿無疑的解釋呢?

我想起了一篇文章——馬南邨(鄧拓)的《不求甚解》。

這篇文章選入統編初中語文教材九年級下冊。據說,這篇文章在很多地區屬于“老師不講、學生自己看看”的那類課文。的确,篇幅短小,從内容到文辭都比較淺白,特别是與培根《談讀書》(王佐良譯)編為一課,甚至有些相形見绌。即便講了,也大抵着眼于它作為議論文“怎麼說”,至于“說了什麼”似乎并未深究。

文章開門見山地指出,“不求甚解”未必不好,然後追本溯源,從陶淵明《五柳先生傳》中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說起,全面分析了這句話的意思,認為前後兩部分“緊緊相連,交相闡明”,進而提出自己對“不求甚解”的認識:“一是表示虛心,目的在于勸誡學者不要驕傲自負,以為什麼書一讀就懂,實際上不一定真正體會得了書中的真意,還是老老實實承認自己隻是不求甚解為好。二是說明讀書的方法,不要固執一點,咬文嚼字,而要前後貫通,了解大意。”這裡我主要想談談第二點。

我見過不少老師和學生手裡的教材,現代文部分還算幹淨清爽,文言文部分總是寫得密密麻麻,不僅頁邊留白,甚至連行與行的夾縫中都寫滿了字,滿到幾乎已經看不清楚原文。每一個原來沒有注釋的字詞都加了注釋,特别是虛詞,“結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常常省略為‘取獨’),無實義”“連詞,表修飾,不翻譯”“介詞,表憑借,可譯為‘憑、用’”“副詞,表示動作偏指一方”……豈止“固執一點”,簡直走火入魔。這樣做的結果,就像他們布滿注解的教材上所顯示的那樣:隻見字詞,不見文章。

咬文嚼字不求甚解ppt(咬文嚼字還是不求甚解)1

就拿《桃花源記》來說,多麼經典的一篇文章,語言何其簡潔優美,有多少精彩的語句值得賞玩;内涵何其耐人尋味,有多少有趣的問題可以探究。理想的教法難道不應該在“前後貫通,了解大意”之後反複誦讀,進而深入探讨嗎?但有些老師竟在這樣一些問題上糾纏不休:“‘甚異之’應該譯作‘認為它很奇怪’還是‘對此感到很奇怪’?”“‘不複出焉’的‘焉’到底是代詞、兼詞還是語氣詞?”“‘尋向所志’的‘志’是不是動詞?有沒有活用?與‘處處志之’的‘志’算不算一詞多義?”它們和“之屬”的“之”一樣,也都是教師來信中提出過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對讀懂文章到底有多大意義?多少老師抱怨課時不夠,但是否想過,有多少課時是在這種無意義的“求甚解”中浪費掉的?多少老師抱怨學生不愛學文言文,但是否想過,這種把文章碾成齑粉的教法怎麼會不令人厭煩?

很多老師一定會說:哎呀,你說這也不用深究,那也不用拘泥,但是考試要考呀!好吧,那也容我追問一句:為什麼要這樣考呢?命題者們是否想過:為什麼要考這個知識點?掌握這個知識對學生來說到底有沒有意義?是能夠幫助他深入地理解這篇文章?還是有助于他讀懂更多的文章?如果都不能,那為什麼還要考呢?更何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标準(2011年版)》的“評價建議”部分明确指出:“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考查學生的記誦積累,考查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詞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為考試内容。”如此明确的要求,為什麼視而不見呢?

咬文嚼字不求甚解ppt(咬文嚼字還是不求甚解)2

當然,并不是一切考試中都有這樣瑣碎無聊的題目。大部分地區的高考、中考試題還是比較科學的,能夠從大處着眼,不拘泥于細碎之處。真正“綁架”教學的,其實是平時那些小考。不得不說,我們的考試太多了,三五天就考一次,沒有更多的題目可出,就隻能在這些犄角旮旯的地方“求甚解”,恨不得每個字都考到,接下去搞不好會把每個字拆成筆畫來考。無題可出,就不能少考兩回嗎?

和不能一味反對“不求甚解”一樣,我也不是一味反對“咬文嚼字”。朱光潛先生有篇文章就叫《咬文嚼字》,專論文學閱讀與寫作中“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文言文中有些字詞用得極妙,關乎文章意蘊、作者情感、人物形象等等,也不妨去“咬”去“嚼”。比如《莊子與惠子遊于濠梁之上》中,惠子說:“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最後這個“矣”字一出,惠子自以為勝券在握、志得意滿的情态躍然紙上,宜在把握全篇大意的基礎上,反複誦讀,涵泳品味;如果等閑視之,隻在旁邊加注一個冷冰冰的“句末語氣詞,相當于‘了’,表完成”,就未免可惜了。何時該“不求甚解”,何時該“咬文嚼字”,應該由文言文的教學目标決定。文言文教學,除了要教學生讀懂這一篇,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文言語感和閱讀能力,有利于這一目标的“咬”“嚼”不可或缺,不利于這一目标的“甚解”務當革除。

張必锟先生講文言文,反對字字翻譯、句句落實的“對号入座”,重視“會意”,主張誦讀與“會意”密切結合,不強求一字一句的确切,甚至可以存疑,讓學生在反複誦讀中進一步求解,這其實也正是《不求甚解》中所說的“看一遍兩遍還不懂得,讀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我猜測張先生反複強調的“會意”正是從陶淵明那裡來的。先生一生精彩課例無數,而在自編文集時隻收了一篇課文的教學實錄,就是《五柳先生傳》。在課堂上,他還将“欣然忘食”稱為“讀書的最高境界”,鼓勵學生向這一境界邁進。真心希望,我們的語文教學有時可以少一點“甚解”,多一點“會意”,把老師和學生們從煩瑣哲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好讀書”,讓他們也能享受到“欣然忘食”的快樂。

咬文嚼字不求甚解ppt(咬文嚼字還是不求甚解)3

本文作者為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編輯室編輯

本文原标題為:《想起了〈不求甚解〉》

設計:韓雨欣(實習)

編輯:周 丹

主編:吳海濤

咬文嚼字不求甚解ppt(咬文嚼字還是不求甚解)4

咬文嚼字不求甚解ppt(咬文嚼字還是不求甚解)5

你的一個“分享”

讓我們之間的距離又近了一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